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駢體文鈔
免費

駢體文選集。編選者李兆洛是一位擅長考據的學者,精通音韻樂律、史地歷算等。當時,桐城古文風行于世,唐宋八大家成為眾望所歸的文章典范。但駢文作者代不乏人,乾嘉之間甚至有“駢文八大家”之稱,其中著名者如袁枚、孫星衍、洪亮吉、孔廣森、汪中等,無論從才氣上,還是從學力上,都足以睥睨桐城古文。加上還有阮元這樣“總督”級別的文臣為其搖旗吶喊,駢文在清代中期號稱“中興”。但是,姚鼐編選的《古文辭類纂》問世后,桐城古文大出風頭,被許多人視為文章的“正宗”。李兆洛有感于此,就動手編選了這部《駢體文鈔》,以向讀者展示駢文的魅力。從篇幅和體例上看,《駢體文鈔》與《古文辭類纂》旗鼓相當,都是中型選本。它選錄秦至隋末的駢體文七百七十四篇,分為上中下三編,每編又按文體分類編排。顯然,《駢體文鈔》側重在追溯駢文在唐代以前的傳統,以向讀者證明駢文曾經有過的輝煌,從而來與桐城派所標榜的從唐宋八大家至歸有光、方苞等人的古文傳統抗衡。在這種文體之爭的背后,其實有著更深刻的思想背景。一般而言,古文與“載道”的傳統有不解之緣,而駢文則與追求美文學的風尚有關,兩派互為消長,便構成了古代文壇上特有的景觀。不過,李兆洛所謂的“駢體文”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概念。他有位學生發現《駢體文鈔》居然將賈誼《過秦論》、司馬遷《史記·自序》、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諸葛亮《出師表》等散體文都網羅在內,名實不符,建議老師改一改。李兆洛當即回信教訓這位學生說:你難道沒有看過我在書前寫的序言嗎?我在那里明確說過,唐代以后才有所謂“古文”之名,秦漢以上文章都是“駢體”。也就是說,李兆洛所謂的“駢體”,并非通常意義上的“駢四儷六”即特指六朝以后講究聲律對偶的文體,而是泛指采用偶句的一切文體,包括諸子散文,其目的是想跨越古文和駢文的鴻溝,“欲合駢散為一”,這是閱讀此書時應該加以注意的。

李兆洛 ·國學 ·43.5萬字

最新章節 第105章 雜文類(3) 2015-12-26 22:13:52
寒山子詩集
免費

一卷。附《豐干拾得詩》一卷。唐寒山子(生卒年不詳)撰。寒山子又稱“寒山”。貞觀中天臺廣興縣僧。因居于寒巖,自號寒山子。平生與僧人豐干、拾得友善。此集收詩三百一十三首,前有閭丘胤序,附豐干詩二首,拾得詩五十六首。相傳即允令寺僧道翹尋寒山平日所寫之詩,于竹木石壁上,及人家廳壁得。所書詩句三百余首。又拾得土地堂壁上所書偈言,并纂集成卷。豐干則僅存房中壁上詩二首,允自為之序。宋時又名《三隱集》,淳熙十六年(1189)沙門道南所作記中有記載。《唐書·藝文志》亦載“寒山詩入釋家類,作七卷。”此集并為一卷,并以拾得、豐干詩別為一卷附于后。由明新安吳明春校刻。其詩內容廣泛,既有勸人棄惡從善之詩,也有描寫服食、求仙生活之作,亦有譏諷時世,同情民生的篇什。其詩語言通俗,如同口語,形式自由。大抵信手拈弄,全作禪門偈語,機趣橫溢,亦足以資勸戒。在唐代詩僧獨具一格。其詩亦被后人稱為“寒山體”。現存宋本有《天祿琳瑯書目》后編卷一所著錄的原汲古閣藏本《寒山子詩集》一卷。《四部叢刊》即用建德周氏覆《天祿琳瑯》宋本影印。王國維《兩浙古刊本考》著錄《三隱詩集》一卷,即淳熙十六年(1189)天臺國清寺僧志南刊本。及1926年,董康在日本圖書寮所見的東皋寺本(南宋寶祐三年(1255)行果就江東漕司本所重刻。元代有高麗覆宋本。明刊本有,天臺僧永樂十四年(1416)重刻宋淳熙刊本,名為《天臺三圣詩集》,正德十一年(1516)閩建陽書坊慎獨齋刻本,萬歷七年(1579)王宗沐刊本。清代有金陵刻本、擇是居仿宋刻本、廣州刻本等。其中以《擇是居叢書》本為最佳。

佚名 ·國學 ·1.7萬字

最新章節 第4章 2015-12-22 10:49:58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眉山市| 日土县| 乐陵市| 鹿泉市| 侯马市| 牟定县| 淮滨县| 抚松县| 大关县| 青田县| 长白| 达州市| 鹤壁市| 蓝田县| 盖州市| 丰顺县| 天峻县| 仙居县| 乐平市| 双桥区| 阿瓦提县| 长岭县| 江西省| 阳新县| 海口市| 枞阳县| 宜昌市| 永丰县| 洮南市| 苏尼特右旗| 英德市| 仙桃市| 岐山县| 沙河市| 嘉义市| 楚雄市| 重庆市| 衡山县| 神池县| 彭州市| 襄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