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食錄
文言小說集。清樂鈞撰。初編十二卷,續編八卷,坊刻石印本五卷(殘帙)。鈞原名宮譜,字元淑,號蓮裳,江西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嘉慶舉人,翁方綱弟子。工詩,有才名,書法家。《清史稿》及《清史列傳》有傳。著有《青芝山館詩文集》。此編成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約十余萬字。所記故事皆傳奇逸聞、鬼狐志怪等“耳食”之言,故以之名書。作者落拓一生,同情民間疾苦,揭露出“乾隆盛世”的某些陰暗面。師承《聊齋》,頗得蒲氏筆意。如《南野社令》乃據《聊齋·王六郎》敷衍成篇,寫漁夫水鬼故事,《青州賈》言丙丁相約合資貿易,至期丁死,泯形相親,亦本《聊齋·葉生》魂從知己故事。然皆不如《聊齋》感人。作品以才子佳人幽婚故事為多,《夕芳》、《湘女》為此類傳說之有文采者。《上官完古》寫完古夜間遠行,聞鬼哭甚哀。問之,鬼乃歷訴地方官吏“貪殘如狼虎,數年工役繁興,科派鄉里,日役丁男數千而少給其食”的凄慘景象,鞭辟入里,極為深刻。他如《張將軍》以盜言盜,盜不可捕;《田賣鬼》寫素不畏鬼,伏鬼賣鬼之主人公,皆有一定思想意義,《癡女子》寫少女讀《紅樓夢》,反復數十百遍,癡迷淚盡,父母焚其書,女子連呼寶玉而逝的傳說,距《紅樓夢》初刻程高本不過二三年,可做紅學研究資料。有乾隆末年夢花樓刊初編《耳含錄》單行本,嘉慶間刊二編單行本,道光元年青芝山館刊本及同治十年敦仁堂刊本(初、二編合刊),此外有《清代筆記叢刊》本及《筆記小說大觀》本,皆五卷刪節本。
·15.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