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涉及民俗、傳統技藝、民間文學、傳統音樂類六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包括彝族服飾、彝族傳統婚俗、彝族漆器髹飾技藝、傈僳族火草織布技藝、彝族克智、畢摩音樂。本書首次全面詳實地介紹了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成衍變、發展脈絡、基本內容、表現形態、基本特征、價值與功能、代表性傳承人存續狀況,以及傳播與影響,并輔以樂譜、照片等大量珍貴的資料,大大增強了全書的資料性、學術性和可讀性。
阿牛木支 王顯暉主編 ·非遺 ·17.2萬字
本書以檔案學理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為指導,通過文獻調查和實地調查,從白族大本曲非遺的現狀和建檔保護的現實需要入手,系統梳理白族大本曲非遺建檔保護的總體思路,深入探討白族大本曲非遺建檔保護的社會協同參與模式、白族大本曲非遺檔案資源共建共享平臺以及白族大本曲非遺建檔保護的業務工作等問題。
王晉 ·非遺 ·12.6萬字
為了幫助眾多初學自媒體寫作的讀者和學生更快掌寫作基本功和自媒體寫作基本規律,實現通過自媒體平臺滿足表達欲望,乃至實現下班后價值提升和個人創業,本書全面講述了寫作一篇文章所必備的基礎知識、方法和技能,生動闡述了新媒體寫作的基本屬性與特點、新媒體寫作的基本規律、初學者的寫作開啟模式、新媒體寫作底層邏輯、新媒體寫作的進階等內容。這些內容分別對應了自媒體寫作初學者的寫作基本功訓練、自媒體認識和自媒體寫作進階等方面的痛點和需求點。從原理、方法、技巧等層面講述自媒體寫作的基本功,結合具體案例講解,讓初學者水到渠成地掌握自媒體寫作。本書突出案例講解和技巧分析,對寫作方法的闡述深入淺出,且技能實用,是初學自媒體寫作者的入門必備讀物,也是自媒體寫作進階的自修指南。更是簡書、今日頭條、微信公眾號寫作愛好者的首選讀物。
余老詩 ·非遺 ·12萬字
10大新媒體文案專題課程,從爆款案例、軟文形式、標題打造、內容布局、圖片展示、精美排版、廣告嵌入、推廣發布以及排名優化等角度,幫助新手成為閱讀量上十萬、百萬級的文案高手。120多個純高手干貨技巧,打造新媒體文案寫作與營銷一體化方案,助力文案小白、傳統文案創作者成功進階、轉型,打造字字千金,成為新媒體文案大師!本書適合以下人員:從事文案策劃與寫作的自媒體人;從事軟文營銷的工作人員;從事微信營銷的個體和企業;新媒體行業的運營、編輯人員。
文能載商 ·非遺 ·10.1萬字
文水鈲子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源于祭祀祈雨文化,在演奏樂器、鼓譜、表演形式以及服飾、道具等多個方面都顯示出華夏農耕文化的特色。文水呱子是我國歷史文化瑰寶,是山西鑼鼓藝術珍品,號稱山西鑼鼓三絕,這一具有濃郁黃土風情的民間文化藝術在當今社會得到繼承、發展和創新,賦予古老藝術新的時代元素。隨著對民間藝術的不斷拓展,其生存空間也日益豐富。
武曉輝 ·非遺 ·4.8萬字
小花戲產生于太行山巔的左權縣(原名遼縣),是流布于左權縣及其附近的榆社、和順部分地區的一種漢族歌舞小戲。它以歌抒情,以舞傳神,以扇表意。每逢節會喜慶祭奠之時,他們走街串巷,或到廟中,或在廣場活動。小花戲是在鬧“社火”中,由民歌小調到扭唱,進而發展成了歌舞小戲,成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本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了左權小花戲的歷史、形成、特征和類別屬性,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如何將小花戲弘揚并傳承的。
劉紅慶 弓宇杰 ·非遺 ·5.5萬字
本書關注武陵山片區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地形條件、氣候水文、生物分布等自然生態之間,與人口、民族分布、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等社會生態之間的內在聯系,揭示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生態系統的內在邏輯,旨在通過重建動態、完整、和諧的文化生態系統,促進武陵山片區體育非遺與人類社會、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
萬義 ·非遺 ·18.7萬字
本書從社會學的“社會記憶視角”思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和方法,以社會記憶理論、本體理論等為研究基礎,綜合運用文獻計量法、語義分析法、實證分析等研究方法,立足于檔案學科,基于檔案自身的特性和價值、功用,客觀分析非遺建檔保護的現實狀況,構建了非遺建檔的具體流程,研究了非遺資源的數字化保護,并以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為例,驗證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滕春娥 王萍 ·非遺 ·13.8萬字
為進一步加強遼寧省職業院校課程建設的交流與合作,積極探索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職教集團資源建設共建共享,遼寧信息技術職業教育集團組織開展了電工電子類課程標準建設工作。目前已完成20門課程標準建設,探索開展了基于職業崗位分析的教學內容設計,構建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學模式及評價標準與評價模式。為使課程建設成果服務更多職業院校教學人員,進一步完善課程標準建設,集團決定將首批20門課程標準編輯出版。
王雨華 馬彪 ·非遺 ·3.8萬字
絨花制作技藝歷經千年傳承,是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寶藏。本書不僅是一本絨花技藝入門教程書,更傳遞著生生不息的匠人精神。作者劉梅擁有40年絨花制作經驗,圖書文字翔實,從選材、工具、蠶絲染色到打尖、傳花……完整地記錄了傳統絨花制作的十幾道工序。全書圖片1100多張,歷時半年拍攝,一步一圖,甚至一步多圖,作者以第一視角帶讀者邊看邊做,盡可能展示古法技藝,讓更多熱愛傳統技藝的匠人能夠按圖索驥,盡快上手。本書精選20款古風飾品范例,有“小家碧玉”的民間簪花款,也有“富貴大氣”故宮典藏款,既有適合婚嫁的絨鳳,也有典雅大氣的仿文物款花排、仿點翠絨花……每一個花型也都有特別的配色和寓意,搭配發簪、胸針、發夾等佩戴樣式,可謂豐儉由人,讓讀者對絨花的印象不只停留在熱播古裝劇中,而是在生活中也可以佩戴起來。一朵絨花的誕生,凝聚了手藝人的巧思與匠心,在一剪一捻中,芳華永駐,花開不敗。
劉梅 征珊珊 ·非遺 ·3萬字
清代以前,原州區一直是中原抵御外族入侵的前沿,周伐獫狁,漢擊匈奴,唐與吐蕃爭奪,宋與西夏對峙,明與韃靼、瓦剌交鋒,無不首當其沖。
吳萬俊主編 ·非遺 ·1.2萬字
絳州鼓樂歷史悠久,深受當地人民喜愛,具有一定的社會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據傳絳州鼓樂源于先秦,盛于明清。絳州鼓樂素有“地動山搖”“聞聲十里”之譽。演奏起來宏厚博大,氣勢磅礴恢宏,聲韻鏗鏘,粗獷豪放而有力度。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地方文化的喜愛也愈加深厚,絳州鼓樂逐步發展成為名城新絳的名片。本書用五章全面完善地詮釋了絳州鼓樂,其中包括絳州鼓樂的歷史地理屬性、民間文學考證、藝術特點、絳州鼓樂的傳承、社會影響等。
毛瑮 毛上虎 ·非遺 ·4.8萬字
左權民歌風格在隋代開始形成,開花調是左權民歌的精華部分。左權開花調構思精巧、歌詞新穎,襯詞襯句凸顯了濃厚的地方色彩,感染力很強。2006年,左權開花調被評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本書從開花調的歷史背景、藝術形態、流傳發展、代表性傳承人、當代傳承等方面進行闡述,旨在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左權開花調。
毛瑞環 樹難栽 ·非遺 ·4.7萬字
本書是一本深入介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書籍。書中涵蓋了眾多豐富多彩的非遺文化表演形式,如豫劇的激昂唱腔與生動表演、粵劇的獨特韻味與精美服飾、陶瓷的細膩工藝、刺繡技藝的精細、剪紙藝術的歷史文化、打鐵花的絢爛、火壺表演的刺激、皮影戲的獨特魅力、川劇變臉的神秘……通過對這些非遺文化的詳細闡述,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
李翊編著 ·非遺 ·3.3萬字
陳國青主編的《信息系統學報(第11輯)》收錄了多篇國內外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其內容涵蓋多個不同的研究主題和多樣化的方法論。其中包括武漢紡織大學夏火松等對國內外電子商務關鍵成功因素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劉茂長等基于TOE模型的電子商務技術擴散影響因素研究;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鄧之宏等對中國C2C市場電子服務質量、信任對顧客忠誠的影響研究;江蘇科技大學田劍等對C2C網上拍賣交易前初始信任影響因素研究;電子科技大學曹云忠等基于公共平臺的企業微博信息傳播意愿研究;江西財經大學陳偉等基于復合協同模型的江西省與全國兩化融合水平對比分析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劉滿成等基于社區服務的居家養老信息化需求研究;華東理工大學李嘉等基于多階段和分層方法的言語行為分類研究。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非遺 ·11.7萬字
旗袍,作為我國的民族服裝,承載著幾代手工藝人的智慧與心血,蘊含著我國悠久的特色傳統文化,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津派旗袍是我國旗袍興起和發展的前沿,具有難以估量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影響,其制作過程有著嚴格的規范與標準。本書以翔實、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津派旗袍的前世今生,帶領讀者了解面料、紋樣與色彩的選擇,領略津派旗袍完整的制作工藝,并以視頻方式(二維碼)直觀呈現操作技藝,旨在為非遺文化技藝的傳承發展盡一份微薄之力。
梁玉華 楊洪翠 ·非遺 ·4.7萬字
《信息系統學報(第12輯)》所收錄的研究論文仍然涵蓋了技術和行為兩個視角。在技術視角的研究中,蔣彬等從一種獨特的角度,在數據倉庫構建方法中引入了對參與行為模式的深入思考,楊彥武等的論文則對搜索競價廣告中關鍵字最優化策略進行了探討。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非遺 ·8.3萬字
本書從微觀競爭性信息、宏觀競爭性信息、社交網絡群體社區行為、用戶興趣、異常用戶識別、關鍵節點用戶挖掘、用戶鏈路與熱點話題預測等角度入手,結合社交網絡的真實案例,深入剖析了社交網絡競爭性信息的傳播規律與用戶行為,并根據作者團隊的研究成果和實際研究經驗,歸納、總結了社交網絡競爭性信息傳播與用戶行為分析的研究現狀和未來發展動態。
劉小洋 ·非遺 ·9.2萬字
本書是一本新媒體文案專題訓練實戰手冊,在微信、微商、電商、APP、頭條號這5大文案寫作最為火熱的領域進行基礎+案例式操作講解,幫助這5個領域的文案工作者快速寫出10W+的爆款文案。本書中的100多個案例,涵蓋了朋友圈、公眾號、微博、今日頭條、淘寶、百度、QQ、簡書、一點資訊、騰訊新聞、搜狐新聞、網易新聞、鳳凰新聞、新浪博客和艾瑞網等10多個新媒體平臺的文案寫作技巧,助你從新手成為新媒體文案高手!本書適合從事文案寫作的人員,特別是從事微信、微商、電商、APP、頭條號等新媒體寫作的人員。
文能載商 ·非遺 ·11.4萬字
文化創意產業是一個地區或城市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規模與水平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和文化軟實力高低的重要標志。本書總結了非物質文化與文化創意產業之間的關系,探討了非物質文化創意產業化理論與實踐過程中的問題,對寧波市非遺文化創意產業化的發展現狀、模式、問題、路徑及策略等進行了深入調查和研究,對寧波以及我國各個地區非遺文化創意產業化發展有一定的總結凝練、借鑒意義或參考價值。
陳萬懷 ·非遺 ·12.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