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套書精選“三百千弟”(《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和“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12種我國古代啟蒙教育的經典,采用大字注音,并附有準確釋義,同時根據每節內容,配以精彩故事或文化常識、文學典故,閱讀性強,文、史、哲涉獵廣泛,專注塑造國學精神。在原文和故事中,配有原汁原味的古代珍稀插畫,或者相關的文物圖片,以反映傳統的生活情境,匯集豐富多彩的中華元素,打造與眾不同的國學盛宴。
蕭史 ·中國文化 ·4.4萬字
蕭史 ·中國文化 ·3.4萬字
《“猶”趣的思維》這本書堪稱是一本圖畫濃縮版《塔木德》。本書作者利用大量的理論知識以及結合個人的實際經歷,通過獨具一格、趣味盎然且生動形象的視覺語言,對猶太人神秘的創造思維和財富教育背后的秘密進行分析,探索和解讀。希望帶領讀者徜徉于更深層次、置身于迷人的猶太智慧這座冰山未露過的根基,并深刻體會其經年累月積累下來的智慧,及其背后的核心價值觀念、文化行為、思維模式,就此為你的思維增添更為開放的層面,而不是一味地遵循既定的方法。
藍龍 ·各國文化 ·2526字
《“猶”趣的思維》精選了88個代表猶太文化與價值觀的詞匯,幫助您探索其中的奧秘。伴隨成長與心態,學習與認知,成功與信念,情感與理智,行為與準則,帶您深層挖掘其中的內涵,尋找那盞智慧的明燈。
藍龍 ·各國文化 ·2.7萬字
涼山有大美。古韻猶存的西昌驛站,驚險的金沙江大峽谷,油畫般的苦蕎……充溢涼山地理的玄機,大處著眼,細處結裹,顯示了作家們對山水形勝的獨到研判,對宏觀和微觀的有機把握。《涼山故事》磅礴大氣,悠遠深沉,生動活潑,是一部徐徐展開的人文地理筆記。本書的作者,皆為當地文壇的一時之選,他們對這塊土地有深深的熱愛,又多年執著于實地的田野調查,文字深郁宛轉,皆以揉雜史實與現場的冷靜敘述,豐富而多層面地展現了大涼山在歷史風貌、自然資源、人文傳承、美麗鄉村等方面的大美。
李輝 ·地域文化 ·6萬字
本書記錄了作者走千山,踏萬水,穿越在六朝古都之間,欣賞朝代風華,回憶歷史煙塵的故事。本書包括六章內容,即帝都清夢說北京、霓裳曼歌舞西安、六朝煙雨籠南京、富貴風流數洛陽、鐵塔大河看開封、時光柔軟過杭州、殷商遺韻讀安陽,每個地方都有故事,都有精彩。
張林 ·隨筆 ·8.5萬字
近些年來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中國傳統服飾也在此行列,特別是隨著漢服及古裝劇的熱度越來越高,人們對于傳統服飾的好奇與探求的欲望也在增加。然而不少影視劇為了美觀,加入了很多現代元素,也就是說,最直觀表現在我們眼前的“古裝”實際已經不是真正的古裝了。真實的古裝又會是什么樣子呢?本書將向讀者講解有關傳統服飾的知識。作者通過古代服飾、近現代服飾、妝容飾品、衣料工藝、影視劇中的古裝等五個部分,用幽默的語言、細致的論證和豐富的圖片,結合眾多古代繪畫、壁畫及雕塑等,講述中國服飾的點點滴滴,為讀者展現中國服飾的美。
春梅狐貍 ·文化研究 ·14.3萬字
學者型藝術家方云先生,工書畫,喜詩文,閱經史,修禪學,以士人的情懷,嘗試融合禪宗教義之見,開辟修心養生新路。在本書中借用古之圣賢百副禪聯、創作百幅禪意畫、闡釋百個佛理禪思,思其思述于聯,悟其悟蘊于畫,或云禪思或道人生感悟;歷時7載而付梓。世態如彼,心平如此,文與畫,皆是蔚為大觀的清流與禪境,處處“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此境雖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此書實為贈送親朋好友的一份雅致禮物。
方云 ·隨筆 ·9.3萬字
探尋《推背圖》神秘預言的根源,解開其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盡在順衍精心撰寫的《推背圖傳奇:袁天罡、李淳風的驚世預言與奇幻人生》。本書帶你深入領略袁天罡與李淳風這兩位傳奇人物的非凡一生,揭秘他們如何攜手共創《推背圖》,以及那些跨越時空、精準無比的預言如何震撼人心。從唐朝的國運起伏,到后世諸多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書中均有詳盡而生動的呈現。不僅如此,本書還全方位展示了袁天罡與李淳風在相術、風水學、天文學以及數學等領域的卓越貢獻與深厚造詣。他們的智慧與才華,在當時乃至后世都堪稱典范,為后人留下了無盡的思考與啟示。跟隨《推背圖傳奇:袁天罡、李淳風的驚世預言與奇幻人生》的指引,你將踏入一個充滿神秘與傳奇的世界,近距離感受古人的非凡智慧與不朽傳奇。在這段歷史與預言交織的奇妙旅程中,你定能收獲滿滿的知識與感悟,領略到歷史長河中那些璀璨奪目的智慧之光。
順衍 ·神秘文化 ·9.9萬字
《華語電影敘事的文化身份》以獲獎華語影片為例,以文化研究的視角,從具體的文本話語環境、敘事本體和接受對象出發進行文化認同的解析。綜合跨文化語境下不同的敘事文本和批評文本,以比較的視野分析海峽兩岸和香港電影敘事的文化身份,由此來審視華語電影敘事中所涉及的文化身份問題,從而考察身份建構的復雜層次話語系統和權力關系。
陳明華 ·理論 ·12.9萬字
《占星術的秘密》一書,帶您穿越千年,探索占星術的神秘起源與發展歷程。從古巴比倫的星辰崇拜,到成為權貴預測未來的神秘工具,再到文藝復興時期的輝煌復興,占星術見證了人類對命運的好奇與探索。即便現代科學對其科學性提出質疑,占星術仍以獨特魅力,尤其在年輕人中煥發新生,成為社交媒體熱門話題。本書不僅揭秘占星術的奧秘,更展現其如何以溫暖方式,觸動人心,給予我們對未來無限遐想的空間。在星辰指引下,一同感受占星術跨越時空的神奇魅力。
順衍 ·神秘文化 ·10萬字
本書既是一部個人回憶錄,也是對當代流行文化的生動再現。著名作家翟永明在這本新著中敘述了自己青春時代的流行文化,內容涉及服裝、電影、閱讀、愛情等等。時代變幻與日常生活糾纏于一體,在普通人身上刻下的烙印,細細檢視,每一篇都凝聚著一代中國人的共同記憶。書中配有作者精選的數十幅青春時代的照片,以及多幅彩色老電影海報、舊書書影;文字筆調輕松活潑,筆隨意走,縱橫涂抹,讓人讀來興致盎然。
翟永明 ·隨筆 ·8.5萬字
從2005年迄今,魯成文先生十多次前往德國地區游歷,足跡涉及100個城鎮,其中在德國境內自由行9次。對這一國家文化感興趣的人前往德國旅游,無不希望帶著真情預先知悉更多的德國文化知識,《德國文化漫游》旨在滿足這種閱讀需求。全書篇幅宏大,用圖精美,筆調輕松通暢,行文客觀平易,以雷根斯堡、拜羅伊特、紐倫堡、哈雷、奎德林堡、韋尼格羅德、魏瑪、瑙姆堡和柏林等九個城市的自然名勝和歷史文化景點為敘事節點,既交代了游歷這些景點的部分旅游攻略,更以濃厚的筆墨將挖掘并呈現了與這些景點有關的背景材料和歷史文化知識。對那些前往德國的游游者和其他對德意志文化饒有興致的閱讀者,此書足以成為一本雅俗共賞、深入淺出的指南性讀本。
魯成文 ·各國文化 ·14萬字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理論研究與典型案例選編》將以“加強非遺傳播的意義、實踐與思考”為主題,突出典型性和研究性。案例范圍包括:以非遺的知識普及、文化傳播、保護工作等為內容開展的各類媒體宣傳、影視傳播、新媒體傳播、普及教育、展示推廣等實踐情況,對近年來非遺傳播的典型優秀案例進行客觀、全面的概括和總結。
楊紅 ·各國文化 ·13.5萬字
《山家風味》是張西昌所著的一部深入探討秦嶺地區飲食文化的書籍。本書以二十四節氣為脈絡,細致描繪了秦嶺山脈不同季節、不同地區的特色食材及其烹飪方式,展現了山鄉人家的生活智慧和對自然的深刻感悟。書中不僅記錄了各種野菜、花卉、果實等天然食材的采集和食用方法,還深入介紹了當地的傳統習俗和飲食哲學。從春天的薺菜、香椿,到夏日的神仙粉,再到秋天的洋芋糍粑和冬日的臘肉,每一章節都如同一幅生動的畫卷,讓讀者仿佛置身于秦嶺的山水之間,感受著山民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方式。作者通過對食物的深入觀察和體驗,傳達了對傳統飲食文化的尊重和對現代生活節奏的反思。《山家風味》不僅是一次味覺上的旅行,更是一次心靈上的歸隱,引領讀者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尋找到一片寧靜和詩意。本書適合對傳統飲食文化、地域特色美食以及自然生活方式感興趣的讀者。它不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份對傳統生活方式的致敬,一次對自然和人文的深刻對話。
張西昌 ·隨筆 ·7.5萬字
文藝復興,顧名思義,是文學與藝術的復興,也是古希臘文明的復興。文明的所有主要領域,即文學、藝術、科學等,都得到了全面的發展,誕生了眾多巨人與巨作。這些巨人與巨作,如永恒星辰,閃耀在歷史的天空中。自文藝復興之后,世界文化的發展可謂如江河湖海,洶涌澎湃,滔滔不絕,直至今天。
文聘元 ·文化史 ·14.1萬字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西方文明危機與大眾旅游的興起造就了戰后德國的中國旅行熱,彼時的中國以其文化與文明的多樣性吸引著諸多魏瑪德國旅行者,并成為其游記書寫的重要對象。本書以魏瑪共和國德語游記中的中國城市書寫為研究對象,探究以上海為代表的中國城市如何成為德國旅行者想象現代中國的媒介,并剖析其現代中國想象背后的德意志現代性想象。魏瑪共和國德語游記中的中國城市書寫一方面通過對中國現代性的正面想象與建構尋求有別于其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現代國家整合模式,另一方面,又以對中國現代性的否定性書寫確證德意志現代性的優越性與進步性。從德意志民族意識發展史與德國現代化歷史進程觀之,這正映照出當時德國文化中矛盾復雜的現代性自我認同。
陳雨田 ·文化研究 ·12.5萬字
作者以近年的閱讀為憑,挖掘昔日印度的傳奇故事,闡釋今日印度的現代化演變,進而對印度社會文化展開分析,并逐漸理清一個基本思路:世界上各個國家和民族的習性是在其長期歷史發展中逐步形成的,這個歷史環境既包括他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也包括他們歷經的歷史,還包括在其歷史進程中的不同民族之間的人口、經濟等諸多方面的交流。習性,是一個民族文化中的基礎性的因素。
丁元竹 ·各國文化 ·10.9萬字
《傳統節日的由來》是一本深入探究中國傳統節日起源與發展的書籍。書中詳細闡述了眾多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寒食節以及上巳節等。對于每個節日,它從起源傳說展開,像端午節中屈原投江、伍子胥的淵源、孝女曹娥傳說與端午的聯系;中秋節古代祭月習俗的發展和嫦娥奔月神話與中秋的關聯等。同時,也對各節日的傳統習俗及其背后的文化內涵進行了深入解讀。如七夕節乞巧、拜織女等習俗體現的女性成長與社交文化內涵;重陽節登高、賞菊、飲菊花酒、插茱萸習俗的意義以及敬老愛老文化在現代社會的體現等。不僅如此,還涉及到部分節日之間的關系演變,如寒食節與清明節從早期區別到逐漸融合的過程等內容。整本書內容豐富全面,是一本幫助讀者深入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佳作。
李清明編著 ·民俗文化 ·3.6萬字
《遁甲演義》是一部由明代程道生撰寫的文言文書,詳細解釋了奇門遁甲的原理和應用。書中以九宮為本,結合三奇(乙丙丁)、六儀(戊己庚辛壬癸)、八門、九星等元素,通過觀測它們加臨時的吉兇來指導人們的趨避行動。此外,書中還大量引用了道家的符篆咒語,體現了其獨特的術數特色。該書內容涵蓋遁甲源流、年家奇門、月家奇門、日家奇門、時家奇門等多個方面,是后世學習遁甲術數的重要參考。
程道生 ·神秘文化 ·4.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