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張溫慧眼識良材,芥子雖小堪培栽
書名: 西游:從瘟神開始作者名: 暖暖爸本章字數: 2073字更新時間: 2025-05-26 18:09:42
等三人帶著滿車謝儀回到家時,芥已經站在門口等候多時了。
見張溫一下馬車,便立馬歡歡喜喜的上前告道:“君子,您再不回來,家中的門檻都要被人踩破了!”
張溫淡淡一笑,拍了拍他的腦袋教其去幫忙搬東西。
當芥行至車后,看到滿車的肉食米糧后,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這些糧食,對一個終年食不果腹的孤兒來說,具備著極其強大的視覺沖擊力。
即便呂仲昨日來帶的禮物價值更高,但在芥的心中,也遠不如這些東西來的珍貴。
張溫自然將芥的神情看在眼中。
卻見這小小孩童的臉上只有驚嘆,卻無絲毫貪婪,不由欣慰的暗暗點頭。
待幾人搬完了東西、打發走車夫,芥趕忙跟張溫匯報了這兩日的情況。
自昨日張溫出門,來拜訪的人就絡繹不絕。
有些是來求醫,有些是來致謝,有些則是來瞻仰高人風采,總之林林總總、各有因由。
當然,這些人也都不會空著手來。
有條件的帶來些精麻細布、肉食果酒,沒條件的也東拼西湊的找來些鳥雀雞卵、黍米稻麥,不論貴賤,總歸是一份心意。
但芥統統沒收,稍作記錄后便教他們各自回去,言說等君子回來后自有發落。
張溫聽罷,心中很是滿意。
便笑問道:“芥啊,這些禮物你為何不收?
出門前我不是交待過,若有人來訪,你可自行處置嗎?”
芥坦言道:“一則:芥分不清來人善惡好歹,恐收其禮反教君子為難。
二則:送禮者甚,家中卻只有我與葵二人,若因此惹人眼紅,我二人必遭迫害。
況且,君子乃高士,絕不會貪圖這些俗禮。
而芥與葵在君子的照拂下吃得飽穿得暖,也沒必要擅自做主替君子收下這些東西,反而可能壞了君子的名聲。”
聞言,張溫目光驚奇的上下審視著芥,未料到此子在無人教養的情況下,竟有這般細膩的心思,又有這般分明的條理,著實教人倍感意外。
倒是芥被看的渾身不自在,忙問道:“君子,莫不是我處置不當,惹您心中不快?”
張溫笑著搖頭道:“沒有沒有,你處理的很好。
只是我幾人先占了你的屋宅,又教你勞心費神的支應瑣事,我這心中有些過意不去罷了。”
芥聞言,以為張溫怕打擾二人,欲要離去,心中登時涌起濃濃的不安。
忙惶恐道:“若非君子救治,我妹妹哪能見好?
若非君子仁慈,我二人也早已餓死家中!
此等恩情,便是芥當牛做馬都難報答。
能教君子于我家暫住歇腳、能替君子辦些接人待物的瑣事,乃是芥的福分,更難報君子恩情之萬一!
君子又何必說什么過意不去?反倒教芥羞愧難當,不知如何自處......”
話畢,更是垂淚跪地,默默磕起了響頭。
張溫三人的出現,恰似他兄妹二人絕境中的一縷曙光。
多日相處之下,芥早已將張溫三人當成了至親之人。
張溫對他們的照拂、對他們的愛護,以及張溫高強的本領、高尚的品德,都深深的烙印在他的心中,讓他永世不敢忘卻。
此時,察覺到張溫似乎要走,自然教他心中萬分的難受。
張溫也未曾料到如此尋常的對話,竟被芥解讀出了如此多的含義,頓時便有些哭笑不得,心中更是暗道:“此子哪哪都好,就是心思太過敏感了。”
不過考慮到芥的生長環境以及從小的經歷,這種心態也就不難理解了。
遂趕忙將其扶起,溫聲解釋道:“芥啊,你領會錯我的意思了。
我之所以這樣說,一是近來拜訪的人確實多,我三人又時常不在家中,全靠你一人勞心勞力的操持接待,令我屬實有些于心不忍。
二是你近來的表現我都看在眼中,確實是個機敏踏實、本性純良的好孩子,若只讓你做些跑腿打雜的活計,似乎是有些埋沒了你。
所以我并沒有要走的意思,也沒有嫌棄你的意思,你不要再多想。”
芥聞言,趕忙胡亂擦了擦眼淚,轉悲為喜道:“君子不走就好,不走就好!”
晌午時分,張溫特意燉了滿滿一釜的肉,并將稻子盡數脫凈了殼,悶了些白生生的精米飯出來,權當犒勞兄妹二人近日的辛苦。
而放下了心事的兄妹二人,自然吃的格外的香甜。
飯畢,張溫問芥道:“前番我說了,只教你做些雜活屬實有些屈才,便欲傳你些本事,不知你可愿意?”
此非張溫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后的結果。
俗話說三歲看到老。
張溫與芥、葵兄妹二人也相處了一段時日,通過各種事跡,早已看穿了二人的本質:
皆是性情純良、心思機敏之輩,可堪造就。
傳他們些本事,一是為防自己走后,兄妹二人再次陷入無依無靠的境地。
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即便他為二人留下再多的財富,也遲早有坐吃山空的時候。
更何況這種世道下,憑這小小的兄妹二人,也根本沒能力守住那些財富。
二是希望他們能在自己走后,用學到的本領去造福更多的人,將自己的名聲再度頌揚。
就如同桐國的漁夫一般,成為他的“代言人”,待張溫事成之后,也好教玉皇廟的香火維持鼎盛,不至于三年五載就衰敗不堪。
話音落下,芥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時間呆愣在了原地。
還是身體漸好、已經可以同桌吃飯的葵趕緊推了他一把,才教他驟然回神。
芥喜極而泣,當即噙淚拜道:“愿意,芥愿意!”
張溫點頭道:“那我就傳你些醫術,希望你行善事、積功德,施仁心、救苦難。
再傳你些拳腳武藝,以便你日后周游四方、安身保命。”
芥忙不迭點頭稱謝,又欲伏地行拜師禮大拜,卻被張溫阻住。
他不會長久待在此處,更不會帶兄妹二人同行,所以并沒有收徒的意思,更不愿被師徒名分所累。
他只管盡心教導,能學多少,全看芥的天分。
至于芥以后能有何種成就、何種境遇,那就看其自身的造化了。
既無師徒名分,那么功過因果,皆與張溫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