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知名作家潔塵日本旅行隨筆系列的最新一本,作于她赴日之旅的第15個年頭。在二十多次的旅行期間,潔塵徒步于日本的山川,又輾轉(zhuǎn)于文人墨客的寺院、宮廷與故地,將日本文化中的人物、典故和文化美學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感。潔塵以俳句為線索,以四季為章節(jié),順著俳人的腳印,重走日本的鄉(xiāng)間與山林、城市與原野,在實地實景中,品味日本俳句特有的意境與美感,纖細、幽微、禪趣。每一段旅途,都是一次出逃、一次對世界和時間的丈量,走在路上,恰如行于浮世。
潔塵 ·外國隨筆 ·12.9萬字
《豆腐》是“世界最美的書”得主朱贏椿策劃設計的概念主題書,視覺上做到以假亂真,由300余位作者共同參與“烹飪”,呈現(xiàn)一道道賞心悅目的豆腐“盛宴”。既有古詩詞、現(xiàn)代詩歌、散雜文,也有手藝人專訪、民間故事、童謠和戲曲……形式多元,既有名家書畫、藝術裝置、歌曲創(chuàng)作、珍貴老照片,也有妙趣橫生的俗語和燈謎等。從風味到形態(tài),從美食到文化,一本書吃透中國豆腐。
朱贏椿主編 ·文集 ·15.8萬字
本書是一部文學理論作品,是青年作家金小安對巴金《隨想錄》的解讀作品,用大眾化的語言闡釋了巴金的經(jīng)典著作中包含的文學內(nèi)涵和時代意義。巴金《隨想錄》共五集,即《隨想錄》《探索集》《病中集》《真話集》《無題集》。作者摘錄了巴金原文中的金句并加以解讀,揭示了當時的時代背景,深入淺出地帶領讀者走近巴金、理解巴金。
金小安 ·文學理論 ·19.3萬字
德博拉·利維女性成長三部曲第一部:論女性寫作。2020年法國費米娜外國文學獎獲獎作品。該怎樣面對我們無法承受、我們不想知道的事?——寫作,每一次寫作都是創(chuàng)造更美好世界的嘗試。利維將個人歷史、性別政治、哲學與文學理論等融為一體,以女性視角回應喬治·奧威爾的名篇《我為什么寫作》,論及寫作、愛與失去,結(jié)成這部私密、真摯、動人的個人生活記錄。在書中,利維努力平衡女性、母親、寫作者的三重身份,同時講述深刻影響她小說創(chuàng)作的現(xiàn)實生活經(jīng)歷:童年時在南非,她因父親遭禍而失去語言能力;青少年時在英國的廉價餐廳里,她與建筑工人和巴士司機共處,逐漸成長為作家;五十歲時,她婚姻破裂,臨時起意去往西班牙馬略卡島,在他鄉(xiāng)回望此前的人生。
(英)德博拉·利維 ·外國隨筆 ·4.6萬字
詩人、作家沈顥2024年最新散文集,收錄十篇文章。主要關于他在旅行、閱讀和與親友交往等生活經(jīng)歷中,對生活的觀察和對生命的思考。作家自然主義的傾向在文集中再一次體現(xiàn),我們可以在其中讀到徒步梅里雪山、雨崩村等地所發(fā)生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僅具有“從外向內(nèi)”的厚度,同時帶著“由內(nèi)向外”的輕盈,真實和虛構(gòu)交雜,詩歌、戲劇實驗性介入,每一篇文章都是作家與自我的一次對話,文字是他始終沒有失去的能力,也是他最寶貴的財富。
沈顥 ·現(xiàn)當代隨筆 ·8.6萬字
張藝謀,一個備受爭議的導演,一個標志性的電影人。不管是在拍文藝片、頻繁拿到海外電影大獎的時期,還是拍商業(yè)大片、沖擊世界電影市場的階段,又或是執(zhí)導奧運會開幕式、閉幕式的時刻,張藝謀總會引發(fā)討論甚或爭議。本書由“張藝謀小傳”“張藝謀電影訪談錄”“張藝謀奧運訪談錄”三部分構(gòu)成,橫跨四十年,涉及張藝謀職業(yè)生涯的方方面面:為進入北影學習所付出的艱辛、從攝影一躍成為“影帝”的過程、執(zhí)導奧運會開幕的幕后故事、轉(zhuǎn)型商業(yè)大片的曲折和取舍、對輿論與批評的回應,等等,對張藝謀不同時期引發(fā)的不同爭議進行回顧和梳理,旨在從當事人視角,破解持續(xù)多年的“張藝謀現(xiàn)象”。
張英 ·文集 ·11.7萬字
德博拉·利維女性成長三部曲第三部:論女性與私人財產(chǎn)。本書榮獲《洛杉磯時報》圖書獎,被《時代周刊》《華盛頓郵報》等評為年度好書。女性除了屬于自己的房間,或許更需要自己的房子。一部睿智精妙地探討女性買房、獨居、精神生活的個人紀實文集。為什么我們總想買房?獨居生活意味著什么?利維以自身為例,揭露女性渴望房產(chǎn)背后的心理、社會成因,點明房產(chǎn)不是關鍵,房產(chǎn)帶來的自由、獨立、安全、溫暖的生活可能才是女性真正渴望的。倫敦、紐約、孟買、巴黎、柏林……即將邁入六十歲的作家利維開啟了自己的獨身之旅。她穿梭于一個個風格迥異的租屋之間,對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的渴望始終縈繞在心頭。弗吉尼亞·伍爾夫說,一個女人要想成為作家,必須要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房間。在《自己的房子》中,利維以深刻的洞察力、敏銳的智慧,盤點了一個女人真實的和想象中的財產(chǎn),促使讀者質(zhì)疑自己對所有物和財產(chǎn)的文化理解,并思考女性個人的物質(zhì)生活和智性生活的價值。
(英)德博拉·利維 ·外國隨筆 ·8.1萬字
張佳瑋全新突破“人生”作品,拯救“荒廢生活”的重啟之書!假如人生荒廢了一段……又能如何呢?年齡增長、工作不順、他人指責、不快樂、一事無成……當焦慮不斷迭代,當我們害怕“荒廢”了人生,如何才能接近自己喜歡的生活?張佳瑋用十年生活哲思,從童年、婚姻、生活等多角度教你破除焦慮。這本生活態(tài)度文集收錄張佳瑋十年散文精華,以作家特有的溫暖筆觸,將青春迷惘、中年困惑化作可觸碰的文字。書中探討了探討人生的際遇、愛情的意義、生活的樂趣以及性格的復雜性等,當焦慮不斷迭代,自我價值開始搖擺時,這些對生活本真的思考,會成為照亮平凡日子的一束光。書中金句頻出,那些關于愛情、天賦與自我認同的追問,總有一句戳中你。
張佳瑋 ·現(xiàn)當代隨筆 ·8.6萬字
德博拉·利維女性成長三部曲第二部:論女性與家庭生活。被《衛(wèi)報》評為“21世紀100部佳作”,獲2020年法國費米娜外國文學獎。“生活崩塌了。我們試圖控制自己,保持冷靜。接著我們卻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想保持冷靜……”一個女人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打破舊有界限,在一個對她不利的世界中獲得一個小角色?這是歷史上每個女人的故事——她們用自己的愛和勞動創(chuàng)造了一個家,結(jié)果是滿足了除自己之外的所有人的需求。在這部短小、感性、富有爭議性的紀實作品中,作家利維不僅坦誠回顧了自己婚姻破裂、母親逝世的人生至暗時刻,更思考了對女人而言什么才是有意義、有價值、有樂趣的生活。她援引西蒙娜·波伏娃、詹姆斯·鮑德溫、埃萊娜·費蘭特、瑪格麗特·杜拉斯、大衛(wèi)·林奇和艾米莉·狄金森等藝術家或思想家的作品,勾勒出何為女性生活的終極自由。李翊云、珍妮特·溫特森推崇,奧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的案頭書。
(英)德博拉·利維 ·外國隨筆 ·4.7萬字
《茶與美》是柳宗悅的經(jīng)典傳世之作,是其關于茶與美這一主題的散文集。在書中,柳宗悅借由茶器、茶道、工藝、繪畫等,深入探究茶的精神、美的內(nèi)核,闡述收藏的法與道,批判茶道亂象,指出鑒賞器物的關鍵在于直觀。在他眼中,茶事之美是無事之美,也是終極之美。
(日)柳宗悅 ·外國隨筆 ·13.1萬字
后疫情時期的生存哲學,日本國民作家五木寬之經(jīng)典之作,帶來無盡療愈的生存哲學!這是一本熱銷20多年,銷量超320萬冊日本超級長銷書。日本疫情時期,緊急加印30萬冊,被日本媒體稱為“打破疫情時期不安的生存哲學”!“每個人都是大河中的一滴水。”我們得承認人是微渺的存在。無論怎樣積極地生活,總會有陷入絕望的至暗時刻。再怎么努力也沒用了,一種無力感席卷全身。此時,五木寬之平靜地說,失敗的人生也沒有關系啊,人光是活著就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他借助佛陀和親鸞的思想,從負面思考的角度出發(fā),坦誠講述了人在看不到未來的時代如何生存的思考和見解,震撼人心。《大河的一滴》出版至今,累計銷量已過320萬冊。疫情時期,更是給身心受傷的日本人帶來了無盡的療愈。
(日)五木寬之 ·外國隨筆 ·9.2萬字
喬治·奧威爾可謂是20世紀最發(fā)人深省且文筆最為生動的隨筆作家之一,他以過人的精力和毫不妥協(xié)的語言,用筆和紙與其時代的偏見進行抗爭,也因此而聞名于世。本書收納作者經(jīng)典隨筆《我為什么要寫作》《絞刑》兩篇。對初涉奧威爾的讀者而言,本書是一部極好的入門讀本;而對奧威爾爛熟于胸的讀者來說,《我為什么寫作》將是一部珍貴的合集。
(英)喬治·奧威爾 ·外國隨筆 ·4877字
在這本隨筆集中,羅素以其特有的清晰和幽默,探討了他的信念對社會和政治產(chǎn)生的影響。《贊美閑散》是一部只有伯特蘭·羅素才能完成的力作。
(英)伯特蘭·羅素 ·外國隨筆 ·5078字
本書是轟動西方世界的偽名媛安娜事件的調(diào)查記錄。25歲的安娜自稱是德國富家女,有6000萬歐元的信托基金,來到紐約是為了創(chuàng)立價值4000萬美元的藝術基金會。她一身名牌,長住五星級酒店,吃米其林餐廳,搭私人包機,周旋在政商名流之間。然而,表面光鮮的她竟然身無分文。瑞秋曾是安娜的好友,也是受害者。身為《名利場》編輯的她與安娜相識并成為好友。在見證安娜名媛派頭的過程中,瑞秋不得不替安娜支付賬單并欠下巨額債務……在這個真實故事中,我們將看到偽名媛的日常生活、價值觀、詐欺手法,以及讓其一路“暢行無阻”的個性。我們會發(fā)現(xiàn),偽名媛和騙子的共同點一致,那就是利用了人性對美好事物的想象力和對權勢的敬畏感。安娜如何利用拜金心理和圈層打造出名媛神話?如何混跡上流社會差點實現(xiàn)自己的所謂夢想?本書通過安娜事件,看到當今美國的社會面貌,揭開曼哈頓上流社會的迷人表象,窺見人性和資本世界的隱秘真相。
(美)瑞秋·德洛奇·威廉姆斯 ·紀實文學 ·17.3萬字
本書具有爭議性和非凡的前瞻性,探討了婚姻和性道德準則不斷變化的作用,并大膽地提出了20世紀初社會巨變所塑造的新道德觀。
(英)伯特蘭·羅素 ·外國隨筆 ·6.5萬字
《PoliticsandtheEnglishLanguage》是英國著名作家喬治·奧威爾隨筆經(jīng)典。本隨筆被廣泛認為是奧威爾關于文體的最重要的文章。對奧威爾來說,文體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美學問題,它總是與政治和真相密不可分。“所有問題都是政治問題,而政治本身就是謊言、回避、愚蠢、仇恨和精神分裂的集合體。”“當整體氛圍不好的時候,語言必然受到影響。”語言是一個政治問題,語言的潦草使用和陳詞濫調(diào)使當權者更容易故意使用誤導性語言來掩蓋令人不快的政治事實。他認為,糟糕的英語是壓迫意識形態(tài)的載體。
(英)喬治·奧威爾 ·外國隨筆 ·5560字
“礦工詩人”、作家陳年喜2025年力作。本書以旅館為承載,再度呈現(xiàn)了一群平凡而樸素的勞動者,礦工、背水客、燒炭工、南陽小販、縣劇團老生、印匠老焦、馮琴師、劉嗩吶……全書沒有大起大落的情感糾葛,也沒有激烈的生死搏斗,而是描繪了這些與我們一樣的普通人,為了生計四處奔波,尋找那條“活路”的故事。人生或許就是一場旅行,我們都在這人世間奔波、漂泊,被命運押解著慌慌張張生活,在其中困頓、悲傷,也在其中感受溫情。而恰恰是這些無名之輩的生活和命運,令人想要似他們那般努力純粹地活,腳踏實地地活。
陳年喜 ·現(xiàn)當代隨筆 ·10.6萬字
《我身上有個不可戰(zhàn)勝的夏天》是加繆的一部散文集。創(chuàng)作跨度近20年(1935—1953),是加繆從青年到思想成熟期的文學實驗場。本書精選了加繆的14篇散文,在這些篇章中,加繆以阿爾及爾貧民窟的生存圖景為解剖樣本,將死亡、貧困與陽光、海洋并置,揭示了存在的荒誕性本質(zhì):生命的璀璨與腐朽永遠相互寄生,正如北非土地上永不褪色的藍天永遠籠罩著人類的苦難。同時,加繆通過對提帕薩、杰米拉等地的頌歌,展現(xiàn)了自身思辨的獨特性,不同于薩特咖啡館里的哲學思辨,加繆的哲學誕生于烈日炙烤的廢墟、咸澀的海風與無花果樹的芬芳之中。他在這里確立了對“世界之不可理喻的美”的絕對忠誠——不是通過理性認知,而是用整個身體去感受巖石的溫度、浪花的節(jié)奏,在感官的狂喜中達成與宇宙的短暫和解。這部作品最深刻的價值,在于它展現(xiàn)了存在主義最本真的形態(tài):不是書齋里的概念游戲,而是赤腳踏過滾燙沙礫時的痛感與快感。在這部作品里,加繆也確立了自己終生的寫作母題——用對陽光的貪婪吮吸反抗永恒的黑暗,在直面荒誕中擁抱生命的熱烈。這種思想后來在《西西弗神話》中升華為“應當想象西西弗是幸福的”的著名論斷,但其根源正是本書中那個在貧民窟陽臺上凝望大海的窮青年對生命既清醒又沉醉的雙重凝視。
(法)加繆 ·外國隨筆 ·6.4萬字
從書法的技巧到心法,從筆墨到生活,書畫家林曦教你從書法里獲得生命的滋養(yǎng)!由書畫家林曦創(chuàng)辦的暄桐教室采訪了來自不同職業(yè)、年紀、際遇的書法學習者,傾聽他們由書法而生的真誠故事與生活心得,并總結(jié)概括為學習寫字的過程中的10個關鍵詞:開始、收獲、困難、方法、時間、通會、安心、老師、他人、傳統(tǒng)。書法是寫字,但遠不只是寫字。借由寫字這一事,書中分享了一套關于生活和成事的解決方案:如何開始一門技藝的學習;如何高效利用時間;如何應對困難;如何與生活和解、安住此刻……這些由書法而生的經(jīng)驗與智慧,可以平移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從一筆、一紙、一墨、一碑帖開始,進入書法的世界,享受與自己獨處、與古人應心的時光。許多的變化、進益和美好,會由此開始生長。
林曦主編 ·現(xiàn)當代隨筆 ·9.8萬字
一個六旬老婦如何將一個個家庭PUA到家破人亡?持續(xù)5年追蹤調(diào)查,案件紀實的金字塔之作,震撼日本全社會的慘案完整披露!尼崎連續(xù)離奇死亡事件,是以兵庫縣尼崎市為中心發(fā)生的,數(shù)個家庭遭長期虐待、監(jiān)禁乃至殺害的連續(xù)殺人事件。在這起事件中,出現(xiàn)了超過10名的死者及下落不明者。在長達15年的時間里,主犯角田美代子以暴力脅迫、金錢威逼等手段篡奪他人家庭,監(jiān)禁并虐待家庭成員,精神控制他們同族相噬,但主犯的自殺讓尼崎事件留下重重謎團。作家獨自一人持續(xù)5年追蹤該事件,采訪當事人和知情人,獲取第一手資料,一步步接近血淋淋的真相,揭開一幕殘酷無奈的人間悲劇。
(日)小野一光 ·紀實文學 ·14.6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