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枕江山:棄女風華
最新章節
書友吧 4評論第1章 楊華
私塾門口站著一個男子,他大約十七歲左右,比鳳茯苓要大兩歲,穿著一身打了布丁洗得發白的衣裳,遠遠朝鳳茯苓行了一禮。
鳳茯苓上前去,有些不解,“你是?”
“學生楊華,表字子華,見過鳳先生。”楊華道,“昨日楊先生將事情都與我說了,讓我來看著點這些學生,以免驚擾了先生。”
鳳茯苓無語,這人還真是耿直得可怕,偏偏說話還又點到即止,說白了,是怕她壓不住這些學生,所以讓楊華來的吧。
她微微一笑,不甚在意,“有勞。”
從他身前走過,風卷起發梢微揚,白衣在空中劃過一道柔和的弧度。
楊華跟在她后邊進了學堂,然后找了最后面的位置坐下。
這里邊都是些年齡很小的小蘿卜頭,七八歲的樣子,都還處于認字的階段,鳳茯苓不知道楊先生到底要怎么想,才會專門給她叫來了楊華。
因為都是些小孩,雖然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比較淘氣,但好在他們都很懂事,鳳茯苓應對的很輕松,不過讓她比較意外的是,楊華竟然聽的很認真!
這個比她還要大兩歲的人,聽一堂純粹的教認字的課,很認真!
中午休息的時候,鳳茯苓走到他桌前,看他桌子上放著的卻是一本人文地理類的書籍,有些疑惑了。
楊華抬起頭來,夸贊道,“先生講的很好,很細。”
鳳茯苓在他對面坐下,指著他的書,“你這是?”
邊聽她的課邊看別的書?
楊華頓時有些尷尬的將書收了起來,干咳一聲抱歉的道,“九月要入京了,心里稍微有些惶恐。”
“看這書有用嗎?”鳳茯苓稍微有些意外,楊先生座下有三個進士,沒想到今日來的楊華竟然也是一個。
不過他一個進士來聽她教認字課,這算怎么回事?
楊華搖了下頭,“沒什么用處,但是楊先生有事走了,我在家也無事,不做什么又覺得心里煩悶。”
鳳茯苓懂了,楊先生不在,沒人為他解惑,所以這才是他惶恐的根源。
半月便要入京,楊先生偏偏在這個時候走了,楊華本打算去縣里的,楊先生卻讓他留下來照看一二。
他推脫不得,這才來了。
“你若是有什么不懂的東西,可以問我,我雖不才,但替你解惑想來不是什么難事。”她淺笑,霎時間驚落一地風雨。
楊華眸光亮了兩份,他沒有因為鳳茯苓年紀小而輕視她,之前確實也是因為她年紀小,怕她尷尬。
但她現在都這么說了,他便可以毫無顧忌的問了。
如鳳茯苓所想那般,他是個很耿直的人,但也不是沒頭沒腦的耿直,知道把握分寸,進退有度。
“學生確實有惑,望先生指點一二。”看鳳茯苓點頭,他才又接著道,“古史陳憑儀陳將軍,當年都邑一戰,戰場上棄上千親兵,之后血藏敵軍無數,學生始終不明白他為何那么做?
若說他為親兵報仇,那之前為何不去救他們?在他們死盡之后,卻又做出那般姿態。”
“你何時讀起兵書來了?”鳳茯苓淺笑,看他眸色認真,她也無奈只得正經了臉色。
“戰場上情況千變萬化,不是一語便能解釋清楚的。
當年陳將軍若真去救上千親兵的話,必然中敵軍埋伏,害死更多的將士。
他是將軍,不能只考慮眼前的得失,若因一時惻隱害死無數將士不說,還丟了城池,你覺得事后他要怎么面對他的將士?怎么面對信任他的君王?”
“那他為何之后又將那么多敵軍血藏黃沙?”他不解的問。
當年那一戰之后,陳憑儀活捉了數千敵軍,未曾上報,便含恨將他們盡數斬殺,在那片茫茫大漠上,至今還有無數白骨,無人收拾。
“一個人一旦做出選擇,必然為他所選擇的路付出代價。
陳將軍選擇犧牲上千親兵,保一方水土不受侵擾,讓一方百姓免遭屠戮,這是仁,并非有意拋棄他們。
那是他的親兵,他一手培養出來的,對于每個將軍來說,那些人不僅是屬下,更是兄弟,他殺數千俘虜為兄弟報仇,雖然手法確實殘酷,但也不是不能理解。
這也是他的選擇,因為這個選擇,如今史書上對他的評價兩極分化,你應該能看出來,他殘暴弒殺的污名怕是洗不掉了。”
“就沒有什么兩全其美的辦法嗎?”楊華皺眉,似乎有些接受不了因為報仇所以殺死了幾千人這么殘忍的事實。
“有!”鳳茯苓一個字,擲地有聲,引起學堂內一眾小蘿卜頭頻頻側目,迷茫的看向她。
“若是他足夠強大,算無遺策,就不會中敵人的圈套,犧牲上千親兵。”鳳茯苓默了一瞬,不知想到了什么,眸中閃過一絲暗芒。
“這怎么可能?”楊華顯然也不認同她這個說法,只要是人,就不可能十全十美,就算是先賢圣人,也有做錯事的時候,更何況陳憑儀還是一個有殘暴之名的將軍。
“是啊!這不可能,所以哪里來的兩全其美的辦法?”鳳茯苓笑了笑,楊華并非想不通這件事,只是鉆牛角尖罷了。
若他以后為官,官場上經歷的多了,自然知道什么叫身不由己。
下午的課很快開始了,鳳茯苓繼續教孩子們認字,楊華有些苦惱的坐在最后一排,顯然還在想這個問題。
今日的課程結束后,她回到竹屋,坐在竹子做的階梯上,手里拿著一本《九州志》看的入迷。
晃眼間過去了四五天,她每日里去私塾給孩子們授課,慢慢的,村里的村民們也開始接納她,偶爾還會給她一些自家種的蔬菜。
楊華每當有疑問時,也必然第一時間跑來找她,請她解惑,幾天下來,鳳茯苓這個先生連進士都能教的消息,很快傳遍整個大竹村。
這讓鳳茯苓有些無奈,若不是之前想了解下這個時代的歷史,她還真不知道該怎么給楊華說。
后來楊華問的實在是太多了,她也只好看更多的書,來給他解惑。
今日剛授完課回到竹屋,天上便蒙蒙下起了小雨,她將廚房里的一應用具搬回屋內后,站在竹廊下抬頭看著天空。
今日的空氣有些浮躁,大風卷起滿天的樹葉和灰塵,連空氣都濁了幾分。
灰塵被雨水壓下,樹葉也慢慢歸于平靜,空氣里,卻平白多了幾絲血腥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