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國人假托佛說所撰經典。作者不詳。一卷。可分為三種不同異本。三種異本結構大體相同,均為勸念佛、預示災禍、勸寫經、說明本經由來等,惟繁簡不同。出于河西地區,時代當在晚唐。經中謂今年大熟之時,天降大災,有十種橫死,勸人日念阿彌陀佛一千遍,并傳抄本經。不少寫卷均有年代題記,大抵為敦煌被吐蕃統治時期,但多用貞元年號。本經歷代經錄均無著錄,歷代大藏經亦均不收,僅存于敦煌遺書中。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佚名 ·國學 ·212字
簡稱《傷寒標本》。傷寒類著作。金劉完素撰。二卷。完素有《素問玄機原病式》已著錄。上卷載以傷風、傷寒、中暑、中濕四證為始,至勞復、食復共四十六種雜證。下卷則集麻黃、桂枝五十二方。書中反映出劉氏學術思想和治療外熱病的體會,對后世醫家頗有影響。如以涼膈散、天水散、益元散等方治療外感熱病表證,黃連解毒湯、三一承氣湯治療里證,以雙解散、通圣散為表里雙解之劑,“其言實超出乎朱奉議之上,然亦大變仲景之法者也。”是書對研究《傷寒論》和劉完素學術思想有一定價值。有《古今醫統正脈全書》本,《劉河間傷寒六書》本。
劉完素 ·國學 ·1.5萬字
?《島噫詩》?是明代詩人盧若騰的作品,盧若騰字閑之,號牧洲,是福建同安金門人。他于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中進士,曾任浙江布政使左參議,分司寧紹巡海道,因治理有方,深受百姓愛戴,被稱為“盧菩薩”。南明隆武時期,他被任命為右副都御史,巡撫溫、處、寧、臺等地,后加兵部尚書。明朝滅亡后,他流亡至舟山,最終寓居澎湖,病逝于崇禎帝殉難日,享年六十七歲。盧若騰的墓碑上刻有“有明自許先生之墓”?。《島噫詩》是盧若騰在流亡期間創作的詩歌集,反映了明鄭時代的社會狀況。書中收錄的詩歌多為憂愁、痛悼、憤怨之作,真實地記錄了當時的社會動蕩和個人的情感體驗。這些詩歌不僅具有史料價值,也可以作為文學作品來閱讀。書中還附錄了盧若騰的相關資料和年譜簡編,方便讀者了解其生平事跡?。
盧若騰 ·國學 ·3萬字
凡四十卷。南宋法應集,元代普會續集。收于卍續藏第一一五冊。系編集古來禪家諸祖頌古之作。內容共收世尊機緣二十四則、菩薩機緣三十則及大乘經偈六十二則、祖師機緣七零二則。舉凡增續及續收均冠以續收二字,與原集區別。
法應 ·國學 ·34.4萬字
本書為公版書,為不受著作權法限制的作家、藝術家及其它人士發布的作品,供廣大讀者閱讀交流。匯聚授權電子版權。
慧沼 ·國學 ·2.5萬字
書法心得論著。三卷。宋蘇軾撰。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土。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進士,官至禮部尚書,追謚文忠。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等并舉為“宋四家”。擅長行、楷,取法李邕、徐浩、顏真卿、楊凝式,并上溯晉宋諸名家,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且能自創新意。存世法書有《答謝民師論文帖》、《黃州寒食帖》、《前赤壁賦》、《祭黃幾道文》等。生平論及書法的文字甚多,后人輯成東坡《論書》。
蘇軾 ·國學 ·2594字
竺律炎 ·國學 ·3877字
白居易 ·國學 ·2364字
吳棹仙 ·國學 ·2.6萬字
一卷。金劉處玄(1147—1203)撰。劉處玄,字通妙,號長生子,又稱劉長生,清人避玄字諱,稱劉處元。東萊(今屬山東)人,王重陽弟子,全真道隨山派創建人,全真道稱為北七真之一。撰有《仙藥集》、《至真語錄》、《陰符經注》、《黃庭內景玉經注》、《道德經注》等。《陰符經注》,全稱《黃帝陰符經注》。宋人研究《陰符經》者,多以兵家、道家之言釋解經文,闡述強兵戰勝、機變權謀之理,強調天人相生相盜、五賊、三要之旨,或闡述內丹之法,重神仙之說。劉處玄本著全真道倡導三教合一的宗旨,則以“明心見性”、“返樸歸真”之說釋經,兼述養生修丹術。此書前有金代明昌年辛亥(1191年)二月,寧海學正范懌序,稱贊劉處玄《陰符經注》:“坦然明白,易知易行”。后世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學者,對此書較為重視,全真道士則更以為經典。清《四庫提要》道家類存目有著錄。現存明《道藏》本。
侯善淵 ·國學 ·1688字
王綸 ·國學 ·10.7萬字
醫案著作。二卷。清·葉桂撰,郭維浚編。原系抄本,后收入《中國醫學大成》中。上卷包括春溫、時癘、暑、燥、寒、冬溫、瘧疾等各類時癥;下卷記述婦、兒、痘疹、外科。每類病證之醫案均重點介紹辨證立法及處方,辨析疑似之證,掌握各類疾病治法。其中婦科治案記述尤詳。現存《中國醫學大成》本。
葉天士 ·國學 ·4萬字
述自旦至午三朝齋儀,懺罪求福。
佚名 ·國學 ·6443字
元始天尊勸齋戒修善,以報父母劬勞。本經當出自《太上老君說報父母恩重經》之后。
佚名 ·國學 ·563字
佚名 ·國學 ·3498字
(清)陳夢雷 ·國學 ·19.2萬字
在紹興八年(1138)罷相之后,趙鼎多次受到奸佞小人的迫害,致使他屢遭遷謫。在其被貶期間,即紹興十年(1140),朝中大臣誣陷他有“親奉玉音之語”“糾結保甲以拒勤王之師”“收受賄賂”“挪用公款”“勾結叛將”“汲引親黨”等罪名,髙宗聽信后便貶趙鼎潮州安罝。而趙鼎深感冤桿,在《辯誣筆錄》中詳細論列車情的經過,一件件駁斥,以彰自身清白。據《四庫全書未收書目提要》云:“足編前有自序,稱學術迂僻,與眾背馳,所上前后數千章,期間豈無傳播失實.風聞文飾之誤,不得不辨。其他他細故,無足深較云云。”
趙鼎 ·國學 ·7540字
古代志怪小說集。舊題東漢陳寔撰。原書久佚,也不見于史志著錄。晉人葛洪《抱樸子·對俗》最早引用,并明言是引自陳仲弓(寔)《異聞記》。魯迅《古小說鉤沉》輯有佚文2則。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第四篇中疑此書非陳寔作,因為內容如方士之言,象葛洪假托。(清)侯康《補后漢書藝文志》子部小說類著錄,謂“此書《太平廣記》及《御覽》俱不載,蓋其亡已久”。今僅見《抱樸子·內篇·對俗》引佚文一則(《獨異志》卷下亦引,即《張廣定女》)和段公路《北戶錄》卷一引佚文另則(即《王余池魚》)。凡此兩則,魯迅《古小說鉤沉》輯錄。從現存兩條佚文看,它雜記當時社會所流行的各種異聞傳說,不限于人、事或物;其記述簡潔,較樸實親切,可讀性較強。
陳寔 ·國學 ·332字
《薛仁貴征東》是我國著名的通俗小說之一,講述了唐代杰出的英雄人物薛仁貴的故事。全書采用章回體形式,內容豐富,通俗易懂,值得一讀。內容大致以薛仁貴的生平為經線,以他征東的事跡為緯線。薛仁貴本來是一介平民,應募投軍,被埋沒在火頭軍中,雖屢立奇功,但是他所有的功勞,卻被奸臣張士貴的女婿何宗憲冒領去了。后來經元帥尉遲恭偵查了很多次,才水落石出。因此,張士貴被治罪,他被封為平遼王,征東的故事就告一段落。《薛仁貴征東》雖不免涉及神怪,但是優點卻不少,尤其是對幾個主要人物的刻畫,相當成功,如寫尉遲恭的忠勇、程咬金的莽撞、薛仁貴的武功才智,都很突出。尤其是寫柳金花因贈衣?累,后來犧牲一切,破除階級觀念,跟薛仁貴在破窯成親,即是對當時中國傳統婚姻制度的一種反抗,尤其難得。
(清)如蓮居士 ·國學 ·21.8萬字
全一卷。簡稱《臨濟錄》。又作臨濟義玄禪師語錄。唐代三圣慧然編集。為臨濟宗之祖臨濟義玄法語之集錄,臨濟宗奉為最重要之語錄。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冊。本書內容分成語錄、勘辨、行錄等三部。語錄敘述四喝、四賓主、三玄三要、四料簡等,勘辨載其歷參諸方商量之語要,行錄則收其行狀及記傳。本書系臨濟示寂二五四年之后,于北宋宣和二年(1120)由福州鼓山圓覺宗演重刻。宣和二年以前之本錄內容與宣和二年之重刻本內容是否相同,則乏資料可證。現今所流行者為重刻本。本書內容較著名者為四料簡,即奪人不奪境、奪境不奪人、人境俱奪、人境俱不奪等。
慧然 ·國學 ·1.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