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51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緒論
- 一、問題的提出與研究視角
- 二、研究現(xiàn)狀
- 三、研究思路與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時代語境與作為音樂家賀綠汀的身份建構
- 一、“硬骨頭音樂家”
- 二、“人民的音樂家”
- 第二章 賀綠汀的論學背景與知遇之緣
- 一、賀綠汀出生時期的“學堂樂歌”
- 二、賀綠汀出生時期的音樂美育思潮
- 三、賀綠汀青年時期的上海音樂教育文化
- 四、國立音專對賀綠汀的影響
- 五、陶行知和育才學校對賀綠汀的影響
- 第三章 戎馬倥傯上半生,榮辱不驚半世紀
- 一、賀綠汀的音樂價值觀基礎
- 二、戎馬倥傯上半生
- 三、榮辱不驚半世紀
- 第四章 賀綠汀的音樂理想與觀念
- 一、“中體西用”——賀綠汀心中中國音樂創(chuàng)作的“第三條道路”
- 二、賀綠汀心中的音樂藝術家修養(yǎng)——情、理、法
- 三、“美的境界與美在生活”——賀綠汀的音樂美學思想
- 第五章 賀綠汀的音樂教育模式和理念
- 一、“大、中、小一條龍”:具有遠見的“音樂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
- 二、“三維四段式”:賀綠汀的音樂人才培養(yǎng)模式
- 三、做好“三個結合”:實現(xiàn)音樂教育教學方式的“合理轉換”
- 四、“挽救民族音樂,傳承民族文化”:賀綠汀的民族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
- 五、“引進來”與“走出去”:國際溝通與反思性音樂教育
- 六、“面面俱到的音樂教育家”:關注音樂教育教學的細節(jié)問題
- 第六章 賀綠汀音樂教育思想的學理基礎
- 一、“兩個講話”的精神指引:賀綠汀音樂教育思想是對毛澤東文藝理論的繼承與發(fā)揚
- 二、“以美育代替宗教”:賀綠汀對“中國近代音樂教育美育觀”的思考與延展
- 三、“音樂教育要從小抓起”:賀綠汀對布魯納、杜威等西方學者的學說的借鑒與運用
- 第七章 賀綠汀音樂教育思想的基本特點與重要啟示
- 一、賀綠汀音樂教育思想的基本特點
- 二、中國當代音樂教育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 三、賀綠汀音樂教育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與重要啟示
- 余論
- 上篇:呼喚時代豐碑的“精神”與“氣質”雙重回歸
- 下篇:再論“賀綠汀現(xiàn)象”
- 附錄A 賀綠汀音樂教育年譜
- 一、1921—1948年:音樂教學技能日臻純熟,教育思想初步形成
- 二、1949—1965年:音樂教育思想基本形成,教學實踐活動豐富多樣
- 三、1966—1976年:音樂教育思想受到批判,教育實踐停滯
- 四、1977—1999年:完成音樂教育思想體系構建,系統(tǒng)總結教育實踐經驗
- 附錄B 賀綠汀音樂創(chuàng)作年表
- 參考文獻
- 后記 更新時間:2020-11-28 16:19:20
推薦閱讀
- 夏君(棒棰島·“金蘋果”文藝叢書)
- 夢幻音樂指揮家:莫扎特
- 現(xiàn)代舞蹈之母鄧肯
- 當代嶺南文化名家·張良
- 孤獨與瘋狂:梵·高
- 漫畫日本戰(zhàn)國1:信長的野望
- 達·芬奇?zhèn)鳎鹤杂傻男撵`
- 名人傳
- 遇見莫扎特:從神童到大師的音樂人生
- 張壽臣傳
- 梵高傳
- 評說高滿堂
- 畢加索:現(xiàn)代藝術的創(chuàng)始人
- 約瑟夫·博伊斯
- 莎士比亞: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
- 滄海(全集)
- 近墨者黑(增補本)
- 高更(名人傳記叢書)
- 知識分子與民族情懷:吳冠中的藝術理想及境遇抉擇 (吳冠中藝術研究叢書)
- 幸有我來山未孤:豐子愷畫傳
- 米勒
- 藝者匠心(縱橫精華·第一輯)
- 十指魅影:鋼琴怪杰古爾德
- 家長的故事:1980年代的毛旭輝
- 這世間始終你好:梅艷芳傳
- 楊蔭瀏紀念文集
- 柴可夫斯基
- 回憶徐悲鴻
- 米開朗基羅傳
- 名人傳記叢書:門德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