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生活的藝術》是林語堂繼《吾國與吾民》之后再次獲得成功的一部英文作品。林語堂在書中談論了莊子的淡泊,贊揚了陶淵明的閑適,誦讀了《歸去來兮辭》,還講解了《圣經》故事,談及中國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觀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鑒石,如何養花、蓄鳥、賞雪、聽雨、吟風、弄月,等等。他將曠懷達觀、陶情遣興的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東方情調予以充分的傳達,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個可供效仿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
林語堂 ·文化評述 ·23.5萬字
《國學大師談國學》由概覽篇、明德篇、資政篇、修身篇、齊家篇、史鑒篇、藝文篇、問學篇、宗教篇、交流篇10篇構成,主要包括:鄧實:古學復興論;陳獨秀:寸鐵·國學;馬瀛:國學名稱之由來;李大釗:今與古;成仿吾:國學運動之我見;聞一多:論振興國學;曹聚仁:春雷初動中之國故學(節選);蔡尚思:國學二字之解釋;張岱年:說“國學”;袁行霈:國學究竟有什么用等。
梁啟超 ·理論 ·23.5萬字
這是一本面向大眾,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研究”之子課題"中國文化企業發展戰略”研究成果,進行通俗易懂地闡述的社科讀物,立足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大環境,從廣為人知的身邊的文化產業經濟變化中,揭示深刻的規律本質,豐富的案例、通俗形象的闡述,讓讀者掌握文化產業最根本的商業關鍵。
陳少峰 黃向軍 ·文化產業 ·23.5萬字
本書立足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相關事件與史料,把五四新文化運動界定為一場與國際同步的先鋒運動。主張將五四新文化運動看作是中國古代史的一個自然延續階段,一場中國文化傳統進行自我涅槃的文藝復興,認為其在中國由古代君主專制向現代民主體制轉型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全書由20篇文章組成,聚焦新文學的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作家作品,如《王國維魯迅比較論》《巴金晚年著述中的信仰初探》《商務印書館雙甲子紀念特藏版〈茶花女遺事·天演論〉序》等,解讀整個新文學是如何影響中國現代化進程的。
陳思和 ·理論 ·23.5萬字
《湘學研究(2013年第1輯·總第1輯)》由湖南省湘學研究院主力。結構嚴謹,內容新穎,主要包括近代湖湘文化與近代中國、湖南人與辛亥革命、重評曾國藩、重評曾國荃、屈原與湖湘士人的人格建構、曾國藩的修身思想析論、簡析譚嗣同的“復生意識”等內容。
湖南省湘學研究院主辦 ·地域文化 ·23.5萬字
唐人張守節所著《史記正義》系學術價值最高的《史記》古注之一。宋人合刻《史記》三家注,以《史記集解索隱》為本注,而以《史記正義》為增注,為減少重複,于《正義》刪削獨多。三家注合刻本大行于世后,單本《史記正義》遂漸湮沒失傳,明人已無緣復睹《正義》全貌。《史記正義佚文輯證》一套書,系由中、日《史記》研究者對《史記》三家注合刻本之外遺佚的《正義》進行輯佚與研究的三部著作集成,是迄今為止蒐輯《史記正義》佚文最全、對其來源與真偽考論亦頗為精審的學術著作,于學者研究《史記正義》的存佚、《史記正義》與《集解》《索隱》的關系,以及對司馬遷與《史記》研究的深入,均足資參考。本書為該系列的第一部,是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二○一一年度直接資助重點研究項目,是國內外首次對宋人呂祖謙、王應麟、胡三省的五部重要著作中征引的《史記正義》佚文進行全面深入的輯佚與研究,共輯得《史記正義》佚文385條(其中全佚269條,部分遺佚116條),考出每條佚文原當系于《史記》何篇何句之下,并對這批佚文的價值做出評述。
袁傳璋 ·中國文化 ·23.5萬字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語言相通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服務國家戰略,寧夏大學著手打造“一帶一路上的語言”系列叢書,重點研究“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的語言國情和語言政策,搭建“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和地區語言和語言政策的數據庫平臺,為政府和企業提供決策參考。本書為叢書第二卷,將研究亞、歐、非洲共15個國家的語言狀況與語言政策,涉及各國語言狀況、語言政策、語言教育、對中國的啟示和借鑒等內容。
王輝主編 ·中國文化 ·23.4萬字
本書是關于方以智《圖像幾表》的校注。《圖象幾表》是方以智編著的《周易時論合編》的第一部分。方以智承襲朱熹《周易本義》以來的象數易學注《易》著作的一般體例,將易圖及其說明文字作為第一部分,將《周易》文本的批注作為第二部分。《圖象幾表》正是其第一部分,即易圖及易圖的說明文字。《圖像幾表》共分八卷”,是以采錄《周易古今文全書》“易學啟蒙”五卷之圖為主,旁及諸家易說或易圖,分“圖書”、“卦畫”、“八卦”、“卦變”、“蓍策”、“卦序”、“旁徵”七部分,集圖二百余幅。方以智的《圖象幾表》,從所集易圖之多及闡述之深刻來看,是對漢唐宋元以來易圖書學的一次總結,亦是闡述方氏象數易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明末憂患之際產生的易圖學三大奇書之一。《圖象幾表》將當時的哲學知識與象數易學相結合,企圖從易學中尋求萬法之根本,以“貴為時用”為宗旨,亦大有力挽狂瀾之意。《圖象幾表》對后來清代易圖學的發展影響頗大,是一部歷代象數易學的總結之書。
(明)方以智編 彭戰果等校注 ·中國文化 ·23.4萬字
《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集刊》是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區域文學委員會、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積十年之功打造的學術品牌,是全國致力于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的學人共享之重要研究平臺。第10輯收文23篇,設欄目6個。欄目設計中,除常設的“區域文化與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區域文化與古代文學研究”之外,特推出“魯迅誕辰140周年紀念專欄”、作家林培源的研究專輯“潮汕文化與文學檔案·林培源”、學者楊星映的研究專輯“巴渝學人掠影·楊星映”,以及評介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成果的“書評”欄目,體現出編委會在常中求變、從傳統中求創新的學術努力。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大有可為。
周曉風 楊華麗 凌孟華主編 ·文化研究 ·23.4萬字
本書為《形象史學》總第二十二輯,《形象史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主辦,是CSSCI來源集刊。“形象史學”,是指把形與象作為主要材料,用以研究歷史的一門學問。本輯有紡織考古、建筑考古、圖像研究、文本研究等四個欄目,兼具圖像與實物、文獻與考古的研究文章。上至上周,下至明清,所跨時段較長。入選的文章符合學術規范,都能夠對相關問題進行較為圓滿的論證和說明,使用的史料和文獻、圖像材料等豐富、可信。
劉中玉主編 ·文化史 ·23.4萬字
本書以武安固義儺戲為主要研究對象,介紹了固義儺戲的基本樣貌,對固義儺戲劇目進行了初步考證,把固義儺戲置于儺文化的時間空間中予以觀照,分析了其類型特征。通過跨地域的研究視角,將固義儺戲與武安社火、邯鄲社火、上黨賽社綜合考察,探究了多種儺文化因子間的關聯。結合田野資料和理論視野,分析了固義儺戲的特點,引出了社火儺俗的個案思考。本書適合儺戲、賽戲研究者參考,亦可為對儺戲、賽戲有興趣的讀者提供素材。
賈利濤 ·民俗文化 ·23.4萬字
本書依托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自然科學基金,為作者在多年田野調查、理論鉆研與案例分析之上的研究成果。本書從流動性和旅游化背景下,社會空間日益凸顯的對正義的訴求出發,運用文獻法、田野調查法、數理分析等方法,圍繞空間生產理論對周莊、西塘、烏鎮、南潯、甪直、朱家角六個江南社區型文化古鎮長時段的空間流變進行全面剖析,提出旅游空間是旅游實踐的產物之觀點。并從空間平衡生產的角度,呼吁古鎮發展應尋求消除空間異化的方法,在重塑空間價值結構中尋求富有成效的空間發展路徑。本研究可為江南社區型文化古鎮的旅游管理提供有益建議,亦可填補目前學術界所缺乏的對日常生活空間生產的案例研究。
郭文 ·文化產業 ·23.4萬字
從貴族的綾羅綢緞到農民的粗布麻衣,從上流的法式大餐到底層的饑餓難耐,從時尚雜志上的精美圖樣到黑暗礦井里的極度剝削……維多利亞人的晚宴、游戲、禮儀、禁忌,甚至隱秘性事,均被露絲·古德曼以時間為序呈現筆下,敘述內容的時間跨度長達60年:作為尊貴的紳士,男人們的“西裝筆挺”到底是什么標準?身為優雅的淑女,勒緊緊身胸衣其實不止為了展現身材?人們搭上蒸汽火車去工廠上班,維持體面儀態外表的同時又該如何下礦干活?射箭、網球等“高級”運動興起,可人們為什么在打球時要系上格格不入的圍裙?豪華浴場其實不是富人專享,它的源起和窮苦人民脫不了干系?到底是什么掀起了洗浴之風,讓人不分身份高低齊聚“大澡堂”?享譽世界的體驗式歷史學家露絲·古德曼將理論與個人實踐相結合,親自化身維多利亞人持續一年體驗當時生活,不僅將當時的穿著打扮、飲食文化和日常工作呈現在本書中,還講述了維多利亞時代在個人衛生、廚房科學和性等方面極大的觀念革新,回顧了經濟極度繁榮的宏觀社會中微觀的個體,展現了這段迷人歷史中真正的細節。
(英)露絲·古德曼 ·文化史 ·23.4萬字
《國學論衡》系甘肅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的學術集刊,旨在為從事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研究的學者提供學術交流平臺,通過學術研究增進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國學的理解和詮釋;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國學與世界文化、文明之間的對話;以理性考量塑造未來中國文化和學術思考。本刊現為采取匿名評審制度的年刊,登載國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學術論文及書評札記、學界動態等文稿。
王曉興主編 ·中國文化 ·23.4萬字
天府之國——四川,自古以來人杰地靈。為了促進四川人民增強文化自信,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精神,四川省于2017年評選出首批十大歷史名人: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他們是巴蜀文化發展各時期的代表人物,是創造、傳承、革新巴蜀文化的先導者,承載著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品格,在我國乃至世界歷史文化長河中都占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因此歷代歌詠不絕,而近代以來對其的研究成果更是層出不窮。本書通過對十位歷史名人研究歷程的回顧,總結和發掘出其超越時代的永恒價值,以為建設當代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服務。
舒大剛主編 ·地域文化 ·23.4萬字
隨著文化市場的不斷拓展和開放,信息技術與文化產業不斷融合發展,文化產業在整個國家文化建設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中國文化產業管理理論建設是在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和文化產業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提出來的。本書在借鑒國內外有關文化產業管理相關著作的基礎上,兼顧文化產業的文化屬性和經濟屬性,基于產業鏈的視角,將文化資源、文化市場、文化產品作為文化產業管理的核心研究對象。以系統化思維統籌文化產業的生產、消費、流通全過程,突出文化生產對象的特殊性和文化消費對象的廣泛性;在探尋文化產業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從宏觀政策引導、中觀市場營造到微觀運營投資三個層面,對文化產業政策、投融資、項目管理、品牌運營等契合當前文化產業發展戰略思路和發展趨勢的內容進行了管理學視角的分析和闡釋,以期為文化產業管理學學科體系和文化產業管理實踐提供有益參考。
詹一虹 ·文化產業 ·23.4萬字
本書圍繞中國文化的當代精神這一主題,試圖闡明以下一些主要問題:孔子、孟子為中華文明做出了什么貢獻,儒學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有哪些經驗教訓,儒學在當代如何進行理論轉型,儒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聯系是什么,儒學在今日社會主要應在什么領域發揮作用和發揮何種作用,儒學怎樣推動中西文化會通和新型國際關系建設,等等,而論說的重點在于中華傳統美德的闡揚。總之,試圖用時代精神激活儒學的恒在價值,以實現明體達用的目標。
牟鐘鑒 ·理論 ·23.4萬字
《孫子兵法》6111字,似乎每個字都艱深玄奧,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其實,只要抓住兵法的根本思想,就會發現處處豁然開朗、字字明明白白。本書作者華杉,研究孫子兵法二十余年;在本書中,抓住兵法根本思想,通過155個經典戰例,將《孫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詳盡透徹。同時援引2000多年來,解讀《孫子兵法》的傳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注解,從不同角度還原兵法原意。全書通俗流暢,精彩紛呈;背水一戰、圍魏救趙等經典戰例,更是講解得令人身臨其境,猶如置身戰場上空,看交戰雙方兵馬調動,浴血奮戰,在震天的廝殺聲中演繹著兵法的深邃思想。
華杉 ·中國文化 ·23.3萬字
本書以中國傳統法律中的“家”與“戶”為研究對象,從學術史的角度,梳理近百年來關于家戶法律傳統的研究成果,總結其中的學術發展脈絡與趨勢。本書所選文章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基本反映學界在不同的時空語境下對于家戶法律傳統的研究旨趣。當前,我國的民法典正在編纂之中,梳理家戶法律傳統研究的百年學術史,可以從法律文化的視角,為民法典中民事主體資格、親屬、繼承等相關內容提供歷史鏡鑒,對于傳承民族精神、豐富民事立法具有理論和現實意義。
李偉主編 ·文化研究 ·23.3萬字
網絡文化是文化的新形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內容,以其主體性、交互性和開放性的獨特優勢迅猛地傳播和發展起來。因此網絡的文化交往應得到大力關注和研究,這也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應有之義。本書結合學科特點從馬克思主義文化交往理論的視野出發,厘清網絡的文化交往的本質與結構、類型與功能、基本原則與價值等問題,考察當代中國網絡的文化交往的現狀和困境,并找出困境產生的原因,探究實現我國網絡的文化交往和諧發展的路徑,為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邁向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做出一份貢獻。
張文雅 ·文化研究 ·23.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