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62章 我在山東大學的這些年
- 第61章 編教材是我一生做過最難的事——《用好語文統編教材》[1]前記
- 第60章 我的現代文學研究之旅——《為精神界之戰士者安在》[1]題記
- 第59章 《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出版往事
- 第58章 我與人教社的三度合作
- 第57章 我當北大出版社總編輯
第1章 弁言
筆者在學術撰著之余,不時也寫些隨筆小品之類,有的發表在報刊上,有的則隨寫隨棄,叢殘多失。近得河南文藝出版社垂愛,要給我出個隨筆集,我不揣谫陋,選其61篇,綴輯為一冊。
收在本集的文字大部分是“寫人”的,寫親人、老師、同事、友朋,等等。其中寫到四十多位學界人物,主要是北大學者,是我曾聆教或共事過的。寫作和編輯這些篇札,總會想起許多舊事,不免感懷,所以起名《師友感舊錄》。
年歲大了,記性又不好,對故舊的回想難免零星而模糊,亦限聞見所及,最其要略,寫出來也只是印象式的短制,并非全人的評說。許多篇目又都是即興之作,并無預定的計劃。最早的寫于1990年;最晚的,寫于幾天前,本書即將交付出版之時。選擇寫誰,怎么排列,也沒有一定標準。不過所寫的人物大都是我所敬佩,讓我感懷,或覺得有情趣的。其中寫到的許多老師和親友都已經過世,收編這些文字,頗有時光流逝、日月其除之感。
因為所寫人物大都是北大中文系的學者,編集時又補充了幾篇與北大及中文系有關的史述性文章。這些文章有的是根據講座整理的,還有的是十多年前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百年圖史》時所寫,收進本書時做了些許修改和補充。這些“記事”和“寫人”配合,也許能呈現數十年來學界與北大的某些光影。
還有幾篇自敘,別次于后。這幾篇收進本書時有過猶疑,我本人的經歷很普通,實在沒有什么可以稱道的。但文中寫到我的成長,以及我向前輩學人請益求教的一些情形,庶幾符合“感舊錄”的題中之義。
我學識荒漏,這些文字也未必多么好,卻也自勉無須汗顏,寫作過程自有懷想、感恩、寄托或抒情,所謂負日之暄,自足之外,亦可作閑聊之談資吧。
本書多篇文字曾在一些報刊發表,少數篇章曾收在《書香五院》和《燕園困學記》兩集中,收進本書時有改動。若讀者已經讀過,有炒冷飯之嫌,那我是要表示歉意的。
2023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