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審視瑤函
免費

《審視瑤函》系眼科書。6卷。又名《眼科大全》、《傅氏眼科審視瑤函》。明·傅仁宇(字允科)撰,由其子傅國棟(字維藩)刊于1644年(崇禎17年)。卷首介紹五輪八廓、五運六氣及前人醫案23則;卷一為總論,敘述五輪八廓所屬論、目為至寶論、鉤割針烙宜戒慎論、內外二障論等;卷2論病因病機,內容錄自《原機啟微》;卷3~6介紹眼病癥侯,述其證因治法,兼論小兒目疾,眼科針灸等。此書將眼病分為19類、108癥,收載三百余眼病方,論前附有歌括,便于記誦。書中又介紹金針撥障術,鉤、割、針、烙、點、洗、敷、吹等眼病外治法以及用藥宜忌。書中又繪圖說明多種外科器械,更載有煮針法,對術前洗眼、手術方法及術后處理均有記載。最后附“眼科針灸要穴圖象”,定針灸適應癥為13癥,介紹常用穴位30穴,又附各類眼藥的配置方法。此書系綜合各家名著編纂而成,內容錄自《龍木論》、《證治準繩》、《原機啟微》等,同時也參以作者家傳眼科三十余年臨床經驗,故此書不失為一本綜合性眼科專著?,F有1958年上海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排印本,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又出新版本。

佚名 ·國學 ·13.8萬字

最新章節 第32章 2015-12-26 10:18:24
法句經
免費

又名《法句集經》、《法句集》、《曇缽經》、《曇缽集》、《法集要頌經》等。佛教經典。古印度法救撰,1卷。中譯本有古代葛氏、竺得炎、支謙、法炬、法立、僧伽跋澄、佛念,天息災等人古漢語譯本,現代有法舫、了參等人現代漢語譯本。各譯本篇章不同,有900偈、700偈、500偈,1000章等多種形式。其中吳時支謙譯2卷,39品,752偈本和宋時天息災譯4卷本較為通行。巴利佛典里此經收入阿含《小部》第2卷,共26品,423偈。法救(Dharmatrata約1世紀),據《大毗婆沙論》卷1說:“佛去世后,大德法救展轉隨聞,隨順纂集,制立品名;謂集無常頌立為無常品,乃至梵志,頌立為梵志品”。所以本經實際上是法救從各派佛典里“采經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義,條別為品”(支謙《法句偈序》)而纂集的。本經主要收錄了有關佛教道德的格言,闡述作為一個佛教徒應當遵循的佛教道德標準。主張佛教徒要拋棄世俗的煩惱欲望,潛心誦讀經典,守戒行律,追求佛教智慧,趣向涅槃解脫境界。在古印度,它通常被作為佛教初學者入門讀物。支謙稱其“此乃始進之鴻漸,深入者之奧藏”。本經在南傳上座部佛教國家里影響甚大,為佛教徒和學者必讀書,以此作為道德指南和思想理論基礎。每個出家人首先要熟讀此經,受戒之前要求背出全部偈文,不然就不能受戒。本經文辭優美,韻律嫻熟,讀起來朗朗上口,還是一部優秀的巴利佛教文學古典著作,在巴利佛教文學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現已被譯成多國文字。

維祇難 ·國學 ·1.6萬字

最新章節 第3章 2015-11-27 15:07:21
醫說
免費

醫史、醫話著作。10卷。南宋·張杲撰輯。刊于1224年(嘉定17年),在同類著作中,此書出現是比較早的。張氏博覽群書,尋覓見聞,銳意搜輯醫事典故,凡涉于醫者,則分類錄載。及至晚年,猶搜訪不輟,共歷時30年,將“目覽之文,耳聽之說”編成此書。書中廣泛集錄了南宋以前各種醫著及文史著作中有關醫學典故,傳說等史料,分為歷代醫家、醫書、本草、針灸、診法及多種病證、養生等49類。卷首為“歷代名醫姓氏”,共載自上古至五代唐慎微一百四十六位醫家姓名、傳略,按年代順序排列,顯示了較高的史學水平。書中匯聚了許多具有生動情節的醫話、醫案,發人深省,增長學識。如趙學敏《串雅·序》中提到的“歐陽修暴利幾絕,乞藥于牛醫;李防御治嗽得官”的故事即卷六“車前止暴利”和卷四“治痰嗽”,成為盛贊民間醫藥的佳話。另外還記載了不少怪疾險證,奇方異治,增廣讀者見聞,并保存了民間醫學和有關衛生保健健論述。全書以豐富的資料,和生動活潑的形式,受到讀者的贊賞,但其中也輯有一些佛、道宗教的迷信內容。現存有最早的宋刊本。明代刻本《四庫全書》本。國外有日本、朝鮮版本。另外,明代俞弁仿此體例,寫成《續醫說》10卷。

佚名 ·國學 ·11.3萬字

最新章節 第28章 小兒(3) 2015-12-27 08:24:37
丁甘仁醫案
免費

又名《孟河丁氏醫案》。醫案著作。8卷。近代名醫丁澤周(甘仁)著。系著者逝世后,由其孫丁濟萬匯編刊刻。全書選案400余例,分42目,包括傷寒、溫病、內科雜病、外科、婦產等疾病。該書編匯者將丁氏治療案例分門別類,按系統依次編排,條理清晰,內容較全面。卷1為外感熱病,分傷寒、風溫、暑溫、濕溫、痙癥案五類羅列;卷2~6為內科雜病,包括霍亂、痢、喉痧、中風、肺癰、黃疸等案例;卷7為婦產科,包括調經、崩漏、帶下、胎前、產后等案;卷8為外科案,包括腦疽、骨槽風、牙巖、血瘤、氣癭等,又附膏方醫案等內容。所載各案,必詳書脈象、舌苔、癥狀、病理,辨陰陽表里,究經絡臟腑,審證求因,以因求治,因治制方遣藥,論述嚴謹精當,理法方藥絲絲入扣。本書特色有四:治療外感熱病,融匯傷寒與溫病辨證治法,不以經方時方為界;治療疑難重癥能切實掌握辨證要點,丁氏臨證遇雜證,往往先定六經,然后施治;對外科病證注意整體,處方用藥內外參合,尤精于喉痧癥治,案中細別痧喉種類,察其在氣在營,分初、中、末三期,施表、清、下諸法,闡發甚詳;丁氏崇尚和緩,藥用輕靈,無猛峻之劑。曹穎甫謂其“雖劑量過輕,于重癥間有不應,甚或連進五、六劑才得小效,然此即先生之道與術,所以免人疑畏者也”。現存1927年石印本,上海華豐印刷鑄字所、崇禮堂排印本等多種版本,后者并附有《喉痧癥治概要》,對喉痧病因、病理、治療記述詳明。建國后有上??萍汲霭嫔缗庞”?。

丁甘仁 ·國學 ·12.7萬字

最新章節 第77章 膏方 2015-12-23 14:19:37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谷县| 沛县| 阿勒泰市| 衡东县| 余姚市| 疏勒县| 舞阳县| 桃园市| 南汇区| 丹棱县| 平谷区| 潮州市| 土默特右旗| 勃利县| 玉溪市| 大连市| 东兰县| 鹤庆县| 科技| 石城县| 布拖县| 吉木萨尔县| 吕梁市| 广水市| 团风县| 南昌县| 南昌县| 泗阳县| 郑州市| 泗阳县| 平泉县| 奎屯市| 安宁市| 桐梓县| 贵港市| 青田县| 阿城市| 孝昌县| 赣州市| 巢湖市| 繁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