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游:從瘟神開始
最新章節
- 第42章 文王之寶有神妙,分水而行患全消
- 第41章 張溫回城搬救兵,鳳神遣將相隨行
- 第40章 龜妖伏法道實情,敖真不忿意難平
- 第39章 埠河岸邊斗巨龜,老豬妙計破甲盔
- 第38章 揚名舒國許立廟,暫緩時日先降妖
- 第37章 張溫慧眼識良材,芥子雖小堪培栽
第1章 靈公下界施妙手,張溫上天領責罰
金闕云宮,凌霄寶殿。
這一日,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正危坐殿極,聚集文武仙卿早朝。
忽有邱弘濟真人出班啟奏道:“啟稟大天尊,有下界東勝神洲傲來國都城隍進表上奏。”
大天尊微微垂目,便有御侍仙官拾階下降,將表奏承與大天尊觀看。
都城隍表曰:
“臣下界東勝神洲傲來國小神都城隍,啟奏大天圣主玄穹高上帝君:
近因傲來國瘟毒肆虐、病疫橫行,致數萬生民遭此橫疾之苦。
那傲來國主傾力施為、廣召良醫,但奈何凡俗藥石無用、尋常醫者無方。
小臣亦遣文武判官、日夜巡游,并陰司鬼兵、山神土地、各地城隍遍查國土,卻未聞妖人作亂、不見鬼怪弄法,著實匪夷所思,令小臣萬分惶恐。
臣今上告,懇乞大天尊垂恩,著有司徹查疫病來源,并降慈悲救治,庶使山河清寧、生民安泰。
伏望圣裁,小臣奉奏。”
玉帝大天尊看罷,遂放下奏表,言道:“朕知那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何故遭此災厄?”
言畢,即著糾察靈官往瘟癀宮徹查。
瘟癀宮乃五方瘟神之居所,這五位瘟神執掌行瘟布病之職,亦有消災解厄之力,民間多以五福大帝或五靈公相稱。
少頃,糾察靈官來報,叩首道:“啟稟大天尊,經臣徹查,五方瘟神及其宮中丁員具在,無人私自降臨下界行瘟。”
玉帝聞報后,又傳旨著有司徹查諸天,可漫天仙神皆在、萬千星宿俱全,各司其職,并無缺漏。
玉帝揮退了靈官,轉向滿朝仙卿問曰:“諸卿可有良策?”
言未已,班中閃出太白長庚星伏啟奏道:“陛下,既無天神下降,也無妖鬼作亂,此必是人禍矣。
可差總管中瘟揚靈公史文業下降傲來國巡查,一則祛疫消災,二則探明來龍、尋出禍首,以安撫生民之心、康泰信眾之體。”
大天尊聞言甚悅,遂令御侍仙官傳旨瘟癀宮不題。
......
卻說下界東勝神洲傲來國中,已是:
市井城鎮,人際渺渺,徒留青磚碧瓦高墻聳立;
郊野村落,雞犬不聞,只余街欄巷道阡陌縱橫。
而人跡最多之處,莫過于各個醫館、各方宮觀,以及傲來國主于各地臨時增設的問診施藥之所。
此間所在,十丈外便聞哀嚎,三尺間必有病患。
來此求醫者,或形容枯槁如垂暮老朽,或面色青白似惡鬼脫胎。
此番情景,驚的那醫館醫師攜家眷棄宅奔逃;
這般災厄,唬的那游方郎中并從人背井離鄉。
原本這人杰地靈、物華天寶得海外福地,卻因這場突如其來的瘟疫,以致如今百業凋敝、滿目瘡痍......
而此時,距離傲來國都城隍焚香告表,已過半月有余。
這一日,都城隍廟前,忽有祥云天降,一赤面青袍、手持火壺、威儀不凡的神仙自祥云之上飄然落地。
正是奉玉帝圣旨下界的揚靈公史文業。
那都城隍廟守門的鬼將只覺眼前金光灼目、瑞氣滿盈,當即不敢怠慢,遂化風入內傳報而去。
正自焦灼等待的都城隍登時先驚后喜,忙帥文武判官、陰差鬼帥等眾,擺浩大聲勢,親身接迎。
待見得揚靈公真容,都城隍喜色更甚,忙不迭行大禮參拜:“揚靈公屈尊降臨,小神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揚靈公性格溫和,也不擺什么上神欽差的架子,亦還禮道:“吾奉玉帝圣旨來此探查瘟疫、救治生民,都城隍不必客氣。”
都城隍聞言后心中大定,二人見禮罷,一班從屬便各自吹吹打打,將揚靈公迎入正殿高坐。
“都城隍,可將各地瘟災情節報與我知。”
茲事體大,揚靈公拒絕了奉果獻茶等一應瑣碎,直截了當的問起了諸般事態。
都城隍仁善,早已心憂災患多時,眼下揚靈公作為,恰恰正合他意。
遂召來文判官,將各府縣城隍之公文信報承與揚靈公,讓其一邊翻閱,一邊為其補充種種細節。
揚靈公看罷聽罷,不由皺眉道:“此種瘟疫,遍觀三界也聞所未聞,實是奇哉、怪哉!”
思忖片刻之后,又道:“煩請都城隍隨我去親身一觀,再作定奪。”
都城隍自無不允,二人隨即起身,也不擺車架儀從,只駕風遠行,倏忽間便至數十里外一間尚開著門的醫館之外。
二人隱下身形,于街對面站定后運轉法目看去,只見醫館門前這些個病患跪的跪、趴的趴,呻吟的呻吟、叫喚的叫喚,挨挨擦擦、摩肩接踵,何止百人?
醫館內,一年邁醫師纏住口鼻,一邊顫巍巍的捉脈問診,一邊緊鎖著眉頭唉聲嘆氣。
他行醫多年,從未見過如此頑固瘟疾,便是翻遍了百經千方、窮極了藥典醫理,也難尋醫治之法,只能秉著醫者仁心,盡全力施為救治而已。
揚靈公乃瘟神下界,災磨病難見多般;都城隍是陰神顯圣,民間疾苦常聽聞。
即便如此,這般景象仍令揚靈公搖頭不忍、都城隍面苦色悲。
須臾后,揚靈公道:“都城隍,稍后我化作一游方郎中,你可屈尊化作我徒,我二人進入醫館,讓某家親手診治、探病尋根如何?”
都城隍自無不可,欣然應允。
二人議定,揚靈公遂化作一蒼髯皓首老者,腰懸針囊一副;都城隍也變作一憨厚青年模樣,身挎藥匣一方。
排開了眾病患,徑直走入醫館之中。
那年邁醫師本想將這不尊規矩的二人驅趕出去,卻見二人一身打扮像是個有手段的郎中,便止住了惡語,問起了二人來意。
都城隍如此這般扯了一通,那年邁醫師遂知道二人是來此幫手,便行大禮致謝,并請揚靈公于診臺后安坐。
揚靈公也不含糊,坐下后便請一病患上前,先切脈、再問癥,隨后假借施針之際,暗中放出火壺中“瘟蛟”、“病蛇”二將,侵入病患體內游走巡查,以截取病源之氣。
這尊火壺乃是揚靈公行使瘟神權柄的根本之寶,其中的蛟、蛇二將乃天地初開時一縷本源濁氣化生,經多年溫養之后方才化生陰陽、一分為二,能行瘟布病,亦能消災解厄,端是神妙非常。
經此二將入體游走一周,恰似久旱處甘霖普降,這病患先前還一副怏怏病態,頃刻間便覺身輕氣足,一身困頓霎時間了去大半。
“神醫啊!”
這病患喜極而泣,登時跪地叩首,并言欲傾盡家財報答。
那年邁醫師也一時驚為天人,諾諾上前,欲叩首拜師。
揚靈公只是淡淡一笑,伸手將二人扶起,先讓都城隍送病患出門自去,又點了余下病患繼續診治,并讓年邁醫師坐近旁觀,以增長技藝。
......
卻說那病患本是此城富戶,頗有家資,久病之后遍訪名醫無果,來此醫館也只是死馬當活馬醫。
卻不料恰逢靈公施妙手、巧遇瘟神治頑疾。
待其回到家中,便立刻備下珍寶文玩、金銀若干,親自趕著馬車折返回醫館之中。
若非家中童仆小廝或害病臥床、或驚懼奔逃,實在無人手可用,不然定要擺足了排場來謝靈公救命之恩。
便如此,一車金銀財寶也足夠惹人注目。
那馬車上,真個是金燦燦,無燈也照身前路;明晃晃,寶光映射九重天。
如此大張旗鼓,先是驚動醫館之外數百求醫的病患,隨后更是一傳十十傳百,言說此間有神醫坐診普救,引得半城民眾騷動,有病的欲來求藥,無病的也想觀瞻。
揚靈公對謝儀自是堅辭不受,最后實在受不住此人苦苦堅持,只得教其廣散財寶,分與窮苦眾生,亦留下一段佳話,此間暫且不表。
卻說此后三日,靈公廣施妙術,治愈生民千萬,自病患體內截取的疫病之氣,也被煉化出了本源。
“此疫病本源絕非三界所有。”揚靈公看著火壺中如芥子大小的萬千“蟲子”,若有所思的說道。
都城隍忙問道:“靈公可有應對之法?”
揚靈公笑道:“此病雖詭,但并非險毒惡絕之癥。
加之傲來國臣民敬天禮地、心清氣爽,一貫體態康健,所以此瘟疫只能使凡人大病一場、消磨神氣,卻并不致命。
我今既尋出本源,那便有法對癥施為,以絕其根。”
話畢,揚靈公便提筆寫就一方交予都城隍,令其使入夢之法傳告傲來國主。
那傲來國主近日聽聞城中有一神醫可治瘟患,心生歡喜下正欲傳旨召見,卻忽于夢中得都城隍賜下藥方,并言明此神醫乃揚靈公下界,教其不要叨擾,國主這才作罷,只顧惶惶拜謝。
次日,傲來國主便召集文武臣工,廣開國庫、依方備藥。
此國乃小國,皇命之下,不二日便傳藥于諸方城池村鎮,但有病患,服藥后不逾三日便可痊愈,便是未染此病者,亦可照方抓藥來預防瘟患。
旬日后,這場突如其來的瘟疫終于徹底消弭。
不提傲來國主感揚靈公之恩,為其建廟塑像,備下三牲六畜頂禮祭祀。
單說揚靈公這邊,此時正在蛟、蛇二將的引路下,循著煉化后的疫病本源氣息,在一條大江之畔,尋到了帶來這場瘟疫的罪魁禍首——張溫。
張溫本非此間客,穿越西游已月余。
誠如部分學者所說:現代人一旦身穿,身上所攜帶的病毒和細菌,對那方世界的人來說,很可能會是一場災難。
很不幸,張溫成功印證了這一說法。
但他身穿之后,因為沒有民籍且語言不通,自城池之中躲藏了兩日后便被驅逐出境,此后更是一直寄居于山野河畔,再未接觸過此間百姓,所以對自己闖下的這潑天大禍一概不知。
待揚靈公尋到他時,他正持竿垂釣、結網捕魚,以期糊口飽腹。
揚靈公遠遠站定,開法眼觀之。
但見張溫除了寸頭短發、衣著怪異之外,氣息卻中正平和,絕非妖魔邪道之屬。
倒是那蛟、蛇二將遁形欺身,在張溫身旁環繞個不停,似乎有些好奇,又有些親近。
而正臨江臥坐的張溫,則沒來由的感覺到一陣寒意,不由得汗毛倒豎,霎時間繃直了身體。
他起身回望,卻見遠處隱約有個人影。
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張溫沒有聲張,而是默默將頭轉過,繼續直勾勾的盯著魚竿,但雙耳卻微微豎起,不動聲色的小心戒備。
真是怕什么來什么。
須臾后,身后腳步聲逐漸臨近。
張溫的心情開始緊張起來,一手悄然緊握住口袋中的美工刀。
“小哥兒請了。”
揚靈公化作中年道人模樣,在張溫身后三丈外停住腳步,語氣溫和的喚了一聲。
張溫藏刀于袖,將身而起,對揚靈公勉強擠出個笑臉,卻并未答話。
“媽的,語言不通是硬傷啊!聽不懂、答不上,急死個人!”張溫臉上保持著尬笑,心頭卻在不住暗罵。
若是語句簡短,他倒是能憑借部分字節和當下情境盲猜個囫圇大概,但答話是萬萬不能的。
一開口,對方絕對能聽出來他不是“本地人”。
揚靈公又道:“小哥兒這身打扮倒是見所未見,想必不是此間人士?”
張溫依然尬笑,仍是不答。
揚靈公心道:“這廝莫非是得了聵癥、喑癥?不然為何不言不語,如此無禮?”,遂面色不豫,欺身近前欲問個究竟。
卻不料張溫見其臉色變換、又突然行近,恐生不利,登時便驚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于三尺之外推出刀鋒,直愣愣刺向靈公脖頸!
奈何凡俗金鐵,怎傷神仙之軀?
揚靈公雖察歹意,卻并未閃避,只見刀芒劃過,卻如泥牛入水,好好的一把美工刀,竟轉瞬間消融成鐵水。
張溫大駭,如此手段,令他腦海之中一片空白!
卻見揚靈公啞然笑道:“我未治你散播瘟疫之罪,你這廝反倒欲害我性命。
既如此,那便隨我回天庭繳旨領罰吧,也省得我耗神盤問。”
說罷,揚靈公便使攝法擒住張溫,隨即腳下生云,直奔上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