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3章

全權大臣李鴻章致總署德政府電稱伊藤謂中國已將臺灣主權讓與日本勿庸

會議電(附旨)

密紅。頃德領事司艮德來,譯呈紳珂電云:『柏林政府電開:「接得實信,臺灣現已添兵,以臺民定策為辭。德國政府之意,以為中、日如再行開仗,則中國違約,責成更大;不但臺地必失,且恐舟山、海南及其它要緊處所難保無虞」等語。本大臣因于二十四日謁見總署,以現在危險情形告明各堂,并加警戒;總署答云:「李中堂已將總署無權管理臺灣事宜告明伊藤,并請伊藤會議此事;伊藤覆稱:中國已將臺灣主權讓與日本,臺事勿庸會議,日本能自保其地平安等語。請將以上情節告明中堂,并將回復之語電知」云』。鴻答以『總署無權管理臺事之語,不但我未告明伊藤,且無此政體;恐紳使誤會』云。所稱危險情形,自是友邦關切好意;請加意申誡為要。

四月二十六日,奉旨:『李鴻章電奏,據稱「伊藤覆電詞意決絕,德國又疑中國陰令臺民叛拒,恐致構兵」等語。臺灣一事,朝廷深為焦慮;昨派李經方前往商辦,可見中國并無不愿交割之意。現在日使將到,著李鴻章飭令李經方迅速往臺與日使妥為商辦,毋稍耽延;一面仍將臺民不服開導、竟欲據為島國情形電告伊藤,免致懷疑借口』。

旨著臺撫唐景崧開缺來京及文武各員內渡電

旨:『署臺灣巡撫唐景崧著即開缺,來京陛見。所有文武大小各員,著即陸續內渡』。(四月二十六日)

旨著許景澄將臺變各情詳告俄廷電

電許景澄:俄允三國同議歸遼之事,尚未酌定商議之地;著許景澄隨時探聞,以便派員與議。日已派員來收臺地,現派李經方前往商辦,并令唐景崧開缺來京。惟臺民不服,必至生變。一切情形詳告俄廷,免日借口。(四月二十六日)

軍機處奏請飭李鴻章仍令李經方赴臺辦理交割片

軍機處片:

本日長萃奏「請飭李鴻章赴臺交割」折,奉旨存查。赴臺交割一節,昨因李經方藉病推諉,奉旨電飭李鴻章仍著李經方迅速前往。前議條約雖有「兩月內交清」之語,惟日本所派使臣樺山資紀已于二十二日起程,計日可到。此次辦理交割,除李經方外,實無別員可派;即使李鴻章再電固辭,仍應請旨飭令李經方前往,不準推諉。合并聲明。謹奏。

光緒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全權大臣李鴻章致總署遵旨飭李經方赴臺并請令顧肇熙楊岐珍科士達襄助電

欽奉宥電諭旨,惶悚曷任!李經方患病未愈,且慮不能勝任,何敢飾詞推諉。惟事勢緊急,遵即電飭力疾料理前往。頃據電稟:『經方才短病緊,地方情形太生,恐誤大局;不敢不瀝陳于前。嚴旨督責,敢不懔遵。惟任大責重,可否添派一人同往到臺;或留署藩司顧肇熙、提督楊岐珍在臺交接,并請令科士達偕往襄助?乞酌核代奏』等因。查顧、楊二員均與鴻章舊好,人亦明練;乞電飭暫留,與李經方會商一切。科士達亦愿偕往;所需洋文、東文參贊翻譯各員,已令經方酌調。鴻趕緊代刻關防,以便公牘鈐用;并飭滬道籌給公費、租定輪船,俟津、滬各員齊集,刻日前往。鴻又電屬伊藤轉致樺山,和衷相機商辦。請代奏。(四月二十七日)

全權大臣李鴻章致總署接伊藤電交接臺灣專使彼此均有全權為妥電(附旨)

頃接本日伊藤午初覆電云:『公歷本月二十一日、即中歷四月二十七日來電,業經收到;并將其中情節轉電樺山,托其與李經方按照友誼和衷商辦。日本政府已派水陸各軍前赴臺灣,中國特派大員諒必帶有「全權」,日本特派大員業經奉有此等文憑。如中國特派李經方,似有「全權」為妥;并先到長崎,會同日本大員前往』等語。乞代奏。

四月二十八日,奉旨:『電李鴻章:據電伊藤所稱李經方先赴長崎會同前往,諸多窒礙。著李鴻章覆以彼此在臺灣海口會晤,以免周折。文憑,著照所請加「全權」字樣』。

全權大臣李鴻章致總署頃覆伊藤倘臺民叛亂不已無法交接請原諒電

頃電覆伊藤云:『五月二十日、即中歷四月二十八日來電,業經收到。蒙轉托樺山與李經方按照友誼和衷商辦,殊為感佩。惟臺地民情日變,不服開導;現正圍集地方官衙門,憤亂哄鬧,不放唐撫臺等內渡。中國特派交割大員,斷難冒險輕進,致遭不測。貴大臣商請前來長崎協同貴國兵船前往護衛,洵屬慎重安穩之美意;但慮事多窒礙,仍望貴大臣電致樺山提督,約定何日彼此在臺灣海邊何處或澎湖何口會晤,迅速示覆,以便轉屬李經方酌辦。至中國特派大員,已奉旨加有「全權」字樣。如果臺地平靖,自應按照「馬關和約」第五款末條辦理交接;倘臺民叛亂不已,實系無法交接。祈貴大臣亮之,妥籌善法為盼』等因。除轉致經方外,請代奏。(四月二十九日)

臺撫唐景崧致樞垣李經方來臺交割臺民憤極請押款贖回電

聞日歸遼、旅,索加費一萬萬;臺灣系未失地,大可援此案加費贖回。原議兵費償二萬萬,又加贖遼、贖臺之費,請各國公評價值,即可指臺灣押與他國抵借巨款;所有賠款,均由此出。似此辦法,則遼旅、臺灣均退還中國,而賠款數萬萬均由臺出。據江督電稱:美國曾估臺灣可押十萬萬;即不如數,大約數萬萬可押。請旨飭下總署,與李鴻章向日本酌議:臺民誓不服日,日難據取。李經方來臺交割,臺民憤極,定遭奇禍;即澎亦斷不可往。實相愛,非相忌之辭。改派他員來臺,恐亦無善策。伏思償款二萬萬,又加贖遼、旅費,部臣如何措手借款!洋債可成,海關全為英國所據,已屬難堪;借必應還,我又何以立國!不如贖臺而轉押臺,則費有所出。將來贖臺之費,從容計議,自有眾擎易舉之法;容再續陳。惟押臺之說,臺無外洋巨商,請飭江督與議。總之,朝廷不忍割地棄民,人心感奮,百事可為;一失人心,斷難再振。臺民聞李經方偕日酋即日往臺,變在旦夕。倘蒙俯采末議,祈速諭知!祈代奏。(四月二十九日)

臺撫唐景崧致總署法為保臺起見派兵輪來臺電

法提督昨派兵輪「保陽」、「保佩」來臺察看,兵官德而尼晉謁,謂『臺能自主,可保護』。告以『臺民誓不從日;如臺地竟無力爭回,必成自主。請速問法弁,究允保護否』?該輪即日開往長崎,請提督電詢法廷矣。竊惟朝廷雖允割臺,經崧迭奏臺民憤不欲生情形;第有一線生機,自必允為設法。此次法提督派員來商,實系為保臺起見;惟事機能否轉圜,尚難懸揣。謹先電聞。(四月二十九日)

——以上見原書卷一百十二。

全權大臣李鴻章致總署伊藤稱兩國派員以淡水為會齊之所電

接伊藤電稱:『來電所云各節,當經轉達樺山提督去后;頃準該提督覆稱:兩國特派大員,應以淡水作為會齊之所。中國特派大員,如以淡水有礙難之事,該提督應將中國大員安穩護送到澎湖、或福州暫住。如果該處有憤亂之事,應俟至彈壓平靖后再行前往,該提督與李經方同時登岸』等語;似此尚為穩妥。除電經方外,請代奏。(五月初一日)

全權大臣李鴻章奏唐撫不遵旨撤兵橫生異議請朝廷勿為所惑電

昨奉寄閱唐撫電,語多隔膜;實有不能已于言者。美國向例不預外事;即美商肯估押,該國不能助兵,豈非空語!俄、法、德與日廷言:不準日占中國大地。大地,猶言平地也;故只索遼東而不及臺島。法初意欲保臺,因俄、德不從,乃止。未定約之前,英且不肯押臺;豈定約后,美肯越俎!南洋及臺撫皆不明洋情,憑虛臆造者也。至李經方手無兵權,自不可冒險輕進,致失國體。臺北人來謂:『前次殺死中軍,乃兵變,非民變;哥老會弁亦欲乘機劫庫耳』。唐撫不遵旨內渡撤兵,橫生異議,幸朝廷勿為所惑!(五月初二日)

全權大臣李鴻章奏已請伊藤知照樺山俟臺地平靜李經方徑赴淡水會商電

頃電伊藤云:來示甚為周到;李經方現在上海,未知樺山提督何日?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江市| 水富县| 西和县| 甘南县| 南昌市| 玉龙| 巴青县| 平顺县| 大厂| 永福县| 治县。| 穆棱市| 通海县| 夏津县| 北辰区| 通榆县| 剑川县| 新晃| 龙游县| 凤翔县| 铜川市| 壶关县| 平安县| 聂拉木县| 昔阳县| 芷江| 桃源县| 晋宁县| 洪湖市| 宁陕县| 梁平县| 青田县| 资源县| 上虞市| 维西| 望江县| 巫山县| 丹凤县| 淮安市| 霍山县| 金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