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河南省旅游業發展效率與時空演化研究
會員

本書綜合多種效率測算及空間分析技術,試圖更為全面地分析河南省旅游業效率。首先利用2004—2016年河南省面板數據,采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確定投入產出指標,利用GRE;DEA模型中的CCR模型、BCC模型、超效率DEA模型對河南省旅游業效率進行測度,并從綜合效率、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三個方面分析效率變化情況,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對效率值進行排序,根據測算數據對河南省旅游業的投入要素進行冗余分析。之后為了更進一步判斷河南省旅游業效率發展狀況,利用2004—2016年全國其他30個省市區的面板數據,采用相同的模型及Malmquist指數分析了我國及其他30個省市區旅游業效率,并將河南省旅游效率均值與全國均值、中部地區均值、其他省市區均值進行對比分析,分析河南省及全國旅游業全要素生產率變化特征,并進行對比分析。采用地理信息系統對我國旅游業效率進行時空演化描述,從聚類分析、全局Moran’sI指數、局部Moran’sI指數、冷熱點分析、MI模型著手,以“整體—局部—個體”為主線,分別從旅游業效率空間分異格局演化、旅游業效率空間相關格局演化、旅游業全要素生產率空間特征分析三個大維度對旅游業效率特征進行分析,最后對比河南省與全國其他30個省市區旅游業效率的時空演變。最后以GRE;DEA模型中的CCR模型、BCC模型得出的河南省旅游業效率值,運用Tobit模型分析河南省旅游業效率的影響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孫艷紅 閆瑋 尚婷婷 ·部門經濟 ·12.7萬字

中國山地經濟理論與實踐探索
會員

本書是重慶師范大學以鄧正琦教授為代表的山地經濟研究團隊,16年來對山地經濟理論與實踐的堅苦探索、積攢而完成的階段性成果。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占陸地總面積近70%,居住著占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集中了全國43%的耕地、98%的森林資源和大部分礦產資源。而中國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的欠發達地區,特別是欠發達民族地區。重慶師范大學自1998年獲得重慶市第一個區域經濟學碩士點授權后,便把欠發達民族地區作為重點研究區域。為了充分反映研究團隊對中國山地經濟理論與實踐探索的歷史過程,本書從時間上劃分為四個階段,并圍繞區域發展戰略進行相關問題的研究:第一階段1997-2001年,對重慶市國家級、市級貧困縣的研究;第二階段2002-2006年,對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的研究;第三階段2007-2011年,對武陵山民族地區的研究;第四階段2012年及以后,對中國連片特困地區的研究。每個階段設計四個板塊;研究背景、研究特點、社會調研、研究成果(課題、論文、專著),以此揭示山地經濟理論與經濟實踐互動發展的客觀規律,反映研究團隊對中國山地區域基本特征認識的逐漸升華和對山地經濟發展規律把握程度的不斷深化,進而為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山地經濟理論體系奠定堅實的現實基礎。

董景榮 鄧正琦主編 ·區域 ·36.7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西县| 葫芦岛市| 岳池县| 芜湖市| 东安县| 龙门县| 邹平县| 长海县| 富平县| 临桂县| 雷州市| 宁海县| 图们市| 沈阳市| 遵义县| 长泰县| 江城| 枝江市| 鸡东县| 宝兴县| 扎赉特旗| 遵义县| 平山县| 社旗县| 宜良县| 东辽县| 东源县| 嘉定区| 云霄县| 梁山县| 崇州市| 武定县| 锦州市| 奉化市| 新巴尔虎左旗| 双江| 抚松县| 任丘市| 北辰区| 镇康县| 平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