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正義之心:為什么人們總是堅持“我對你錯”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可以視為三本獨立的書,不過每一部分都建立在前一部分論述的基礎上.每一部分都呈現了道德心理學的一種主要原則。第一部分:直覺在先,策略性的推理在后。道德直覺幾乎于瞬間之內自動彈出,而道德推理開始運作則要晚很多,并且最初的直覺還試圖操控后面的論證。如果認為道德推理的作用是發現真理,那么看到人們在反對你時的愚蠢、偏頗和不合邏輯,你將會非常沮喪。但如果將道德推理理解為人類進化出來的一種本領,目的是強化社會功能-一為自身的行為辯護,捍衛我們的集體,那么這一切就有意義了。盯住直覺,不要只從表層理解人們的道德爭論。它們幾乎都是事后所建的空中樓閣,是因為一個或多個戰略目標來的。第二部分:道德的內涵不僅止于傷害和公平。本部分4章的中心喻示是,正義之心就像能感受六種味道的舌頭。西方世俗道德就像僅能激發一兩種味覺的菜系,它要么關注傷害或者受苦,要么在意公平以及不公-一但是人們還有很多強烈的道德直覺,比如那些與自由、忠誠、權威和神圣相關的。我會解釋上面說到的六種味覺從何而來、它們怎樣成為世界上那么多道德風味的基礎,以及為何右翼政客在烹煮選民喜歡的競選菜著時擁有內在優勢。第三部分:道德凝固人心,并具有盲目性。本部分4章的核心喻示是,人類在90%的意義上是黑猩猩,10%是蜜蜂。人性源起于兩種同時進行的自然選擇.在每一群體中,個體之間都存在競爭,我們是擅長個體競爭的靈長類動物的子孫。這造成了人類天性中丑陋的一面,書本中對這一天性的描繪常常圍繞著進化而展開。我們實在是自私的偽君子,嫻熟于偽善地作秀,甚至達到自我欺騙的程度。

(美)喬納森·海特 ·經典著作 ·21.5萬字

讓往事隨風而逝:找回平靜、自信和安全感的心靈創傷創傷療愈術
會員

你是否有一些不能觸碰的往事,只要一想起,瞬間就痛苦不堪?你是否覺得自己沒有力量,不能控制任何事?你是否覺得自尊心很低,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你是否沉溺在吸煙、喝酒、色情、暴力等不良習慣中?你是否無法獲得美滿的親密關系,缺乏安全感,覺得沒人會真的無條件愛你?你是否感到身體不舒服,夜里睡不好,但醫生卻說你根本沒有生理疾病。你的記憶是這一切問題的根源。在脆弱的童年時代,每個孩子都容易遭遇情感傷害。成年以后,人們也躲不開痛苦事件帶來的心理創傷。不論經歷的是輕微挫折還是重大創傷,負面記憶都會真切地存儲在腦細胞網絡里,構成我們的無意識心理,讓我們形成了很多自動的不良習慣和負面情緒,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無法得到幸福和快樂。本書是治療心理創傷最有效的療法之一——眼動脫敏與再處理療法(emdr)的創始人。她用人人都能看懂的語言詮釋了大腦科學,揭開人們被往事困擾的神秘面紗,并且提供簡單易學、實用有效的自助技巧幫助讀者自己循序漸進地了解并掌控自己的反應和情緒,克服阻止自我前行的各種不良認知、情緒、習慣甚至人格特質,從而實現真正的心靈改變,滿懷力量地去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美)弗朗辛·夏皮羅(Francine Shapiro) ·心靈療愈 ·20.2萬字

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
會員

這是一位心理治療師的回憶錄,講述了發生在診室中的故事。在這個小小的密閉空間里,人們會展現出最真實、最脆弱的一面;也是在這里,人們獲得了陪伴和傾聽,也獲得了寶貴的覺察、成長與改變。在書中,我們會看到四個來訪者的故事,他們是:一個四十多歲、事業成功、自以為是,認為身邊所有人都是蠢貨的好萊塢制片人;一個三十多歲、剛剛新婚就被診斷出患有絕癥,時日不多的大學女教師;一個六十九歲、離過三次婚,感覺孤獨絕望,聲稱生活再不好轉就要在七十歲生日當天自殺的老太太;一個二十多歲、有原生家庭創傷和酗酒問題,在愛情中頻頻受挫的姑娘。同時,書中還有第五個尋求幫助的人,那就是治療師自己。她是一個單身的職場媽媽,四十多歲時遭遇失戀,幾乎崩潰。有朋友對她說“或許你該找個人聊聊”,于是她也給自己找了一位心理治療師。當她切換到來訪者的位置,坐到另一位心理治療師的沙發上訴說自己內心的脆弱與悲傷,就更能感受到心理治療為何具有治愈和改變的力量。這本書從治療師和來訪者的雙重視角展現了心理治療的過程,讓我們發現:無論身份背景有多相異,人類面對的煩惱其實都相通——愛與被愛、遺憾、選擇、控制、不確定、死亡,這些都是我們身而為人必須共同學習面對的議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遭遇的切膚之痛和生命困境,都能在這本書中得到共鳴、找到希望。

(美)洛莉·戈特利布 ·心靈療愈 ·29.1萬字

空洞的心:成癮的真相與療愈
會員

在本書中,加博爾·馬泰博士基于幾十年來幫助受毒癮和精神疾病困擾的患者的工作經驗,以及新近的心理學研究發現,以一種富有人文關懷的方式審視成癮。他提出,成癮不是只存在于少數意志薄弱者之中的個別現象,每個人都處于一個從輕微到嚴重的成癮光譜中;成癮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個人歷史、神經發展和腦化學與成癮物質/行為之間復雜相互作用的結果。成癮源于內心的空虛和無聊,這本質上是一種自我調節失敗、無法自我滿足的狀態。尤其是那些在生命最初幾年有被忽視或虐待經歷的人,會失去正常發展與獎賞、動機、自我控制相關的神經系統的機會,無法自我滿足的空虛成了“默認狀態”。于是,人們不斷向外界尋求滿足,求助于成癮物質或行為,但這些外部刺激始終無法真正填補內心的空洞,并且往往是對身心有害的。于是,每次在片刻的解脫之后,又會陷入更深的痛苦。成癮的療愈需要一個生態:療愈并不意味著從一種疾病中康復,而是意味著成癮者可以開始創造新的內外部資源,以支持用健康的新方式,來滿足自身真實的需求。本書從對吸毒者的近距離觀察開始,繼而作者毫不掩飾地剖析了自己對古典音樂唱片和名聲地位的成癮。將真實故事和近期的科學研究、基于科學的解決方案融合在一起,最后為我們每個人能做些什么來避免成癮,以及我們整個社會可以做些什么來幫助成癮者給出了充滿共情的建議。

(加)加博爾·馬泰 ·理論研究 ·24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阳县| 阳城县| 平果县| 内乡县| 根河市| 固镇县| 桐城市| 云浮市| 昂仁县| 平泉县| 东港市| 青龙| 准格尔旗| 周口市| 陆丰市| 台北市| 建德市| 白城市| 盖州市| 疏勒县| 定安县| 定远县| 金坛市| 鄂伦春自治旗| 金溪县| 杭州市| 谢通门县| 柳河县| 中宁县| 全椒县| 福贡县| 太仓市| 林周县| 和林格尔县| 乃东县| 沂南县| 皋兰县| 颍上县| 广丰县| 开江县|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