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孫子兵法》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度嫛坊蚍Q“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于南北朝,成書于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毛佩琦 徐昌強主編 ·中國文化 ·25.7萬字
繪畫藝術是眾多藝術門類中重要的一種,其深遠的發展歷程耐人追尋,本書收錄了大量的中外名畫,從畫家、內容、技法、流派、歷史淵源等角度進行了詳細地解讀,讀者在欣賞名家的同時還能體會作品中蘊藏的巨大的魅力和深刻地內涵。
王曉鋒編著 ·各國文化 ·32.7萬字
聽一曲廣陵散,始信有千古絕唱;做一回揚州夢,豈消用十年時光?!稉P州傳:綠楊明月映珠簾》讓你驚艷于虹橋月色,陶醉于瓊花芳姿,消受那竹西佳處,震撼那曲江觀濤。作者韋明鏵,數十年來窮搜博采,發微抉隱,辛勤耕耘,著作等身,人譽為“揚州名片”“一個人就是一座城”。
韋明鏵 ·文化史 ·29.9萬字
《外國文化史》定名為“外國文化史”,一是表明它的相對性和學理立場,即相對“中國文化史”而言,只以它為論述的參照系,不包括中國文化史的內容;二是全書既大量描述了外國文化的千姿百態,深入梳理了外國文化的發展脈絡,又簡潔明了、重點突出,盡可能為讀者創造一個非常明晰、舒適的閱讀空間,給他們一種史論結合的閱讀快感。應該說,學習這種外國文化史對于當前共同生活在地球村上的人來說,是面對政治全球化、經濟一體化的轉型期社會最佳的文化選擇。
孟昭毅 曾艷兵 ·文化史 ·30.5萬字
從社會文化發展的角度來看,北宋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北宋文人和北宋文學,有其鮮明的特點。王水照先生所著《北宋三大文人集團》,通過分析錢幕僚佐集團、歐門進士集團、蘇門學士集團,這三個時間上前后相繼、人員上傳薪接脈的文人集團的構成、群體特點、文學活動,為人們展現了北宋的社會文化和士人精神生長、演變的主要線索,以及北宋詩歌、散文、歌詞創作的藝術成就和歷史價值。
王水照 ·文化史 ·25萬字
儒學創立于春秋戰國時期,獨尊于西漢武帝之時。在此之后的兩千多年中,儒學成為了我國的顯學,對我國社會的穩定、對中華文化的熔鑄、對中國人性格的形成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為了傳承和弘揚我國儒學,本書編者編著了《儒學基本常識》以供廣大讀者朋友閱讀或參考。
舒斯林 ·理論 ·24.5萬字
《樊登講論語:學而》解讀了《論語》的上半部;《樊登講論語:先進》解讀了《論語》下半部?!墩撜Z》是對樊登人生影響的一本書,他捧著《論語》反反復復地研讀了20年。樊登發現,《論語》幾乎能夠解決我們生活中的一切煩惱。我們當下遇到的各種痛苦,孔子早就解釋清楚了。本書的特色,是既還原了《論語》本來的意思,又站在應用的角度講透《論語》,結合中西方經典書籍,讓讀者能夠把《論語》用在當下的生活、工作、學習、創業、人際關系中。
樊登 ·隨筆 ·24.1萬字
何謂“游客的凝視”?簡單來說,就是游客帶著欲望消費旅游景點的符碼。游客的凝視是社會建構而成的。作者指出,視覺經驗是觀光旅游的重要方面,更強調“凝視主體”和“凝視對象”之間的社會權力關系。這本探討現代旅游文化的著作,勾勒出了觀光旅游在過去幾世紀以來的演變流程,審視了旅游這種社會行為的歷史發展及重大轉變,從社會學的角度來審視旅游、游客行為以及東道主國的應對對世界造成的影響,包括度假地的發展變化、全球經濟的變化、行業發展、多媒體發展、建筑風格的發展、攝影技術的進步以及原油、氣候等環境問題。除了社會學的思考之外,還有對文學想象與美感經驗分析。
(英)約翰·厄里 (丹麥)喬納斯·拉森 ·文化研究 ·20.6萬字
本書吸收了中國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輔以作者對中國文化研究的心得,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對中國文化的基本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述。全書內容的取舍堅持拓寬讀者的文化視野,豐富讀者的人文知識,提高讀者的人文素養,陶冶讀者的情操,塑造讀者的民族精神和增強讀者的民族自豪感為原則,緊緊圍繞中國文化精神展開,全方位地展示中國文化優秀和卓越的一面,力求使讀者深刻、全面、正確的認識中國文化,繼而以中國文化精神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本書既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公共基礎課的教材,也可作為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讀者研習中國文化的參考書和培訓教材。
黃高才 ·中國文化 ·22.3萬字
在這本書里,作者馬克·科爾蘭斯基帶領我們從世紀初的中國漢朝,沿著文明傳播的路徑,跨越天文、地理、宗教、法律、經濟、音樂、繪畫等領域,看造紙和印刷技術如何經由亞歐大陸蔓延至整個東西方世界,讓文明的傳播和傳承變得更加高效、迅捷。
(美)馬克·科爾蘭斯基 ·文化研究 ·22.3萬字
在《老北京的趣聞傳說》里,我們從老北京的歷史典故、地名由來、名勝古跡、皇城內史、城門牌樓、王府民居、胡同坊巷、會館故居、宗教寺院、陵墓祠堂、風味飲食、娛樂世界、民間風俗、婚喪嫁娶、商業傳奇、交通出行、民間工藝等方面對老北京的前塵往事進行了詳細而有趣的介紹,寓教于樂,力爭用樸實、輕松的語言將各種趣聞傳說向讀者娓娓道來,讓讀者在一種輕松閱讀的氛圍中,既能對老北京的風土人情有個清晰了解,又能愉悅身心、達到放松的效果。我們不得不承認,如今,老北京的很多東西都隨著歲月的更迭已經消逝或者正在消逝,這是無法更改的事實,也是時代的必然:許多胡同正隨著高樓大廈的聳立而成片成片地倒下,許多昔日走街串巷吆喝叫賣的“磨剪子咧”正悄然沒了聲響,許多老北京人獨特的方言俚語正被新潮的網絡語言所代替,許多樸實溫暖的婚喪嫁娶習俗正在默默地被簡化——這一切一切滿含京味的事物的逐漸消亡,讓我們在扼腕嘆息的同時,也希望能夠通過某種方式來回味一下曾經的北京味道。希望《老北京的趣聞傳說》能成為您回味的方式之一。
張卉妍編著 ·地域文化 ·46.1萬字
四川號稱“天府之國”,這片沃土不僅為四川人民提供了豐盛富饒的物產,讓這里的人民能夠豐衣足食,同時還在這片土地上孕育出絢爛多彩的歷史文化。本書以翔實的資料全面展示了四川各個文化領域的起始及發展。從水旱從人的農耕文化,美輪美奐的青銅文化,風程仆仆的交通文化,到百嬌千媚的蜀錦蜀繡,引領世界的鹽井文化,個性鮮明的傳統戲劇,以及有著悠久歷史并取得豐碩成果的文學、道教、史學,民俗等,作者在深入研究各領域歷史的基礎上,對四川文化做了總結、概括和梳理,全面展現了四川文化在近3000年里的發展和變遷,是一本名副其實的“簡史”。對喜歡四川,欲了解四川的讀者而言,這是一個簡練而豐富的讀本。
吳顯奎主編 ·地域文化 ·23.2萬字
本書以“歷史—記憶—再現”為內在邏輯,通過追問“文藝評論何為?”“文藝評論是否依然有效?”“文藝評論是否足夠?”“如何實現文藝評論在解構基礎上的建構潛能?”“文藝評論何以激發人文學科的想象力?”等問題,結合經典文學及影像文本分析,深入探討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時代化、中國化的最新動態,闡釋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文藝評論的價值內涵與實踐路徑,勾勒新時代文藝批評與文化研究的地形圖一隅。
鄒贊 ·理論 ·27萬字
魯樞元長期專注于生態文化研究。自進入21世紀以來,魯樞元致力于將“生態”這一原本屬于自然科學的概念引入現代人的精神文化領域,把“人類精神”作為地球生物圈中一個異?;钴S的變量引進生態學學科。他面對日益嚴峻的生態困境,認真汲取東、西方先民積淀下的生存智慧,試圖讓“低物質消費的高品位生活”成為新時代的期許,他被譽為“中國生態批評里程碑式的人物”“中國生態文藝學及精神生態研究領域的奠基人”。《生態文藝學》初版于2000年,獲“中國圖書獎”,可謂中國當代文學生態意識全面覺醒的新起點。
魯樞元 ·理論 ·38.5萬字
“奧威爾批評”(OrwellCriticism)是重要的學術史課題,但必須要放置到相關思想史語境才能得到有效和深入的闡釋。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GeorgeOrwell,1903—1950)巨大的影響力和文學聲望導致20世紀以來不同政治譜系的知識分子團體和個體(特別是英美知識界)競相發表評論。這些極其豐富的評論褒貶不一,策略各有不同,不僅凸顯出重要的學術史價值,而且還因其特殊的歷史語境和顯著的政治動機承載著重要的思想史意義。本書以學術史和思想史雙重視角考察西方重要知識分子團體和個體如何圍繞奧威爾而展開的文學批評,揭示其對奧威爾進行政治和文化利用的本質特征。本書主要由緒言、文學批評與奧威爾文學聲望的確立、英國左派的奧威爾批評、英國新左派的奧威爾批評、紐約知識分子的奧威爾批評、1984年前后的奧威爾批評、2003年前后的奧威爾批評、結語和附錄九部分章節組成,旨在對奧威爾學術史進行系統梳理,論及不同時期重要的批評家及文本,兼顧文獻與闡釋、史料和思想的關系,具有較大學術價值,同時以思想史切入外國作家學術史研究,并對批評文本背后的政治和文化動機進行深度闡釋,在研究方法上具有顯著特色。
陳勇 ·文化評述 ·22.1萬字
《一碗茶的詩禮禪》從一碗中和純粹的茶湯展開中國茶文化的敘事——中國文化宇宙生命觀觀照下的“味”中之“道”,既是生命情態的詩,也是人道世俗的禮,還是終極追問的禪,內涵中國傳統文人的生命哲學、價值、情態、信仰。由此,一碗真色、真味、真香的茶湯,就成為中國傳統人文思想的大集合,演繹的是中國文化關于“和”的情趣與理趣,于舌畔心頭品啜的是中國人心領神會的“道”的妙味。
余亞梅 ·隨筆 ·21.4萬字
本書分為兩部分,其一主講政治史,按照歷史順序加以串聯,在理亂興亡的同時,將歷史知識更系統地進行梳理;其二主講文化現象。作者著此書時正值抗日戰爭,是為了滿足當時大學教學的需求而編寫的,對初學者系統地掌握歷史的各個方面有很大幫助。
呂思勉 ·中國文化 ·36.2萬字
《湘學研究(2013年第1輯·總第1輯)》由湖南省湘學研究院主力。結構嚴謹,內容新穎,主要包括近代湖湘文化與近代中國、湖南人與辛亥革命、重評曾國藩、重評曾國荃、屈原與湖湘士人的人格建構、曾國藩的修身思想析論、簡析譚嗣同的“復生意識”等內容。
湖南省湘學研究院主辦 ·地域文化 ·23.5萬字
“中國”這個題目,日本人不曉得放在解剖臺上解剖了幾百次,裝在試管里化驗了幾千次。對于日本,我們中國人卻只是一味的排斥反對,再不肯做研究工夫,幾乎連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話都不愿意聽,日本人都不愿意見……今天,不論你喜歡日本也好,討厭日本也好,你都應該了解她。因為中國和日本不可能不接觸,只有更好的了解日本,了解日本人,才能在聯系與合作,矛盾與斗爭中取得主動。
(美)本尼迪克特等 ·各國文化 ·20.2萬字
本書是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屈原文化研究系列叢書之一,為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重大委托項目研究成果。本書是一部屈原賦校注匯評本,收錄了屈原所著的《離騷》《九歌》《天問》《九章》等重要作品和有關屈原的傳記及評論資料。從編寫角度看,本書資料詳實,尤其是對這些作品進行了精要的校勘、詳細的注解和通俗的翻譯,對古今中外屈原學的研究成果做了充分的吸收。本書比較適合學習和研究屈原賦的讀者閱讀,學習者通過本書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研究者則避免了資料收集的繁瑣。
吳廣平 ·文化研究 ·20.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