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作家阿特伍德、英國前首相卡梅倫、披頭士樂隊成員麥卡特尼、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圖圖大主教……是什么讓他們放下防備,敞開心扉?英國知名公益雜志《大志》在“致年少時的我”欄目向他們發問,得到了真誠、樸素卻感人至深的回答。本書從專欄過去10余年刊載過的文章中精選了100篇,這100位名人的故事向我們展現了人生的多種可能,他們曾像我們一樣感到迷惘,而我們也將如他們一樣,走出迷霧,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你將和許多人一起走下去,因為沒有人是真正的孤島。
(英)簡·格雷厄姆編著 ·名人 ·20萬字
戴維·艾倫的《搞定(Ⅰ無壓工作的藝術最新版)》(GettingthingsDone)已經成為時間管理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著作之一,書中介紹的GTD(GettingThingsDone)時間管理方法也成為全球千萬讀者用來輕松高效完成工作與個人事務的最佳工具。GTD看似簡單易行,其背后卻有深刻的洞見:原則:有效地處理內心的承諾。原則一:養成收集待辦事項的習慣。原則二:確定下一步行動。原則三:學會關注結果。目標:解除你精神上的負擔,并把事情做好。只有輕松,才能高效。最重要的技巧:把一切事務趕出大腦。如果一件事情總占據著你的頭腦,你的思維就會受阻。自下而上的方法:先瑣事,再理想。當底層的具體事務得到及時處理后,你也就為更高一級的思維活動做好了準備。時間管理的本質,是管理我們的心智和行動!
(美)戴維·艾倫 ·激勵 ·19.9萬字
你是否存在如下問題?記性差,剛剛發生的事情轉身就忘。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專注地完成工作和學習。不善于思考,對待新鮮事物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欲。情緒不穩定,很難理性地看待問題。有“腦霧”,感覺頭腦昏沉、思維遲鈍。你是否嘗試過很多學習法、記憶法或者心理自助法,但收效甚微,或者由于操作復雜,不了了之?造成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的大腦具有顯著的獨特性。因此適用于其他人的大腦升級方法,未必對你有效。而且現階段,我們對大腦的認知還不夠細致入微,無法確定每個人的“瓶頸”,因此多數大腦升級方法以失敗告終。但不要喪氣。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的智力水平由基因和環境共同決定。而且,即使成年之后,大腦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因此,本書為我們每個人量身定制了實現大腦升級的科學方法,簡單易操作,容易實現。
(美)伊麗莎白·里克 ·智謀 ·19.9萬字
面對人生中的混亂、焦慮與倦怠,我們需要的,不是虛偽的勵志、空洞的安慰,而是嚴父近乎殘酷的苛責教誨。在引爆全球的現象級暢銷書《人生十二法則》中,知名心理學家喬丹·彼得森將人類數千年來的哲學思考、神話故事中的精神財富與心理學、生物學、神經科學等學科的前沿研究相結合,用12條基本的人生法則,為我們找到擺脫人生困境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何擺脫長期的低落與疲憊,如何在工作中實現跨越式的進階,如何發展有益身心的關系等。你只需要踐行其中的幾條,就能輕松奪回人生的主動權。寫給每一個掙扎生活的年輕人。唯有了解規則、真知、歷史與前沿科學中蘊含的真理,你才有能力面對人生的每一場困斗。
(加)喬丹·彼得森 ·激勵 ·19.8萬字
《高效能人士的第八個習慣:從效能邁向卓越》一書見解深刻,引人入勝,而且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勵志之作;它用精煉深邃的觀點為所有生活在知識時代的人指明了一條通往實現自我價值的光明大道。在這本書中,你能夠找到解決下列常見難題的方法:人們想要獲得心靈的平和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但同時又想保持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人們的關系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但是大部分人的思維模式卻偏向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總是考慮“我想要什么”、“我需要什么”以及“我有權利怎樣怎樣”;管理總是想要以更少的付出得到更多的回報;而員工思考更多的則是怎樣以更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取“這件事中我能夠得到的好處”;
(美)史蒂芬·柯維 ·性格 ·19.8萬字
這是一個女孩與命運抗爭的真實故事。面對逆境與絕望,憑借不屈服的勇者精神、毅力和堅持,她最終考進了最高學府。莉絲出生在紐約的貧民窟,盡管父母吸毒,莉絲仍然深愛著他們。她在毒品、艾滋、饑餓充斥的環境中度過童年。在學校,莉絲骯臟的衣著,和藏在頭發里的虱子讓她飽受同學嘲弄,終因逃課被送進女童院。15歲時,莉絲拼盡全力維持的家庭最終破碎,她開始流落街頭,撿拾垃圾,偷東西,她整夜乘坐地鐵,因為只有在這里才能溫暖入夢。莉絲早就知道,自己的生活之外,還有一個光鮮明亮的世界,只是她與那世界始終相隔。莉絲流落街頭時,母親因艾滋感染而死,莉絲深受觸動,她決定不再繼續這樣的生活,她要改變命運,重返高中。無處安身的莉絲常在地鐵站、走廊里學習,她用兩年的時間完成了四年的課程,并獲得“《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哈佛大學。“不管你的背景如何,只有當我們賦予生命意義的時候,生命才真正有了意義。”——莉絲·默里
(美)莉絲·默里 ·女性 ·19.5萬字
作者基于認知科學、心理學、生物學等領域的多方研究,為我們揭開了大幅提升思考能力的大腦秘密:借助大腦之外的事物思考。我們將從三個方面開啟這項了不起的變革:通過具身認知、情境認知和分布式認知來大幅拓展心智和思維,并基于此來逐一領會其中諸多簡單而有效的實踐方法,你將在這趟飽含傳奇性和科學性的閱讀之旅中,輕松而愉快地學會事半功倍的思考方式。
(美)安妮·墨菲·保羅 ·激勵 ·19.4萬字
本書以文本、圖片、視頻等形式綜合介紹了商務禮儀知識,側重禮儀訓練、案例分析、自我實踐,以期提高讀者的商務禮儀素養。全書共十章,首先對商務禮儀進行了概述,然后對商務人士形象塑造、日常事務禮儀、職場溝通禮儀、商務會面禮儀、商務推銷禮儀、商務專題活動禮儀、商務會議與談判禮儀、商務宴請禮儀、涉外商務禮儀等內容進行了闡釋。本書為職業教育商務禮儀課程教科書,也可供普通讀者學習和參考。
王玉苓主編 ·禮儀 ·19.1萬字
2018-2019年全球現象級暢銷書,長踞52國暢銷書排行榜,全球銷量超300萬冊。作者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演講視頻累計播放量超過1億次。讀懂十二條法則,解決人生80%的不如意。我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怎么辦?我處于人生的至暗時刻怎么辦?上班讓我不快樂怎么辦?面對人生中的混亂迷茫,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虛偽的勵志、空洞的安慰,而是嚴父近乎殘酷的苛責教誨。在引爆全球的現象級暢銷書《人生十二法則》中,著名心理學家喬丹·彼得森將人類數千年來的哲學思考、神話故事中的精神財富與心理學、生物學、神經科學等學科的前沿研究相結合,用12條最基本的人生法則,為我們找到擺脫人生困境的方法。科學作家萬維鋼老師說:“彼得森這些建議我完全贊同,我希望我兒子長大以后讀讀彼得森這本書。
(加) 喬丹·彼得森 ·人生哲學 ·19萬字
揭秘決策背后的動機和思維漏洞,一本書幫你搞定“選擇恐懼癥”在這本書中,你將看到:·同樣的問題,不同的選項設計如何改變了決策·簡單問句如何助你突破選擇盲點·事關群體的決策,如何將傷害減到最低·若判斷有誤,中途如何調整挽回局面百萬暢銷書作者希思兄弟的經典力作。希思兄弟的作品在美國銷售超300萬冊,羅輯思維、樊登曾大力推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德·泰勒評價其作品為為“必讀書目”“關于行為心理最實用的解說”。硅谷創業者和投資人都在學習“行為設計”。羅振宇在2017年年會上說過:“所有創業家和投資人都應該學習行為設計。”行為設計學理論源自斯坦福大學教授、行為設計掌門人BJFogg,人稱“百萬富翁制造機”,他的學生包括Instagram創始人和Facebook小程序的開發商。行為設計對商業的影響和其帶來的潛在收益,值得所有創業者和投資人學習。
(美)奇普·希思 丹·希思 ·財富智慧 ·18.8萬字
在對成功的數十年研究后,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發現了思維模式的力量。她在《終身成長》中表明,我們獲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賦決定的,更受到我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展現的思維模式的影響。她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與成長型,它們體現了應對成功與失敗、成績與挑戰時的兩種基本心態。你認為才智和努力哪個重要,能力能否通過努力改變,決定了你是會滿足于既有成果還是會積極探索新知。只有用正確的思維模式看待問題,才能更好地達成人生和職業目標。德韋克揭示的成功法則已被很多具有發展眼光的父母、老師、運動員和管理者應用,并在實踐中得到了驗證。通過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并做出改變,人們能以最簡單的方式培養對學習的熱情,和在任何領域內取得成功都需要的抗壓力。
(美)卡羅爾·德韋克 ·智謀 ·18.6萬字
《要事第一》時間管理的經典書,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延伸與加強版,柯維思想的核心精髓之一。不是給你提供另外一個時鐘,而是給你一個羅盤——因為比速度更重要的是前進方向。全書更多地強調一個人自我意識的覺醒,并以此為發端,喚醒良知;并以想象力勾畫藍圖,以自由意志完成實踐。打破了我們原有的時間管理觀念,提出了以原則為中心的方法,它超越了推崇更快捷、更努力、更機靈的傳統方法。
(美)史蒂芬·柯維 羅杰·梅里爾 麗貝卡·梅里爾 ·激勵 ·18.4萬字
在這個復雜性叢生的時代,什么才是讓人脫穎而出的重要能力?什么才是讓我們應對今日巨變的本質法理?什么才能讓我們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尋找到確定性?答案可以從湛廬創始人韓焱的這本個人新書《把思考作為習慣》中尋找到。在她看來,只有從“把思考作為方法”“把思考作為答案”真正轉變為“把思考作為習慣”,才能更好地探究問題的本質,真正在困境中做到反脆弱。作為一個世界前沿思想的連接者以及助推者,湛廬創始人韓焱在長達20年的職業生涯中,引進了各個領域理論奠基人的重要作品,其中不乏像丹尼爾·卡尼曼這樣的諾貝爾獎得主以及庫茲韋爾、戴曼迪斯這樣的全球知名趨勢專家,還包括眾多知名認知科學家、心理學家、生物學家等。在這個過程中,她將這些前沿思想消化、吸收,并內化成了一個系統的、經過實踐檢驗的思維工具箱,也就是——把思考作為習慣。這個思考框架可以幫助我們打破自己的“元無知”狀態,鍛造自己的“學習力、規劃力、決策力、創新力、習慣力”,不斷連接他人,掌握多元的思考工具,學會像交響樂團指揮家一樣應對復雜系統。
韓焱 ·智謀 ·18.4萬字
女性的命運有三個轉折點:原生家庭,婚姻和覺醒的自己。每個人需要在某個時間點獲得覺知。否則我們就會看到越來越糟糕的自己。從小我到本我,從抗拒真相到與痛苦之身和解。在變化時代穩住自己,踏上心智成熟的旅程。這不是一本令人舒適的書,它將給你帶來巨大的心靈沖擊。這是一本寫給女性的覺醒之書,幫助你解構自己和身處的世界,解構你的原生家庭、你所扮演的多重角色——女兒、妻子、母親,解構你的文化背景,還有你的人格特點、生理特征,幫你分析人生中每個階段會遇到的困境。大多數女性會在某個時刻進入“覺醒期”,比如遭遇情感問題、前途問題、財務問題、家庭問題時,有些人就像乘自動扶梯時一腳踏空,步子越來越亂,跌入谷底。我們之所以害怕人生的低谷,是因為原先那個虛假的“自我”在重壓之下四分五裂了,原來的習慣和應對策略也跟著一起跌入谷底。我們只覺得情感仿佛失去了依托,沒有了那層防御,我們到底是誰呢?心理治療師總是靜候來訪者出現跌入谷底的感受,這意味著真實的自我即將暴露出來。經歷自我崩潰,其實是通往重生的入口,放下生命中不再適合我們的東西,放下令我們停滯不前的模式,放棄舊的思維方式,離開帶給我們傷害的親密關系。
(美)沙法麗·薩巴瑞 ·女性 ·18.2萬字
人類始于快樂,但是人活一世,艱難困苦時而有之,概莫能外。這時,我們就需要重置和恢復自己天生的快樂模式。莫·喬達特在書中對有關人類存在的一些基本問題提出了質疑,闡釋了痛苦的根本原因。他憑借自己超凡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設計了一套帶有詳細步驟的人生算法,幫助人們實現終身快樂和知足常樂。快樂就是不存在不快樂。快樂是你的默認狀態。成功不是快樂的必要條件。當我們專注于過去或未來時,我們就是活在自己的想法中,而不是活在現實中。最后一切都會變好。如果現在還不好,那么就是還沒到最后。無論面臨什么樣的障礙、承受什么樣的負擔、經歷什么樣的考驗,我們都能夠以知足的心態看待現狀,并以樂觀的心態看待未來。
(埃及)莫·喬達特 ·人生哲學 ·17.9萬字
在這本開創性的溝通指南中,作者揭示了成為這類“超級溝通者”的秘訣,論述了有效溝通的科學和藝術。沒有人天生就具備這些技能,但通過后天的練習,人人都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制定溝通策略、促成良好關系,成為“超級溝通者”。“超級溝通者”懂得如何聽出復雜的情緒、微妙的價值判斷和隱藏的觀念,這些都影響著我們說出的話語和傾聽的方式。我們的經歷、三觀、情感生活,以及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每一次對話。作者分析了這些日常對話的不同類型,指出了為什么有些對話進展順利,而另一些則迅速崩塌。從《生活大爆炸》的編劇室到婚姻顧問的咨詢室,從說服癌癥患者選擇合理治療方案的外科醫生到進行異國間諜招募的中情局官員,作者將分析數據、研究成果和真實案例相結合,為讀者提供了生動具體的溝通建議,包括識別并匹配三種對話類型、積極傾聽、復述對方觀點以及提出后續問題等。無論是找尋友情和愛情,還是展開工作,有效溝通、建立連接都是最重要的事。
(美)查爾斯·都希格 ·人際交往 ·17.3萬字
學習時是固定一處好還是變換環境好?是需要安靜還是可以放點音樂?如果考試近在眼前,怎么安排復習方案有效?適時休息才是獲得靈感的訣竅?睡眠怎么助力學習?……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有人灌輸給了我們這樣的觀念:學習靠的是自律。我們要把自己關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學習,關掉音樂,嚴守一個規律的學習習慣,唯有這樣我們才能考出好成績、記住發言稿、在鋼琴演奏會上不出紕漏。可是,新近的科學研究成果告訴你,這些老一套的學習方法都不是好方法,那怎樣才能讓我們花更少的時間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呢?本書作者本尼迪克特·凱里是享有殊榮的《紐約時報》科學專題記者,在《如何學習》一書中,他匯集了從神經科學和認知心理學數十年科研成果中篩選出的精品,讓你看到大腦汲取知識的關鍵途徑,讓你了解這臺奇妙學習機器的運作原理,以及學習科學領域前沿的科學學習方法,從大腦的學習機制講起,一路探尋記憶的真相、環境的影響、靈感和頓悟的產生以及潛意識的奧秘,提煉出10種顛覆常識的學習方法,告訴你何時學、在哪學、怎么學,才能有效、輕松、不費力。
(美)本尼迪克特·凱里 ·智謀 ·17.2萬字
揭秘創意背后的情感引力和邏輯說服力,一本書幫你創意“粘在”他人頭腦里·簡單:提煉核心,精準表達·意外:制造驚喜,吸引并維持注意力·具體:化抽象為具象,有助記憶·可信:強化細節,更易相信·情感:同理心聯結,休戚相關·故事:影響別人,促成改變★硅谷創業者和投資人都在學習“行為設計”。羅振宇在2017年年會上說過:“所有創業家和投資人都應該學習行為設計。”行為設計學理論源自斯坦福大學教授、行為設計掌門人BJFogg,人稱“百萬富翁制造機”,他的學生包括Instagram創始人和Facebook小程序的開發商。行為設計對商業的影響和其帶來的潛在收益,值得所有創業者和投資人學習。百萬暢銷書作者希思兄弟的經典力作適合創業者、產品經理、廣告策劃、品牌推廣、互聯網從業者一讀再讀。
(美)奇普·希思 丹·希思 ·財富智慧 ·17萬字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金錢,但我們真正了解它多少呢?人們創造了金錢,金錢卻改變了我們的大腦。英國著名心理學家克勞迪婭·哈蒙德借助心理學、神經科學、生物學和行為經濟學的經典理論和專業實驗,深度解析了金錢如何影響我們的思想和情緒,扭曲我們的觀念,甚至改變我們的行為方式。本書為我們認識大腦對金錢的反饋機制以及金錢對大腦的反向影響,提供了一個新鮮有趣的視角。哈蒙德進而從跨學科的研究視角出發,為讀者提供了簡單有效的擺脫金錢對大腦的控制的技巧——從脾氣暴躁如何幫助你不被欺騙,到為什么你應該選擇更昂貴的止痛藥,從如何挑選新電腦,到為什么不應該付錢給好心幫忙的朋友等等。《大腦的金錢觀》探討的話題包括一個人的金錢觀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看待貧窮陷阱、債務、激勵、非理性、慈善、稅收以及如何科學消費、儉以致富。無論你是想努力搞錢存錢、改變不良消費習慣、增強理財技能,還是想更好地理解一個人做出與金錢有關的行為和決策的心理機制,這本書都可以幫到你。
(英)克勞迪婭·哈蒙德 ·財富智慧 ·16.8萬字
生活和工作中總是會出現讓我們措手不及的事情,或讓我們的事業陷入困境,或讓我們的身心受到傷害。不管你的人生或工作正面臨著什么樣的挑戰,提問家、創新專家沃倫·貝格爾告訴我們,能提出一個“好問題”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幸運的。你可能在問:為什么我感到不幸福?為什么我的事業會陷入困境?為什么沒有一款能解決人們實際問題的App?為什么沒有一種方法能讓我們與觀眾更好地進行互動和溝通?但是,只提問“為什么”就萬事大吉了嗎?當我們面對難題時只問“為什么”,而沒有任何后續的提問、思考、再提問的過程,那么我們就是只會抱怨和呻吟而已。沃倫·貝格爾多年來研究過數百位領先全球的創新者、創業家與創意思考者,了解他們如何問問題、如何提出具原創性的想法,解決問題的方式。他在《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中精煉了提出一個好問題的3個步驟,能夠讓我們快速掌握提問框架,進而引發新思考,生發好創意,解決當下和未來的問題。
(英)沃倫·貝格爾 ·激勵 ·16.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