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說
元代文章理論著作。1卷。陳繹曾著。本書傳本久佚,也未見著錄。今本是清代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時,從《永樂大典》中輯出。本書是為應付科舉考試而撰寫的時文程式。全書分列8條,論行文之法,即養氣、搶題、明體、分間、立意、用事、造語、下字。陳繹曾強調煉意的重要性,認為要取反復思考得來的“精意”。他論用事,有正用、反用、借用、暗用、對用、扳用、比用、倒用、泛用等9法。論造語,分為正語、拗語、反語、累語、聯語、歇后語、答問語、變語、助語、實語、省語、對語、隱語、婉語等14語。談到下字,分諧音、審音、襲古、取新4法。論及“取新”時說:“凡下字于出奇處,宜用新字面,須尋不經人道語,亦須的當、新奇、不怪僻。今讀之若出于自然乃善。”這些見解或失于瑣碎,但據此可以看到元人對文章寫作的重視。本書是為應試舉子而寫,所以其立論“大旨皆折衷于朱子(朱熹)”(《四庫全書總目》)。陳繹曾還寫有《文筌》8卷,有傳本,但《四庫全書》未收,僅列名于詩文評類的存目。《文說》除收入《四庫全書》,還曾編入《文學津梁》叢書。
·706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