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歷代家訓名篇譯注
會員

本書集成了歷代家訓之精華,收入中國歷朝歷代各領(lǐng)域代表人物的家書遺訓,包括:史學家:主要代表人物有西漢史學家、司馬遷之父司馬談,在彌留之際以畢生志愿托付司馬遷,充滿了對修史事業(yè)的歷史擔當。二十四史中《魏書》的作者魏收,在厲盡官場艱險后,告誡后輩要諦言端行,成為正直的人。魏收族叔、大唐名相魏徵之父魏長賢,以復親故之書,表達自己忠孝立身的堅定信念以及“以忠獲罪”“以信見疑”的悲憤。文學家:主要代表人物有“竹林七賢”的精神領(lǐng)袖,開創(chuàng)玄學新風的嵇康,臨刑前在誡子書中指導兒子如何立志為人、如何與人交往、如何謹言慎行、如何自保避禍。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繁華落盡見真淳”的陶淵明,在大病之后,“自恐大分將有限”,以家書教導自己的五個兒子如何為人處世,字里行間充滿坦蕩從容之情。詩如錯采鏤金,與謝靈運并稱“顏謝”又為淵明好友的顏延之,其《庭誥》一文內(nèi)容廣博,為《顏氏家訓》之先聲,從修身、養(yǎng)性、持家、處事、治學等方面,誡子孫后輩養(yǎng)成理想人格。與蘇軾并稱“蘇黃”,工詩文、擅書法的黃庭堅,以自己耳聞目睹之事,向其子強調(diào)家庭和諧的重要性。政治家與軍事家:主要代表人物有東漢開國功臣,馬革裹尸、老當益壯的馬援,告誡侄子要謹言慎行,謙虛敦厚,勿作輕薄之人。西晉開國元勛,文武兼資的羊祜,要求兒子“行己莫如恭,自責莫如厚”,做到恭敬、謹慎。蜀漢忠臣,有王佐之才、三分天下的諸葛亮,誡其子及外甥,須淡泊寧靜,志存高遠。被后人譽為“國朝人物,當以范文正為第一”的范仲淹,誡其子侄恤饑寒、慎交游、勤學奉公。思想家:主要代表人物有遍注群經(jīng),自成一家,漢代經(jīng)學的集大成者鄭玄,勉勵兒子努力探求君子之道,不斷學習鉆研,慎重對待自身的態(tài)度儀表,敬重、親近有道德之人,不斷完善自己的德行。“致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在長子出門游學前寫信提醒兒子切記“勤謹”二字,指導其如何在學習、禮儀、交友等方面做到盡善盡美。經(jīng)史子集無不賅通,中國傳統(tǒng)學問的集大成者王夫之,勉勵子侄除流俗之習,養(yǎng)天地正氣,為人處世,立志為先。除此之外,更有目錄學鼻祖劉向,心學宗師陸九淵,臥冰求鯉的孝圣王祥,蕭然物外、自得天機的醫(yī)圣傅山,諄諄教誨,垂誡后人。

(蜀漢)諸葛亮 (宋)范仲淹等著 余進江選編譯注 ·古籍整理 ·14.3萬字

女誡 閨范譯注
會員

《女誡》七篇言簡意賅,針對女性在傳統(tǒng)社會處于弱勢地位的特點,教導婦女以謙敬守禮、貴柔處順的方式立身處世。按照班昭在序言中的說法,此書是為了教導自己的女兒而創(chuàng)作的,希望她們出嫁之后能謹言慎行,免遭恥辱。班昭以女性的身份,首倡基于儒家立場的女教思想,開啟了后世女性創(chuàng)作同類作品的風氣。這些由女性編撰的著作作為傳統(tǒng)社會女子教育的教材讀物,基本奠定了中國傳統(tǒng)女性的倫理價值觀念,對千余年來的中國社會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盡管其觀點存在時代局限性,然其所提倡的“卑弱”“謙順”“執(zhí)勤”等德行在過去幫助了女性在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社會中以退為進,安身立命,同時對于現(xiàn)代讀者在和順夫妻關(guān)系、構(gòu)建和諧家庭方面也能起到正面的啟發(fā)作用。《閨范》一書共四卷,第一卷為嘉言,摘錄了四書五經(jīng)以及宋代以前的著述中關(guān)于女子教育的經(jīng)典文本,由呂坤加以簡注和闡述。其余三卷為善行,從歷代史書中摘錄了典型的女性模范事跡。既有理論,又有實際案例,呂坤如此匠心獨具的編撰體例,是為了讓婦女更好理解古圣先賢的女子之教。書成之后,風靡一時,普及程度不亞于今天的暢銷讀物,且后世對其評價也極高。拋卻部分不合時宜的內(nèi)容,《閨范》一書也能給現(xiàn)代讀者帶來不少啟迪。

(漢)班昭 (明)呂坤著 黃冠文 宋婕譯注 ·古籍整理 ·27.1萬字

詞學(外二種)
會員

梁啟勛為中國二十世紀著名詞學家。與夏敬觀、劉毓盤、吳梅、王易、汪東、顧隨、任訥、陳匪石、劉永濟、蔡楨、俞平伯、夏承燾、唐圭璋、龍榆生、詹安泰、趙萬里等并為朱、況一脈。成書于1931年的《詞學》一書,是梁啟勛在詞學研究領(lǐng)域內(nèi)的開創(chuàng)性著作,《詞學》總論云:“學問遞嬗,遂成進化。韻文亦學問之一種,自不能外此公例?!痹摃赃M化的觀念來考察詞的發(fā)展變化及其在中國文學長河中的地位。在《詞學》成書之后,梁啟勛馬上就投入《中國韻文概論》的撰寫中,將其在詞學研究中所得出的規(guī)律和結(jié)論應(yīng)用到整個中國韻文史研究中,以文體為綱,以作家作品為緯,著重表現(xiàn)韻文各體之演變及其關(guān)系,貫穿著進化和發(fā)展的觀點?!对~學銓衡》成書于1956年,內(nèi)容上是對《詞學》和《中國韻文概論》的濃縮和簡寫,帶有文學普及入門教科書的性質(zhì)。本次出版,《詞學》以1985年北京中國書店影印京城印書局排印本為底本;《詞學銓衡》以1964年上海書局排印本為底本;《中國韻文概論》以1938年商務(wù)印書館排印本為底本,合為《詞學(外二種)》一冊。

梁啟勛著 李志強標點 ·古籍整理 ·16.6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研县| 大城县| 轮台县| 泰宁县| 兴仁县| 吉水县| 台中市| 定襄县| 温州市| 洮南市| 景德镇市| 读书| 塘沽区| 林芝县| 红河县| 义乌市| 辽宁省| 长葛市| 改则县| 洛隆县| 临洮县| 札达县| 义马市| 若羌县| 汶上县| 华池县| 怀宁县| 会东县| 永宁县| 车险| 宝兴县| 石首市| 漳州市| 衡东县| 寿光市| 塘沽区| 新乡县| 衡阳县| 迁西县| 峨眉山市| 长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