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溫熱經緯
免費

溫熱病專著。5卷。清·王士雄(孟英)編撰于1852年(咸豐2年)。該書“以軒歧、仲景之文為經,葉(天士)、薛(生白)諸家之辯為緯”,故以“經緯”名書。卷1為“內經伏氣溫熱篇”,輯錄了《內經》中與溫熱病有關的條文,各條文之下又引用了諸家的注解,間附王氏自己的心得,以闡明溫熱病的病源、證候、診斷及治療原則等;卷2錄“仲景伏氣溫病篇、仲景伏氣熱病篇、仲景外感熱病篇、仲景濕溫篇、仲景疫病篇”,集注《傷寒論》、《金匱要略》中有關溫熱病的論述,確立隨癥論治的法則;卷3收葉香巖的《外感溫熱篇》和《三時伏氣外感篇》;卷4錄陳平伯《外感溫病篇》、薛生白《濕熱病篇》、余師愚《疫病篇》,集中了清代頗有影響的幾部溫熱病專論。除了征引章虛谷、華岫云、吳鞠通等人對以上有關篇章的闡釋而外,王孟英自家的注說也很豐富(包括校勘和評議);卷5為“方論”,選方112首,附以諸家及王氏的方義解說。此書為清代溫病學說的總匯,淹貫各家之長,立論持平,不抱門戶之見。該書以資料匯輯為主,也有不少地方發揮王氏的新見解,如他認為“陽邪為熱、陰邪為暑”的說法不妥,暑即是熱,不可妄立陽暑、陰暑之類的名目,且認為云暑多兼濕則可,“暑必兼濕”則不可,對暑、濕、火三氣的性能體用,卓有見地。因此,該書成為一部較有影響的溫熱病專著,對溫病發展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清代以來,爭相翻刻,至今有30余種版本。1956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了影印本。

佚名 ·國學 ·13.1萬字

最新章節 第33章 唐跋 2015-12-27 00:36:41
元朝秘史
免費

原名《忙豁侖·紐察·脫卜察安》(蒙古秘史),作者佚名。十三世紀蒙古官修史書。主要依據宮廷所藏“脫卜赤顏”(蒙古語“歷史”)撰修,原文為畏兀兒體蒙古文。明初,四夷館以它作為學習蒙文的教材,用漢字音寫蒙古語原文,逐詞旁譯,并附有總譯,定名為《元朝秘史》。畏兀兒體蒙古文本已散佚,而漢字音寫本卻流傳下來。是書記載了成吉思汗祖先的譜系、蒙古各氏族部落的源流、成吉思汗生平及窩闊臺統治前期的活動,是研究13世紀蒙古社會歷史最重要的資料。錢大昕《跋〈元秘史〉》云:“元太祖創業之主也,而史述其事跡最疏舛,惟《秘史》敘次頗得其實,而其文俚鄙,未經詞人譯潤,故知之者少,良可惜也。”經錢大昕的宣揚,人們開始認識到此書的價值。同時,《秘史》也是當時蒙古語難得的語言文獻,具有很高的語言學價值。有《四部叢刊》本(十二卷,即顧廣圻本),較善。另有《連筠簃叢書》本(十五卷)等。清末李文田的《元朝秘史注》、日本學者村上正二的《蒙古秘史·成吉思汗傳》以及那珂通世的《成吉思汗實錄》等均為研究《秘史》的重要著作,可資參考。方齡貴編輯的《元朝秘史通檢》為我們利用《秘史》提供了方便。

佚名 ·國學 ·4.8萬字

最新章節 第15章 2015-12-27 06:37:50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林市| 图木舒克市| 宁强县| 肥乡县| 福贡县| 开化县| 台东市| 新蔡县| 德格县| 临洮县| 凌海市| 德州市| 安新县| 桃源县| 富平县| 新营市| 崇礼县| 新绛县| 芜湖县| 瑞昌市| 上高县| 滕州市| 赤壁市| 武穴市| 沿河| 雅江县| 云梦县| 江西省| 枞阳县| 西藏| 云龙县| 商水县| 大兴区| 永昌县| 上思县| 古交市| 呈贡县| 绥宁县| 灵武市| 瑞安市| 会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