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蒙齋筆談
免費

二卷。舊題北宋鄭景望撰,實為北宋末南宋初葉夢得撰。葉夢得生平事跡詳見《石林燕語》。葉夢得晚居烏程弁山,撰有《巖下放言》三卷,成書之初,未有刻本。明代商維浚刻版《稗海》叢書,收有《蒙齋筆談》二卷,署名湘山鄭景望撰,其文與《巖下放言》基本相同,只是刪去數十條。清人厲鶚作《宋詩紀事》,謂鄭景望,湘山人,生于元豐、元祐間,有《蒙齋筆談》。考書中所稱作者仕履及其著述,皆與葉夢得相合,其書為剽取《巖下放言》無疑,只是刪其十分之三四,且顛倒其次序,重新編排而已。又考宋史,并無鄭景望之人,景望乃永嘉鄭伯熊之字,見于陳傅良《止齋集》中。鄭伯熊登紹興十五年(1145)進士,歷官著作佐郎、吏部員外郎、太子侍讀、國子司業、宗正少卿等,以學行聞名,精于古人經制治法,為永嘉學派著名學者,不會刪取他人著述以為己著。厲鶚《宋詩紀事》載鄭伯熊詩于四十七卷中,又載鄭景望詩于三十七卷中,以鄭伯熊、鄭景望為二人。或許后人刪除《巖下放言》以為《蒙齋筆談》,托名為鄭景望,亦未可知。是書雖為偽作,然節取《巖下放言》,記述經史百家之說、遺聞軼事、風俗習慣,間雜道言佛理等,亦頗多可取,足資參證。今傳本不一,《稗海》、《筆記小說大觀》等叢書作二卷,《古今說海》、宛委山堂《說郛》、《學海類編》等叢書作一卷,《舊小說》收入四則。

鄭景望 ·國學 ·3375字

最新章節 第2章 說略二十二 雜記三十二 2015-12-23 11:42:45
明詩別裁集
免費

詩集。清沈德潛、周準編。十二卷。德潛有《沈歸愚全集》已著錄。準字欽萊,號迂村,長洲(今江蘇蘇州)人。諸生。有《迂齋文抄》。“別裁”,語出杜甫《戲為六絕句》:“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吾師。”“別裁”是辨別、裁去之意。“偽體”指背離風雅傳統的,毫無生命力的詩歌;“別裁偽體親風雅”,有去偽存真之意。后人就以“別裁”作為選本的代稱。意即已將“偽體”剔除,所選均系佳作。此本以陳子龍《皇明詩選》,錢謙益《列朝詩選》、朱彝尊《明詩綜》等其他明詩選本為借鑒,本著尊唐、復古的原則,別而裁之,于清乾隆四年(1739)成書。約十九萬六千字。卷首有目錄及沈德潛、周準、蔣重光三人序。正文十二卷,收自明初名臣劉基、高啟至明末抗清詩人陳子龍、夏完淳計三百四十名作者各體詩一千零二十余首。其中何景明詩最多,共四十九首;次則李夢陽、王世貞、李攀龍等,皆前后七子大家,而無竟陵派詩作。第十二卷收方外十一人詩二十一首,名媛九人詩十一首,外國十三人詩十四首。集中亦有圈點評注,大字為詩,小字雙行為注,或名人片語,或編者評釋,穿插其間。于每位作者名下,亦小字雙行記其字、里、經歷,間有論詩之語。德潛論詩,強調“溫柔敦厚”,注重格調,力求“怨而不怒”,“和平淵雅”。其選詩標準為“始端宗旨,繼以規格,終流神韻”。所選之詩,不少為應制詩,亦有仇視農民起義、污辱少數民族之作,為糟粕。然此集取材廣泛,能以有限篇幅,反映明代詩歌之大概。尤其能“不因人存詩”,不收“雷同沿襲,浮艷淫靡”之作。故而得以廣泛流傳。其中劉基《夏夜臺州城中作》,陳子龍《雜感》、《小車行》、張綱孫《苦旱行》等,能頻陳民瘼,從某些側面反映明代社會現實,對研究明代詩歌,頗具參考價值。有乾隆四年(1739)刻本,中華書局一九七五年縮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七年排印本。

(清)沈德潛 ·國學 ·10.4萬字

最新章節 第12章 2015-12-25 10:18:20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感市| 栾城县| 玉溪市| 孝昌县| 灵武市| 钟山县| 荔浦县| 榆社县| 南平市| 敦煌市| 平陆县| 乐业县| 甘洛县| 南充市| 吉木萨尔县| 贵阳市| 富阳市| 宁明县| 竹山县| 长寿区| 彭州市| 吐鲁番市| 张掖市| 大厂| 台南市| 阜南县| 新竹市| 邛崃市| 温州市| 嘉荫县| 牙克石市| 丰台区| 德格县| 阿荣旗| 库车县| 西畴县| 东至县| 沙雅县| 绍兴市| 习水县| 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