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樂府補題
免費

詞選。原書未署編者姓氏。元陳旅《安雅堂集》卷十二《陳行之墓志銘》,謂陳恕可有遺著《樂府補題》;而清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卷三十二著錄“仇遠《樂府補題》一卷”。《樂府補題》或是陳、仇二人所輯。此書為宋末遺民詞人之詠物詞專集。宋亡之后,王沂孫、周密、王易簡、馮應瑞、唐藝孫、呂同老、李彭老、李居仁、陳恕可、唐玨、趙汝鈉、張炎、仇遠等14位遺民詞人,先后在宛委山房、浮翠山房、紫云山房、馀閑書院和天柱山房結詞社唱和,分別以《天香》、《水龍吟》、《摸魚兒》、《齊天樂》、《桂枝香》五調分詠龍涎香、白蓮、莼、蟬、蟹。最終結集為《樂府補題》。因每次唱和并非諸家同時參與,故全書所錄僅37闋。集中詠物諸詞,皆寄托遙深。因詞作主旨隱晦曲折,故自清初以來,論詞者每欲追尋其創作本事。宋亡后,元僧楊璉真伽曾帶人盜發會稽(今浙江紹興)宋帝陵墓,劫取珍寶,毀棄遺骨。當時宋遺民唐玨、林景熙等人事后曾潛入墓地,收葬骸骨。清人厲鶚以為《樂府補題》諸詞所指即與此事有關。近人夏承燾作《樂府補題考》,又申此說,以為王沂孫諸人之詞均為楊璉真伽盜掘宋帝陵墓后作,“大抵龍涎香、莼、蟹指宋帝,蟬與白蓮則托喻后妃”。然亦有持異議者,以為《樂府補題》諸詞雖深含故國之思,然其創作與宋帝陵墓被盜事無關。此書元刻本已佚。今存最早之本為明吳訥《唐宋名賢百家詞》抄本,然在明代并無影響。清初朱彝尊發現此書后,攜至京師,蔣景祁見后激賞不已,遂付梓刊行。此書行世后,立即引起強烈反響,清初詞風為之一變。蔣景祁《刻瑤華集序》謂:“得《樂府補題》而輦下諸公之詞體一變,繼此復擬作“后補題”,益見洞筋擢髓之力。”今通行本有《知不足齋叢書》本、《疆村叢書》本和《叢書集成初編》本。

佚名 ·國學 ·5264字

最新章節 第3章 2015-12-17 15:09:18
釋迦譜
免費

十卷。梁代釋僧祐撰。《釋迦譜》一書,僧祐于齊代編撰而成,為現存中國所撰佛傳中最為古老的一種。所記釋迦如來胤裔托生之源,得道度人之要。撰寫此書的用意在于“顯明覺應”。集經、律、傳“首尾散出”,各家異說“群言參差”之大成加以匯編一書,使學人便于觀覽。此書原為五卷,約唐代析為十卷。道宣《大唐內典錄》卷四載有“《釋迦譜》更有十卷本,予親讀之”。因十卷本《釋迦譜》自唐代始廣為流傳,故通稱它為廣本。本書內容共有三十四節(一至九節稱“譜”,其余皆稱“記”),各節皆抄錄有關經、律、傳記原文,末附有總結性的短篇案語。三十四節大體分成五部分。一、從《釋迦始祖劫初剎利相承姓譜》第一至《釋迦近世祖始姓釋氏緣譜》第三,是關于釋迦牟尼佛氏族的來源。二、從《釋迦降生釋種成佛緣譜》第四至《釋迦同三千佛緣譜》第六,是關于釋迦牟尼佛的降生、成道,和七佛中余佛種姓,化眾等的同異,以及與三千佛同得成佛的因緣。三、從《釋迦內外族姓名譜》第七至《釋迦種宿業緣記》第十八,是關于與釋迦牟尼佛有關的人物。其中有四部名聞弟子、從弟調達、阿那偉跋提、孫陀羅難陀、子羅云、姨母大愛道、父凈飯王、母摩耶夫人以及釋迦族滅亡的因緣。四、從《釋迦竹園精舍緣記》第十九至《釋迦留影在石室記》第二十六,是關于釋迦牟尼佛的教化遺跡。其中包含竹園精舍、祇洹精舍、發爪塔、天上四塔、優填王造梅檀像、波斯匿王造金像,阿育王弟造石像以及石室留影。五、從《釋迦雙樹般涅槃記》第二十七至《釋迦法滅盡相記》第三十四,是關于釋迦牟尼佛的入滅和滅后法化流之相。其中包括雙樹入滅、八國分舍利、天上龍宮舍利寶塔、龍宮佛髭塔、阿育王八萬四千塔及遺法滅盡的因緣和現象。《釋迦譜》一書,在寫作體例上,采用的手法是“抄集眾經”,述而不作。各節抄典以一種書為主,篇下注明出處。所錄典籍主要有四《阿含》、《普曜》、《中本起》、《瑞應本起》、《出曜》、《賢愚》、《觀佛三昧》、《大涅槃》、《曇無德律》、《彌沙塞律》、《大智度論》、《集經抄》等近四十種。由此省卻讀者翻書查找之累,即能詳悉釋迦一代事跡,是為此書一大功績。此書對后來佛傳的撰述有一定影響,自唐代地婆訶羅譯出《方廣大莊嚴經》十二卷以后,此書流傳漸少。盡管如此,它卻被歷代釋藏所收入,仍不失為中土撰述之要籍。現見載版本有金陵刻經處刻本。

僧佑 ·國學 ·13.2萬字

最新章節 第31章 2015-12-27 05:26:56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水县| 平顶山市| 张北县| 延寿县| 河源市| 嘉义县| 崇仁县| 白水县| 浦东新区| 琼海市| 富民县| 辽阳市| 吉林省| 铅山县| 双桥区| 富川| 通河县| 上饶市| 孟津县| 东明县| 班玛县| 额敏县| 红原县| 惠来县| 东明县| 喀喇沁旗| 达拉特旗| 康平县| 榆林市| 宜州市| 常州市| 镇雄县| 湖北省| 台中市| 琼海市| 永城市| 亚东县| 弋阳县| 万山特区| 弋阳县| 台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