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京師心智編寫的《心理學常識速查速用大全集》中,有從生活場景角度分類的家庭心理學、職場心理學,告訴您生活和工作中那些神奇的心理現象和心理反應;有從人生發展階段角度分類的成功心理學和人生階段心理學,幫助您在人生不同時期都能洞察七情六欲;還有從社會群體角度分類的大眾心理學以及災難心理學、犯罪心理學,讓您對于社會事件發生的心理機制了如指掌。
京師心智 ·社會心理 ·26.3萬字
墨菲學又譯為墨菲定律,也有人詼諧地稱它為“倒霉定律”。墨菲定律是以一個叫愛德華·A.墨菲的人命名的。1949年,他到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參與美國空軍的MX981火箭減速超重實驗。他和同事們一起進行了實驗,以測定人類對加速度的承受極限。其中一個實驗是將16個火箭加速度計懸空裝在受試者上方,而不可思議的是,負責裝配的同事把這16個加速度計全都裝反了!沮喪的墨菲不經意間開了這個同事一個玩笑:“如果做某項工作有很多種方法,而其中有一種方法將導致事故,那么一定會有人按這種方法去做。”這句話被稱為“墨菲定律”,并被表述為:“如果一件事有可能出錯,它就一定會出錯。”從此,墨菲定律迅速流傳,擴散到世界各地,并演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形式。后來,“墨菲定律”被收入《韋氏國際詞典》,與“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一起被稱為20世紀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發現。
梁素娟編著 ·社會心理 ·10.8萬字
本套裝包括:《走進原生家庭,找回愛與親密的力量》《與原生家庭和解(暢銷全球30余年,著名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經典之作)》《與童年創傷和解:化解內心沖突的深度指南》《自私的父母(著名心理學家岳曉東、心理咨詢師武志紅作序推薦)》。
(美)賈內B.溫霍爾德 巴里·K.溫霍爾德 秋麗安·斯莫爾 尼娜·布朗 (瑞士)愛麗絲·米勒 ·社會心理 ·32.4萬字
本書提出了理解政治心理學的兩個重要維度:作為一門學科,政治心理學是一個經驗性的和累積性的知識領域;作為一種資源,政治心理學可與其他學科、與社會實踐,以及在心理過程與社會行動之間,創造有意義的聯系,因而可被視為促進社會反思及改進的“社會美學”。
王麗萍 ·社會心理 ·37.9萬字
無法成為我們自己是一切沖突的根源。一方面希望統治一切人,另一方面又渴望被一切人愛;一方面順從他人,另一方面又渴望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他們身上;一方面疏遠他人,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他們的愛。……正是這些完全不能解決的沖突,控制著我們的生活。這本書擺脫一切壓抑、焦慮、糾結和孤獨。活出真實的自我,直至獲得內心的平和。
(美)卡倫·霍尼 ·社會心理 ·11.1萬字
本書通過生動有趣的漫畫、通俗易懂的理論,闡述了社會心理學的原理和實踐應用,內容包括社會心理學導圖、認識你自己、認識你身處的世界、你與世界的連接等,幫助你了解“社會比較”“鏡像自我”“焦點效應”等概念,由此認識自己和他人,以及每個人身上存在的一些共同特征,從而理解某些行為背后的原因,改變自己的思維定式,更好地與人交往,獲得美好生活。
李云帆編著 ·社會心理 ·3.1萬字
本書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被認為是本世紀具富創見、偉大的著作之一,也是了解精神分析學說和潛意識理論的必讀書。通過對夢境的科學探索和解釋,弗洛伊德打破了數千年來人類對夢的無知、迷信和恐懼,同時揭示了左右人們思想和行為的潛意識的作用。《夢的解析》一書已成為精神分析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理論支柱之一,美國前全國圖書館協會主席唐斯博士更將這本書列入“改變世界歷史面貌”的十六部巨著之一。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社會心理 ·26.1萬字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建設工作。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因此,很多心理學工作者開始把心理學的研究方向轉到了社會心理服務。作者從2019年6月初到7月底,歷經50天走訪了11個市、縣,在學校、基層法院、居民社區等地進行社會心理服務的實踐與調研。在此過程中,作者根據自己20多年的實踐經驗,把對心理學服務社會的一些思想、理論和技術探索表達出來,匯集成書。希望本書能作為社會心理服務工作的實踐操作指引,更好地促進社會心理服務工作在基層單位的推進。
韋志中 ·社會心理 ·7.9萬字
你在生活中或許經常碰到以下場景:看見未讀消息就想點掉;優惠券快要失效,感覺不用好可惜;要營養就喝含脂牛奶,要健康就喝脫脂牛奶。其實這些生活中看似由你自己做出的選擇,背后都有他人操縱的痕跡。這種利用微小的事物操縱行為的現象,叫作蒼蠅效應。在我們未曾留意的時刻,這些蒼蠅已經無處不在。你現在開始緊張并試著尋找身邊的蒼蠅了嗎?不要害怕,本書正是為此而來。作者已經幫你把所有的蒼蠅都分門別類列出,并提供了現實中的場景供你比對。讀完本書,這些蒼蠅將在你眼中無所遁形。
(荷)伊娃·范登布魯克 (荷)蒂姆·登海耶 ·社會心理 ·12.2萬字
在這本極具洞察力的社會心理學著作中,作者深入家庭、醫療、學術、商業、司法、政治、沖突和戰爭等社會和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分析人們如何為自己的失誤、有害行為或錯誤決定進行自我辯護,由此消解動搖自身價值感的認知失調,為自己免除責任。我們總是在不自覺地編造謊言,以迎合聰明、品德高尚、不會犯錯的自我認知,而這一頑固的認知往往讓我們走上愚蠢、違背良知、錯誤的道路。我們如果拒絕承認錯誤,又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呢?十幾年來,作者不斷更新和完善認知失調方面的研究。最新版不僅針對美國近年的社會現象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有助于我們進一步認清現象背后的社會心理機制,更在增補的“自我寬恕”部分,深入探討了我們如何面對認知失調,鼓勵我們別怕犯錯,勇敢走出自我辯護的閉環,人們在盲目的自我辯護和無情的自我鞭撻之間,找到一條值得努力探索的中間道路,最終原諒自己。
(美)卡羅爾·塔夫里斯 埃利奧特·阿倫森 ·社會心理 ·24.2萬字
本書詳盡介紹了異食癖、異裝癖、厭食癥、睡眠障礙、性別認同障礙、強迫癥、抑郁癥等異常心理的原理及表現,可能的形成原因,以及出現此類行為時應如何應對。
康木 ·社會心理 ·9.7萬字
上野千鶴子大力推薦的作者,《厭女》《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反復引用的原典!“媽,我是大人了,我有自己的人生”某天,心理咨詢室來了一名聲稱想恢復“正常母女關系”的女性,她振振有詞地歷數著女兒的不是,語氣里滿是怨恨和憤怒。為什么女兒要和她斷絕關系?為什么她明明想挽回女兒,語氣和表情卻惡狠狠的?隨著母親、女兒、女婿視角的分別追溯,故事全貌慢慢揭開,事無巨細要控制女兒的“毒母”、深受其苦想逃離的“乖巧女兒”形象浮現……剖析東亞母女關系、給無數女兒當頭棒喝與啟迪的力作。信田小夜子結合自己的從業經歷,將幾十年來的心理咨詢見聞糅合成一個案例,揭開母女關系背后的運行機制,從更深層次剖析母親與女兒的厭女癥表征,進而提出“守墓女兒”這一概念,用來指代那些被母親過度干涉的女兒,她們不僅兒時被過度介入,成年后還要為母親“守墓”,最后只能發出“別了,母親”的吶喊。《別了,母親》寫給女兒,也寫給母親。
(日)信田小夜子 ·社會心理 ·7.1萬字
《思考,非理性》是美國五項搏擊冠軍、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心理學專家約瑟夫`卡迪羅的又一力作!高手過招,為什么決定勝負的關鍵是心意而非招式?為什么你會在1/600秒的時間里決定自己是否喜歡一個萍水相逢之人?已經忘記的事情也會影響我們的決定嗎?……作者將對這些問題逐一解答。他先后師從日本、中國、美國海軍陸戰隊、泰國等世界各國武術高手,并在美國獲得五項國內競技冠軍。這本書從作者與小女兒冬日早晨的一次對話開始,層層展開,講述了關于人類內心獨有的許多心理現象,比如冥想、專注、走神、選擇性注意、恍惚、自我欺騙等。
(美)約瑟夫·卡迪羅 ·社會心理 ·8.7萬字
為什么我們憎惡父母的某些行為,卻又不知不覺向他們的行為靠攏?為什么實施校園霸凌的孩子大都來自存在家暴行為的家庭?為什么童年創傷會成為我們一生揮之不去的心結?為什么有些父子、母女竟水火不容,無法好好相處?為什么在強勢父母家庭長大的孩子大都性格軟弱或特別叛逆?為什么我們對父母的依戀會影響長大成人后的愛情?為什么我們總是沒有安全感?)本書通過對原生家庭內部的心理動力的研究和探索,幫助我們找到影響我們人生成長的因素,最大可能地避免人生的不幸,從而突破人生中的一些限制,讓我們的生命潛能最大化,并以此獲得更多的成功、快樂與幸福。除此之外,相關研究還將對育兒、教育、心理咨詢等領域的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
沈家宏 ·社會心理 ·19.7萬字
在社交中,有的人害怕與人溝通,尤其是碰到困難,需要向別人求助的時候,更是張不開口,其實這是心理問題,沒有正確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理解需要與被需要的關系。還有的人不怕溝通,遇到一點點問題就開口向別人求助,哪怕自己稍微一努力就能夠解決,也一再勉強別人幫自己去做。這種溝通方式都不正確,都不會為自己的人生賦能。本書分為9章,從社交的本質寫起,告訴讀者社交的核心是什么,在社交中怎樣擺脫冒充者綜合征,提高自己的配得感,然后利用高情商社交法,讓社交為自己的人生賦能。本書適合不善于社交,或者在社交中屢屢碰壁,想要高情商地溝通,從而讓社交為自己的人生賦能的人閱讀。
唐保麗 ·社會心理 ·10.7萬字
身體語言,顧名思義,是通過面部表情、身體動作展現出來的語言。面部表情的豐富性就在于它可以展示各種各樣的心理特征,任何一種心理情緒都可以通過一個人的面部表情呈現出來。一個人的眉眼間隱藏著豐富的信息,說話的聲音其實也暗藏秘密。在心理神探的微鏡頭下,動作的每一處細微變化都可以被精確觀察到。搖頭的潛臺詞是什么?點頭就一定表示贊同嗎?每一種動作的背后都有一種心理狀態,翻開本書,你將知道其中的奧秘。
魯芳 ·社會心理 ·12.1萬字
抵觸工作,但無法下定決心離職專注文學創作,在失業與自我追求之間搖擺不定;向往愛與被愛,卻又在親密關系中踟躕不前,三次訂婚又三次解除婚約,終身未婚;一生幾乎都和父母住在一個屋檐下,卻覺得彼此的關系還不如陌生人,與此同時又渴望得到他們的認可……弗蘭茨·卡夫卡平凡而又矛盾的命運背后,是充斥了無盡孤獨、痛苦和憤懣的內心世界,還有終其一生都未能走出的“永恒少年”困境。理想與現實之間難以逾越的鴻溝,不僅困擾著卡夫卡,也困擾著無數當代人。本書結合榮格心理學,深度解讀卡夫卡在不同人生階段面臨的現實問題與內心沖突,以及這些心理層面的壓抑、痛苦與他斐然耀眼的文學成就有何關聯。這些走進內心的分析與探討,將為百年后同樣面臨“卡夫卡困境”的我們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去了解自己的內心,從而化解苦悶,改善生活。
(加)達里爾·夏普 ·社會心理 ·6.2萬字
在當今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大背景下,心理學工作者該何去何從,如何運用自己的知識為社會服務,如何讓更多的人因為心理學而受益,這是很值得探討的話題。作者根據自己20多年的實踐經驗,把對心理學服務社會的一些思想、理論和技術探索表達出來,匯集成書。本書共分為5個部分:心理學與社會服務、社會心理服務的心態提升探索、本土化社會心理服務模式探索、社會心理服務的人才培養探索、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要點。作者希望通過本書,為決策部門和執行部門提供參考,更好地促進社會心理服務工作的推進。
韋志中 漆德安 林平光 ·社會心理 ·18.3萬字
越來越多的人在感受繁華都市生活喧囂與落寞的同時,開始對社會生活產生心理排斥。一個人生活太孤單,在人群中又對人類“過敏”,一社交,就焦慮。能用文字信息解決的事,絕不打電話或當面溝通,盡量減少面對面社交的機會。這究竟是天生性格使然,還是被內卷的疲憊帶來的逃避表現?自責、自罪、自暴、自棄,甚至決心與自我分裂,造就了與真實自我之間持久的矛盾,讓人陷入“自我戰爭”的深淵,與焦慮相伴。因為恐懼而選擇“安全”,以逃避應對,這看似是合理的選擇,但社交恐懼者卻因此失去了在痛苦中覺察自我、了解自我、實現心靈成長的機會。如何擺脫內心的沖突與掙扎,找回真我?蛻變之路,也是成長之路。本書以認知行為療法為切入點,結合作者多年來的一線心理咨詢與治療實踐,由淺入深,較為全面地介紹了社交恐懼癥的發生發展規律、自測判斷標準、認知障礙、深層心理問題以及改變的方法,相信本書可以幫助你認識自己,并終成為你自己。
王宇 ·社會心理 ·21萬字
本書是《人性的弱點》和《人性的優點》兩部著作最精彩部分的合集,命名為《人性》,主題更加鮮明,可以方便讀者更快更好地汲取卡耐基的思想精華。自從卡耐基的著作問世以來,就改變了千千萬萬人的命運。“發明大王”愛迪生、相對論鼻祖愛因斯坦、印度“圣雄”甘地、建筑業奇跡的創造者里維父子、旅館業巨子希爾頓、麥當勞的創始人雷·克洛克等等,都深受卡耐基思想和觀點的影響。卡耐基的思想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以及對社會各類人群和各個時代的適應性,隨著時間的流逝,卡耐基的思想和見解并沒有被時代所拋棄;相反,在今天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他的思想和洞見更加深刻和實用,對于人們更具有指導意義。閱讀本書,將改變你的命運,讓你擁有美好、快樂、成功的人生。
卡耐基 ·社會心理 ·26.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