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徽學》是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主辦的綜合性學術集刊,主要刊發海內外高水平徽學研究成果。本刊注重徽學研究的原創性成果,講求學術性、理論性、前沿性,開設“文獻與文書”“宗族與社會”“徽商與經濟”“學術與文化”“理論與綜述”“比較及其他”等專欄。本書為第十四輯,文章多數為與徽學研究有關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重大項目以及安徽省重點科研項目的階段性成果,可以說選輯了徽學研究方面具有較高水準的文章。
周曉光主編 ·文化史 ·24.7萬字
著名美食作家、明星主廚克拉麗莎·賴特按照時間順序講述了英國人餐桌的變遷,從中世紀時單一的本土食物雞蛋和培根、王朝及帝國時代隨著移民帶入的東方香料、食材和烹調方法,到現代的飲食方式。你可以在書中讀到王室、貴族、廚師、烹飪書作家、美食家和平常人的故事,了解到來自歐洲大陸的王后們怎么引領英國的餐桌潮流、土豆是怎么從無人問津的外來植物變成國民食物(英國皇家學會功不可沒)、學術大咖約翰·伊夫林為他摯愛的沙拉寫的專著……英倫三島這個在地理上與大陸分隔開的島國,從來都不是孤獨的,它繼承了歐洲和其他帝國的歷史,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侵略和移民,而英國的食物就是這些歷史和體驗的產物,獨具地域特色和歷史特色。享用這本書吧,愿各位吃得愉快,讀得開心!
(英)克拉麗莎·迪克森·賴特 ·文化史 ·24.7萬字
本書以明清之際的中西文化交流史為主線,分別從“西學東漸”和“中學西傳”兩個角度展開研究?!拔鲗W東漸”部分有8章,“中學西傳”部分有2章。謂之通俗易懂,屬于有創新的、面向大眾的學術讀物。
張西平 ·文化史 ·24.6萬字
本書通過五個方面梳理中國神話體系:《山海經》探秘、上古時代的神界領袖、日常生活中的諸神、動植物與器物神話、佛道神話與民間傳奇。并指出“神的名字背后暗藏中外神話關聯”,將中國神話置于世界范圍內考察,同時本書還解讀了神話背后的史實,如倉頡造字或許反映了龐大的漢字構建體系,嫦娥奔月可能是一次應對生存危機的移民。
朱大可 ·文化史 ·24.5萬字
本書可以幫助青少年朋友了解中國悠久的歷史,了解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百折百撓的發展歷程,了解各族人民對人類文明的卓越貢獻,了解先輩們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氣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了解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陳曉丹編著 ·文化史 ·24.4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線索介紹唐代詩歌的發展與變遷,以初、盛、中、晚唐各時期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為切入點,結合人物生平、文學史重要變化,唐代重大事件等,深入淺出對重要作家的主要作品進行解讀,勾勒出唐代詩歌發展與變遷的歷史過程。史料可靠豐富,有最新的研究成果,行文生動有趣可讀。
金鑫 ·文化史 ·24.4萬字
忽必烈建立的元王朝兼具蒙古帝國宗主和中原傳統王朝系列成員的雙重屬性,其賴以支撐的政治文化蒙漢二元體制,既行漢法,又存蒙古舊俗。草原舊俗為代表的蒙古制度相當多地占據內核部分,漢法制度則往往居外圍或從屬位置。本書分為上編“蒙古草原俗遺留與元王朝政治文化的核心”和下編“蒙漢交融與中國社會嬗變”。聚焦于朝廷奏聞決策、上都分省、怯薛預政、投下分封、“飛放”圍獵、政區變遷、行省制、邊疆控馭、江南籍沒、官吏貪贓、冗官、漢人受蒙古文化影響等多種特色問題,闡明作者提出的“內蒙外漢”新命題,進而揭示塵封的元王朝歷史真相及其給后世中國社會帶來的復雜政治文化遺產。
李治安 ·文化史 ·24.3萬字
本書是2004年我社出版的十一五教材《世界遺產》的修訂版,十余年來廣受讀者好評。為適應近年來學科發展的現狀,與作者協商,對本書進行修訂,刪除已經過時的內容,增補近年來新被列如世界遺產的內容。
晁華山 ·文化史 ·24.3萬字
《中國文化博覽4》主要章節分為“文學”、“藝術”、“思想家”。
陳曉丹編著 ·文化史 ·24萬字
進入21世紀以來,日本加快了構筑文化戰略的步伐,通過制定和發布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形成了具有鮮明日本特色的文化戰略。日本文化戰略內涵豐富,包括文化振興戰略、文化產業戰略和文化外資戰略,其獨特的三位一體結構,發揮出了明顯的相乘效應。文化戰略作為日本國家戰略的重要一環,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日本在推進文化戰略的過程中,也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機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效果。本書期望通過對21世紀初期日本文化戰略的探討,為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提供某種有益的借鑒。
崔世廣主編 ·文化史 ·23.9萬字
這是一部講述人類從石器時代走向數字時代的全球文明史。數千年前,當人類還只是分散在荒野中的狩獵者、采集者時,我們已經開始創造自己的故事——生存帶來了聚落與組織,對目的和意義的追尋帶來了語言和文化,文化之間的碰撞帶來了進步與毀滅……散布在大陸之上的人類文明,如同一個個彼此獨立的星群,依靠各自的文化凝聚在一起,閃耀著獨有的光芒,同時又彼此影響,共同構成全人類的文化宇宙。作者充滿洞見性地將獨立的歷史事件串聯起來,闡明了人類創造和交流的獨特能力及其對世界的影響。從這個角度看,歷史就是文化宇宙中發生的事件,星群則是歷史舞臺上的主角,屬于不同星群的人類共同演繹著一出宏大戲劇。本書探索了歷史長河中,不同事件之間產生的漣漪效應,讀者將了解,地理特點是如何塑造古代文明的?馬鐙和褲子的發明如何左右了帝國的興衰?伊斯蘭教如何推動了哥倫布的遠航?13世紀蒙古帝國的崛起如何改善了英國農民的生活?本書追求一個全球視野下的敘述模式,在其中,“每一個我”都是塑造當今世界的重要因素。
(美)塔米姆·安薩利 ·文化史 ·23.8萬字
《瘋狂郁金香》是一部關于郁金香豐富歷史的作品,作者安娜·帕沃德講述了郁金香是如何從土耳其開始,進而風靡整個西歐,直到1634年至1637年的荷蘭達到頂峰,造成瘋狂的“郁金香狂熱”。從來沒有一種花卉承載了如此巨大的文化意義,郁金香見證了政治動蕩,彰顯著社會行為,反映了經濟繁榮與蕭條,描繪了宗教迫害的起起落落。在時代的演變中,它承載了政治、社會、經濟、宗教與文化的豐富意涵,可謂“時代之花”。這不僅是一本郁金香的歷史書,還是一本獨特的郁金香園藝百科書,描述記錄了80種野生郁金香品種和數百種園藝品種。不僅如此,書中還收錄了大量作者珍藏多年、美輪美奐的精美插圖,大部分來自17世紀早期安布羅休斯·博斯查爾特等大師的作品,為本書增色不少。7年的旅行、10多萬字的抄寫筆記、120幅珍貴插圖,作者追隨郁金香南至克里特島、東至土耳其、北到荷蘭的整個歷程,揭示了郁金香前世今生超過五百年的故事。
(英)安娜·帕沃德 ·文化史 ·23.8萬字
中國美術史學科創始人王遜寫給所有年輕人的中國藝術通史。作者以其在中國美術史各門類的淵博知識和在文史、哲學、美學等方面的深厚修養,全面、系統而扼要地闡述了繪畫、雕塑、建筑、工藝美術等藝術門類在中國各歷史階段的成就和發展規律。在闡述藝術現象的同時,兼論它們賴以產生、發展、變化的社會歷史條件,重視它們與哲學思潮、宗教信仰、文化藝術及各門類之間的相互關系。行文脈絡清晰、生動精煉、樸素淡雅而娓娓道來。本版特別收錄高清彩色插圖500余幅、藝術關鍵詞索引及中國藝術史年表,以期為讀者帶來更悅目、豐富而完備的閱讀體驗。上冊:原始社會、商周、秦漢、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下冊:宋、元、明、清。
王遜 ·文化史 ·23.8萬字
不同于主要作為新知識、新生活方式集散地的上海、天津、廣州等口岸都市,“晚清北京”的意義更在于新舊共生、士庶交涉、旗漢雜居,傳統政教與近代文明相交融。這一文化空間,既不失其固有的政治資源,更在清末“中西學戰”、新舊社會沖突、上下關系變化、中外習俗更迭等一系列文化轉型過程中具有特別的象征意義?!锻砬灞本┑奈幕臻g》將晚清北京視為一個“文化空間”,探討其間各個社群在各種場合運用多樣表達方式的共生關系,帶著鮮明的問題意識,充分利用報刊、檔案等原始材料,力圖深入晚清的歷史情境,研究具體的文化人物、事件、機構和相關的文學文本,力圖交織呈現晚清北京這一特殊歷史橫斷面的文化生態和城市性格。
夏曉虹主編 ·文化史 ·23.7萬字
本書是史學家呂思勉的代表作,1940年由開明書店初版,為《呂著中國通史》之上冊。全書共十八章,從婚姻、教育、學術、衣食、住行等方面闡述了中國文化的流變,學術性與通俗性兼備,內容嚴謹科學,行文通俗流暢。對于了解中國文化,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化讀本。
呂思勉 ·文化史 ·23.6萬字
一部大熊貓文化文明研究的奠基之作。本書從地理、生物、政治、歷史、人文等方面,將大熊貓的進化史與人類的文明史緊密聯系、并行講述。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在地球上擁有八百萬年的歷史。大熊貓發源于中國云南,從史前時期就與人類相伴同行,一路走來,直到今天成為人類社會中獨特、珍貴的動物伙伴。本書以圖文并茂的方式,精彩講述了人類與大熊貓這兩個物種從相遇開始,就注定擁有深深羈絆的故事。在八百萬年的時光里,大熊貓和人類文明漸行漸近,人類給大熊貓種群帶去過威脅,又攜手拯救了這一珍稀物種,使其從瀕危狀態中走出,將其從可觸摸的實際存在變成一種抽象的文化符號。從古猿到能人,從直立人到早期智人,再到晚期智人,從始熊貓到小種大熊貓,從巴氏大熊貓到現生大熊貓,人類與大熊貓共同面對了自然的滄桑巨變。
考拉看看 ·文化史 ·23.6萬字
本書為《形象史學》總第二十二輯,《形象史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主辦,是CSSCI來源集刊。“形象史學”,是指把形與象作為主要材料,用以研究歷史的一門學問。本輯有紡織考古、建筑考古、圖像研究、文本研究等四個欄目,兼具圖像與實物、文獻與考古的研究文章。上至上周,下至明清,所跨時段較長。入選的文章符合學術規范,都能夠對相關問題進行較為圓滿的論證和說明,使用的史料和文獻、圖像材料等豐富、可信。
劉中玉主編 ·文化史 ·23.4萬字
從貴族的綾羅綢緞到農民的粗布麻衣,從上流的法式大餐到底層的饑餓難耐,從時尚雜志上的精美圖樣到黑暗礦井里的極度剝削……維多利亞人的晚宴、游戲、禮儀、禁忌,甚至隱秘性事,均被露絲·古德曼以時間為序呈現筆下,敘述內容的時間跨度長達60年:作為尊貴的紳士,男人們的“西裝筆挺”到底是什么標準?身為優雅的淑女,勒緊緊身胸衣其實不止為了展現身材?人們搭上蒸汽火車去工廠上班,維持體面儀態外表的同時又該如何下礦干活?射箭、網球等“高級”運動興起,可人們為什么在打球時要系上格格不入的圍裙?豪華浴場其實不是富人專享,它的源起和窮苦人民脫不了干系?到底是什么掀起了洗浴之風,讓人不分身份高低齊聚“大澡堂”?享譽世界的體驗式歷史學家露絲·古德曼將理論與個人實踐相結合,親自化身維多利亞人持續一年體驗當時生活,不僅將當時的穿著打扮、飲食文化和日常工作呈現在本書中,還講述了維多利亞時代在個人衛生、廚房科學和性等方面極大的觀念革新,回顧了經濟極度繁榮的宏觀社會中微觀的個體,展現了這段迷人歷史中真正的細節。
(英)露絲·古德曼 ·文化史 ·23.4萬字
黑巖淚香、江戶川亂步、橫溝正史、夢野久作、松本清張、島田莊司、東野圭吾……從“偵探”到“推理”,從“本格”“變格”到“社會派”“新本格”歷數推理文學名家名作,還原推理文學界的發展全景,探尋社會劇變中的創作精神。為什么日本推理文學如此繁榮?推理文學的發展如何受到時代影響、如何反映時代?本書是一部生動、簡明的日本推理小說簡史。作者追古撫今,從世界偵探小說源流談起,細致地梳理了日本推理文學從明治到當代,從引進、改寫到原創,從新生到發展的歷程。
錢曉波 ·文化史 ·23.3萬字
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后,掀起了波瀾壯闊的“中國熱”,把王公貴族、文人墨客乃至市井細民全都卷入其中,令他們如癡如醉,無限向往;思想家們為如何看待中國文化展開了激烈的論爭,并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中國商品的西去和傳教士的東來。固然為歐洲的“中國熱”準備了必要的條件,但是,應該承認,這些條件并不是中國人為他們送上門去的,而是歐洲人自己主動創造的?!稓W洲十八世紀"中國熱"》的內容是中國文化西傳和歐洲人對于中國文化的接受。
許明龍 ·文化史 ·2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