毒理學破案手冊(譯文紀實)
《毒理學破案手冊》講述的是關于化學和刑偵、毒藥和謀殺的迷人故事,作者為美國國家科學院終身顧問、普利策獎得主,她通過11種具有代表性的毒物和相關著名案件的偵破,簡述了毒理學這門現代科學在20世紀20年代的誕生以及隨后的應用。在20世紀初的紐約,毒物為完美犯罪提供了一條捷徑。因為幾乎沒有什么辦法能檢測出尸體中的有毒物質,下毒者在用毒藥解決麻煩后可以逍遙法外,以至于下毒殺人盛極一時。當時,科學驗尸官沒有一席之地;而且腐敗猖獗,死亡證明由警察出具,只要買通,死者哪怕七竅流血也會是“自然死亡”。普通人為情為財下毒害命,更可怕的是,美國政府為了禁酒,公然在酒類飲品中下毒……所幸,1918年,一位超凡的病理學家查爾斯·諾里斯排除萬難獲得聘用,成為紐約首位訓練有素的藥物檢測者,隨之,下毒游戲永遠地改變了。諾里斯甫一上任,就招募了天才的化學家亞歷山大·格特勒,二人一起創建和領導了該市首個毒理學實驗室。在他們的努力下,毒理學在美國成為一門令人敬畏的科學,他們開拓性的科學偵察工作,不僅讓許許多多下毒者無所遁形,也讓司法系統面目一新。本書出版后在美國大受歡迎,由作者編劇,拍成了同名紀錄片。
·18.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