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正訛
考辨偽書專著。三卷。明胡應麟著。唐宋以還,贗書代作,作者日傳,有人不察,盡信不疑,致使謬種流傳,為害非淺,而辨偽專著甚少。應麟有感于此,著成《四部正訛》,專門考訂辨別偽書。此書先概括介紹偽書出現的種種情況,將其分為二十類:一,有偽作于前代而世率知之者;二,有偽作于近代而世反惑之者;三,有掇古人之事而偽者;四,有挾古人之文而偽者;五,有傅古人之名而偽者;六,有蹈古書之名而偽者;七,有憚于自名而偽者;八,有恥于自名而偽者;九,有襲取于人而偽者;十,有假重于人而偽者;十一,有惡其人,偽以禍之者;十二,有惡其人,偽以誣之者;十三,有本非偽,人托之而偽者;十四,有書本偽,人補之而益偽者;十五,有偽而非偽者;十六,有非偽而實偽者;十七,有當時知其偽而后世弗傳者;十八,有當時記其偽而后人弗悟者;十九,有本無撰人,后人因近似而偽托者;二十,有本有撰人,后人因亡逸而偽題者。然后按經、史、子、集次序列出偽書,逐一辨析論證。卷末還有審核偽書的方法八條:一,核之《七略》以觀其源;二,核之群志以觀其緒;三,核之并世之言以觀其稱;四,核之異世之言以觀其述;五,核之文以觀其體;六,核之事以觀其時;七,核之撰者以觀其托;八,核之傳者以觀其人。本書所辨偽書有一百零四種,比此前宋濂的《諸子辨》超過一倍多,而且把辨偽范圍擴大到經、史、子、集四部,實乃前人所無有。宋書之辨,多屬“衛道”之評,胡書之辨,皆為辨偽求真。書中所概括偽書的情況、辨偽的方法,對我們今天仍有很大參考價值。
·1.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