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證道歌
一卷。又作《永嘉真覺禪師證道歌》、《證道歌》。唐代永嘉玄覺撰。全文247句,大多為七言,共1814字,為古體詩形式。或4句、或6句一解,共分51解。約作于唐神龍元年(705)。作者認為人人都有如來藏佛性,如能識得,即得解脫,如歌詞所說:“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無價珍。”作者主旨在于宣揚六祖慧能的頓悟法門,如:“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夢里明明有六趣,覺后空空無大千。”頓悟之后如大夢驚覺,宇宙人生猶如虛空,這就是頓悟如來禪的境界。《證道歌》以流暢的語言論述禪宗真髓,為禪文學的代表作,不僅為禪門傳誦,也深受士大夫喜愛,朱熹就直接引用《證道歌》歌詞來解說本體與現象、抽象與具體的關系。本書收入《龍藏》、《頻伽藏》、《大正藏》、《中華大藏經》。注釋書有宋彥琪、知訥的《證道歌注》各一種,元永盛的《證道歌注頌》。
·247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