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題有些費解,所謂“三窟”,是指我這幾十年在北大校園的幾個住處。不是同時擁有的所謂“狡兔三窟”,而是先后三個“定居”點。時過境遷,這些地方都變化很大,人事的變異更多,寫下來也是一種念舊吧。
1981年我從北大中文系研究生畢業(yè),留校任教,起先被安排住到南門內的25樓學生宿舍,說是臨時的,和李家浩(后來成了著名的戰(zhàn)國文字研究專家)共處一室。李兄人極好,是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除了...
上QQ閱讀APP看后續(xù)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這個標題有些費解,所謂“三窟”,是指我這幾十年在北大校園的幾個住處。不是同時擁有的所謂“狡兔三窟”,而是先后三個“定居”點。時過境遷,這些地方都變化很大,人事的變異更多,寫下來也是一種念舊吧。
1981年我從北大中文系研究生畢業(yè),留校任教,起先被安排住到南門內的25樓學生宿舍,說是臨時的,和李家浩(后來成了著名的戰(zhàn)國文字研究專家)共處一室。李兄人極好,是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