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前言
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應天(今江蘇南京)。洪武三年(1370),受封燕王。
朱棣善于韜光養(yǎng)晦,臥薪嘗膽,在就藩北平的十九年中,他借鎮(zhèn)邊掃北之機,在為國立功的同時,私蓄日后能為自己奪取皇位拼死效力的文臣武將。為了網(wǎng)羅人才,他不惜放下架子,以朋友之情禮遇,甚至割愛將鎮(zhèn)藩之寶東珠送人。對于鐵鉉、方孝孺、景清幾位聞名天下的大儒,朱棣真正做到了禮賢下士,盡管遭到過他們的拒絕和奚落,他照樣表現(xiàn)出了相當?shù)哪托暮驼嬲\,他要讓天下的讀書士子看到自己的求賢若渴之心。在這方面,他是成功的,否則在他篡位之后,就不會有上百位的前朝骨鯁之臣自愿為其所用,包括分外傲慢的大才子解縉。
同時,永樂大帝朱棣是個頗有爭議的皇帝。他功勛卓著:他組織編修了內(nèi)容浩繁規(guī)模宏大的《永樂大典》,開創(chuàng)了世界文化史上百科全書編纂的先河;他建造了當時世界文化史上最強大的海軍,七下西洋,使海上絲綢之路達于鼎盛;他五次親征漠北,維護祖國統(tǒng)一,病死征途……但是,永樂大帝又以殘暴聞名:兇殺成性、冷酷無情,特別是他殘殺建文遺臣時極盡酷刑之所能,也是歷史上無人能及的。他命人將鐵鉉的耳朵和鼻子割下來煮熟,然后塞入鐵鉉口中;他為著名學士方孝孺定了史上從未有的“殺十族”的酷刑,為了湊足所謂“十族”,把方孝孺的學生和朋友都誅殺了;他疑心王貴妃死于投毒而制造冤案,一口氣殺了六百余人……永樂大帝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在明朝諸帝中,其豐功偉績恐怕無人能與之匹敵:征漠北、平安南、通西洋、修大典、建北京,就這樣締造了一個“永樂盛世”。人必有是非功過。本書以精練的語言為讀者朋友逐層揭開了永樂大帝神秘傳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