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正宗
外科著作。明陳實功撰。四卷。實功字毓仁,號若虛,崇川(今江蘇南通)人。行醫四十年,臨床經驗豐富,尤以外科見長。提出“五戒”、“十要”作為外科醫生守則,重視外治法。于萬歷四十五年(1617)撰成此書。卷一為癰疽門。卷二為上部癰毒門。卷三為下部癰毒門。卷四為雜瘡毒門。分述常見外科病證一百二十余種,載方一百五十六首,補遺一百五十七首。每證均首明病因、病理,次論診斷要點,又詳其治法,并示驗案,最后記載煉制諸藥方法。全書內容豐富,論述簡明,層次清楚,文圖并茂。陳氏重外治,常以刀針或腐蝕藥清除壞死組織,并強調擴創引流,“使毒外出為第一”,力辟當時只要內治,輕視外治傾向。書中記述之鼻息肉摘除術,死骨剔除術,烏龍針剔除,目部異位及下頷脫臼之整復法等,頗為后世醫家重視。以“列癥詳、論治精”見稱。是書為重要的中醫外科文獻,對中醫外科發展,影響頗著。有萬歷四十五年刻本,崇禎四年(1631)刻本,光緒十二年(1886)刻本,一九五六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本。
·14.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