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 曾子
- 汪晫
- 1146字
- 2015-11-10 19:32:54
外篇忠恕第十二
凡十四章
仲尼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仲尼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子曰。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
仲尼曰。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并為仁矣。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曾子曰。吾聞孟莊子之孝也。其它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曰。鳥之將死。必有悲聲。君子集大辟。必有順辭。禮有三義。知之乎。對曰。不識也。曾子曰。坐。吾語女。君子修禮以立志。則貪欲之心不來。君子思禮以修身。則怠惰慢易之節不至。君子修禮以仁義。則忿爭暴亂之辭遠。君子之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若夫置罇爼。列籩豆。此有司之事也。君子雖勿能可也。
公明宣學于曾子三年。不讀書。曾子曰。宣而居參之門。三年不學。何也。公明宣曰。安敢不學。宣見夫子之居。宮庭親在。叱咤之聲未嘗至于犬馬。宣悅之。學而未能。宣見夫子之應賓客。恭儉而不懈惰。宣悅之。學而未能。宣見夫子之居朝廷。嚴臨下而不毀傷。宣悅之。學而未能。宣悅此三者。學而未能。安敢不學而居夫子之門乎。曾子避席謝之曰。參不及宣。其學而已。
曾子曰。無內人之踈。無外人之親也。無身不善而怨人。無刑已至而呼天。內人之踈而外人之親。不亦遠乎。身不善而怨人。不亦反乎。刑已至而呼天。不亦晩乎。詩曰。涓涓源水。不壅不塞。轂既破碎。乃大其輻。事已敗矣。乃重太息。其亡益乎。
仲尼晝息于室。而鼓瑟焉。閔子自外聞之。以告曾子曰。向也夫子之音清激以和。淪入至道。今也更為幽沈之聲。幽則利欲之所為發。沈則貪得之所由施。夫子何所感之若是乎。吾從子入而問焉。曾子曰。諾。二子入問。仲尼曰。然女言是也。吾有之。向見貓方取鼠。欲其得之。故為之音也。女二人者孰識諸。曾子曰。是閔子。仲尼曰??膳c聽音矣。曾子曰。是其庭可以博鼠。惡能與我歌乎。
曾子從仲尼于齊。齊景公以下卿之禮聘曾子。曾子固辭。將行。晏子送之。曰。吾聞之。君子遺人以財。不若善言。今夫蘭之本。三年湛之以漉醢。既成。噉之則易之匹馬。非蘭之本美也。所以湛之者美矣。愿子詳所湛。既得所湛。亦求所湛夫。君子居必擇處。游必擇方。仕必擇君。擇君所以求仕。擇方所以修道。吾聞反常移性者。欲也。故不可不慎也。仲尼聞之曰。晏子之言。君子哉。依賢者固不困。依有者固不窮焉。蚿斬足而復行。何也。以其輔之者眾。
仲尼曰。以富貴下人。何人不尊。以富貴而愛人。何人不親。眾言不逆??芍^知言矣。言而眾向之。可謂知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