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5評論第1章 自序:捍衛自己的理想
我們正處在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成功的故事時刻都在上演,像電影鏡頭一樣記錄著這個國家日新月異的變化,主角們甚至變成一種象征,激勵著許多渴望成功的后來者。
馬云就是這樣的象征者,他的故事引人入勝,作家為他著書立傳,媒體為他包裝推廣,投資者為他推波助瀾,全社會都將目光聚焦到這個傳奇人物身上,“馬云語錄”隨處可見,不少人都能倒背如流。研究馬云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研究,從他最原始的聲音中感受真理: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會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卻見不到后天的太陽。所以我們干什么都要堅持!
暫時的失敗并不能代表永遠的失利,一時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將來的成功,只有樹立遠大的理想,并在理想的道路上堅持下去,才能獲得最大的成功。
也許有一天,我們會放棄某一個產品,但我們永遠不會放棄我們的使命,永遠不會放棄這個公司要追求偉大的夢想。
在自己困難的時候,要學會用左手溫暖你的右手。在自己開心的時候,把開心帶給別人,在不開心的時候,別人才會把開心帶給自己。
很多人是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這是什么原因呢?很多人想創業,但不付諸于行動。
細心者或許能洞悉,在馬云無數次豪氣沖天、感人肺腑的演說中,有三個詞語被反復提及:理想、堅持、成功,阿里巴巴的成長歷程和馬云的創業心經,皆可由此貫穿連接,我們甚至能輕易列出如此公式:理想+堅持=成功。
1995年4月,馬云創立中國黃頁,每天在北京走街串巷,銷售這款看不見摸不著的神奇產品,努力說服客戶心甘情愿付錢把企業的資料放到網上去。彼時世人不知互聯網為何物,更沒有人相信馬云的鬼話,可他仍然滔滔不絕的描述他的理想,日復一日,刻薄者斷言:這位不速之客不是瘋子、傻子就是騙子。盡管沒有人聽懂,可馬云堅持尋找傾聽者,希望敲開理想的大門。十年之后,全世界都相信馬云,還有他的理想。2004年,馬云當選CCTV年度經濟人物,頒獎詞寫道:“他熱心做媒,撮合百萬意中人;他牽線搭橋,鏈接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你在他那里登記個名字,他讓你挑選整個世界。”
有價值的圖書就像一部經典電影一樣,不會從主角的出生絮絮叨叨地聊到去世,不會在生老病死和吃喝拉撒中消磨閱讀者的時光,這與快速閱讀的時代需求格格不入。本書將馬云人生中最精彩、最實用的片段剪切出來,以布陣、聚人、借勢、變臉、御敵、正己、育人、堅守為核心,由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兩條線索貫穿始終,以全新的視野和方式為讀者解讀出與眾不同的馬云。對于大多數中國企業家和創業者、尤其是成千上萬懷抱遠大理想的年輕人而言,從馬云的故事中噴薄出的進取精神和執著態度才是他們最匱乏的,也是我寫這本書的初衷。
威爾·史密斯主演的《當幸福來敲門》是我十分欣賞的一部電影。最后,我以其中印象比較深的一段話為篇序作結:
“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那些一事無成的人想告訴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話,就要去努力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