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在此歷史征程中,由文化自覺而文化自信,由文化自信而文化自立,由文化自立而文化自強應該成為當代大學生的共同選擇。本書收錄了李學勤、張豈之、陳來、陳眾議、陳劍瀾等多位著名學者在“新人文講座第十一系列”“文化傳承與創新”中的演講全文,內容涉及文化和文明的傳承與碰撞、傳統和現代的繼承與超越、中國和世界的交流與對話,覆蓋歷史、文學、哲學、藝術、教育、經濟及國際關系等諸多領域。
曹莉 ·中國文化 ·24萬字
唐詩經典的建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是眾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作品自身較高的藝術價值是基本前提,社會的審美風尚及官方意識形態是經典生成的土壤,發現人則是經典走向讀者的主要媒介和關鍵因素。而發現人對唐詩經典的篩選主要通過選本來完成。選本大多流行較廣,在標舉典范的同時又兼有指導初學者創作的功用,成為唐詩經典體系建構的最重要途徑。本書即選擇沈德潛《唐詩別裁集》為依據來考察唐詩的經典化,沈德潛《唐詩別裁集》充分吸收前代研究成果,又有所突破,帶有鮮明的官方色彩和時代特征,代表了傳統詩學主流觀念對唐詩的定位,具有巨大影響力和生命力,以此選為基礎,本書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唐詩經典生成與演化的過程。
王宏林 ·文化研究 ·24萬字
本書是一部品讀經典、思考人生的學術隨筆集。作者從我國古代文史哲名篇中,選取部分思想深邃、特點鮮明的代表性作品進行解讀,在介紹作品內容和文學特色的基礎上,通過“知人論史”、“知人論世”,對文章涉及的歷史背景、人生際遇、哲學思想等方面進行全方位闡釋。文章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涵蓋修身、齊家、治國各個領域,基本是采用“解構”與“建構”的寫作手法,在解析原文、“走近古人”的過程中重構對文本的理解。對于廣大讀者特別學習古文經典、汲取人生智慧、提升文化修養,具有指導和啟發意義。
夏海 ·隨筆 ·23.9萬字
本書旨在凝聚當代海內外學術研究有生力量弘揚蜀學,主要突出研究蜀學人文精神、學術思想和文獻詮釋,兼顧蜀學各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旨在促進蜀學在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蜀學是誕生于中國西南巴蜀大地、與中原學術互補互動的一方學術,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制度層面、在經典層面、在信仰層面、在核心價值層面都具有獨特的造詣和豐碩的成果。蜀學研究含三個義項:一是研究蜀學,二是蜀中論學,三是蜀門治學。
王小紅主編 ·文化研究 ·23.9萬字
本書對40年來中國文化發展的歷程、重大成就、問題不足等進行總括性的分析,并從文化體制與文化政策、公共文化服務、文化遺產事業、文化產業、文化企業、文化市場、文化消費、文化貿易、對外文化交流、文化科技、設計和工藝美術等十一個方面深入系統地進行了專題研究。書中各章作者均為國內該領域的大家、名家,共同為中國文化領域的研究者、從業者奉獻了一份“學術大餐”。
胡正榮等 ·中國文化 ·23.9萬字
本書第一次全面梳理了日本正倉院文書、天皇宸記、平安時期公家日記這三大史料群中所見漢籍書錄,根據第一手資料忠實地還原出日本古代文人接受中國漢籍文化的歷史背景和文化脈絡。總括各種日藏舊鈔本及宋刊本《文選》與《白氏文集》,以這兩部重要漢籍在古代日本的閱讀傳播為研究個案,對東亞漢文化圈中鈔刊轉換時期所出現的種種現象予以了詳細的考察。
陳翀 ·文化交流 ·23.9萬字
《戰國策》作者不詳。西漢劉向對其進行了整理,分為東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等策,共三十三篇。記載了戰國初年到秦統一的二百多年間,十二大諸侯國繽紛多姿的歷史面貌。在戰國這樣一個動蕩劇變的時代,往來于各國之間的縱橫家是時代寵兒,他們多以謀臣策士的身份登堂入室,指點山河,旁征博引,巧思妙喻,機鋒敏睿,汪洋恣肆,從某種程序上影響了一個時代諸侯國的盛衰和歷史的走向。這部國別史著作充分展現了古代先賢語言和計謀方面達到的高精境界,洋溢著令今人嘆為觀止的人生智慧,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王延棟 ·中國文化 ·23.9萬字
《彩圖全解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編著者王應麟。《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三部書是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啟蒙讀物,是家喻戶曉歷代傳承的優秀教育著作。其詞句言簡意賅,內容包羅萬象,涵蓋了歷史、地理、禮儀、德行等豐富的知識與行為準則。對于孩子人格的塑造與修養的生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與深遠的教育意義。
王應麟 思履 ·中國文化 ·23.9萬字
進入21世紀以來,日本加快了構筑文化戰略的步伐,通過制定和發布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形成了具有鮮明日本特色的文化戰略。日本文化戰略內涵豐富,包括文化振興戰略、文化產業戰略和文化外資戰略,其獨特的三位一體結構,發揮出了明顯的相乘效應。文化戰略作為日本國家戰略的重要一環,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日本在推進文化戰略的過程中,也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機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效果。本書期望通過對21世紀初期日本文化戰略的探討,為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提供某種有益的借鑒。
崔世廣主編 ·文化史 ·23.9萬字
這本書以清晰易懂的風格,采用符號學、后殖民主義等理論方法研究媒介中的社會性別,以大量英美媒體中的實例為對象,研究性別與媒體研究領域中新近的重要問題和代表性實例,包括奧普拉·溫斯頓等的脫口秀、著名的《四海一家》等雜志以及新聞、廣告、當代熒屏和平裝本羅曼司,考察21世紀女人和男人中的代表人物是如何變化的,回應了女性主義、酷兒理論以及反種族主義的標準。
(英)羅薩爾·吉爾 ·非遺 ·23.8萬字
這是一部講述人類從石器時代走向數字時代的全球文明史。數千年前,當人類還只是分散在荒野中的狩獵者、采集者時,我們已經開始創造自己的故事——生存帶來了聚落與組織,對目的和意義的追尋帶來了語言和文化,文化之間的碰撞帶來了進步與毀滅……散布在大陸之上的人類文明,如同一個個彼此獨立的星群,依靠各自的文化凝聚在一起,閃耀著獨有的光芒,同時又彼此影響,共同構成全人類的文化宇宙。作者充滿洞見性地將獨立的歷史事件串聯起來,闡明了人類創造和交流的獨特能力及其對世界的影響。從這個角度看,歷史就是文化宇宙中發生的事件,星群則是歷史舞臺上的主角,屬于不同星群的人類共同演繹著一出宏大戲劇。本書探索了歷史長河中,不同事件之間產生的漣漪效應,讀者將了解,地理特點是如何塑造古代文明的?馬鐙和褲子的發明如何左右了帝國的興衰?伊斯蘭教如何推動了哥倫布的遠航?13世紀蒙古帝國的崛起如何改善了英國農民的生活?本書追求一個全球視野下的敘述模式,在其中,“每一個我”都是塑造當今世界的重要因素。
(美)塔米姆·安薩利 ·文化史 ·23.8萬字
在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社會信息化和文化多樣化的多重背景下,文化強國建設中的倫理風險日益突出。本書認為,加強倫理風險治理,要從發揮核心價值觀的引領整合作用,厚植制度倫理、促進文化制度不斷完善,增強文化產業發展中的道德底蘊,重塑公民道德人格、夯實文化根基等展開,并應從整體上構建倫理評價體系,為衡量文化強國建設的合倫理性提供基本依據。
張永奇 ·文化事業 ·23.8萬字
《瘋狂郁金香》是一部關于郁金香豐富歷史的作品,作者安娜·帕沃德講述了郁金香是如何從土耳其開始,進而風靡整個西歐,直到1634年至1637年的荷蘭達到頂峰,造成瘋狂的“郁金香狂熱”。從來沒有一種花卉承載了如此巨大的文化意義,郁金香見證了政治動蕩,彰顯著社會行為,反映了經濟繁榮與蕭條,描繪了宗教迫害的起起落落。在時代的演變中,它承載了政治、社會、經濟、宗教與文化的豐富意涵,可謂“時代之花”。這不僅是一本郁金香的歷史書,還是一本獨特的郁金香園藝百科書,描述記錄了80種野生郁金香品種和數百種園藝品種。不僅如此,書中還收錄了大量作者珍藏多年、美輪美奐的精美插圖,大部分來自17世紀早期安布羅休斯·博斯查爾特等大師的作品,為本書增色不少。7年的旅行、10多萬字的抄寫筆記、120幅珍貴插圖,作者追隨郁金香南至克里特島、東至土耳其、北到荷蘭的整個歷程,揭示了郁金香前世今生超過五百年的故事。
(英)安娜·帕沃德 ·文化史 ·23.8萬字
傳統蒙學讀物中,《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是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幼兒啟蒙教材,俗稱“三、百、千”,在歷史上對普及文化知識、加強道德教育發揮過積極的作用,我們本著歷久旎新的精神。力圖把本書打造成融知識性和藝術性于一體的文化作品。
任媛媛 ·中國文化 ·23.8萬字
本文以五四新文學運動中的錢玄同為研究對象。錢玄同是小學與經學大家,也是五四時期影響甚巨的新文學活動家及雜感作家。歷史地考察錢玄同與五四新文學建設的關系,旨在對其學術建樹及文學史地位予以切當的評估。錢玄同借國語運動的學術資源有力地促進了五四新文學語言的建設。他堅持五四文學語言建設的開放原則,并對古語和方言在文學語言中的地位予以界定。他致力于文字革新,主張廢除漢字,以實現廢孔學、滅道教之思想革命的根本目標,其革新方案卻在漢語的應用現實中不斷調整。他的語言文字革新實驗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其宗旨在于重建語言與民族文化精神的關聯,改變古文對民族思維方式的制約,擺脫長期習得的語言教養以及以古語為媒介的思維慣性的魔力,為文學言說現實確立一套新的準則。錢玄同是五四時期最為活躍的雜感作家之一,他以雜感創作實踐了對古文義法的反叛。其雜感從學術性的議論、國民性批判到對時弊的指摘,在思想淵源上與他所從事的文學革命活動一脈相承。桐城文人以闡道翼教為己任,無疑極大地限制了“言有物”的自由空間,而他的雜感對所謂“物”卻少有限制,并以科學與民主觀念貫穿其間。桐城文人主張以“雅潔”追求古文正統,他的雜感則用白話寫作,以靈活生動的文章形式對抗那古老的“體式鬼”的束縛。他以激切、峻急的創作風格為五四散文史的書寫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魏繼洲 ·文化研究 ·23.8萬字
本書以一個特殊的農民工群體——重慶“棒棒”(以從事人力搬運為主的農民工群體,因其手拿一根用于搬運的竹棒,重慶市民稱其為“棒棒”。)為研究對象,以其所固有的鄉土社會的特質——鄉土性為研究主題,從都市感知的視角切入,考察這一群體都市適應的特點,探討中國農民的鄉土性在該群體都市適應中的體現,分析他們所延續的鄉土性對其都市感知和都市適應過程的影響,揭示棒棒社會保持鄉土性的本質特點,并由此來討論都市化背景中底層社會的特質。
秦潔 ·地域文化 ·23.8萬字
中國美術史學科創始人王遜寫給所有年輕人的中國藝術通史。作者以其在中國美術史各門類的淵博知識和在文史、哲學、美學等方面的深厚修養,全面、系統而扼要地闡述了繪畫、雕塑、建筑、工藝美術等藝術門類在中國各歷史階段的成就和發展規律。在闡述藝術現象的同時,兼論它們賴以產生、發展、變化的社會歷史條件,重視它們與哲學思潮、宗教信仰、文化藝術及各門類之間的相互關系。行文脈絡清晰、生動精煉、樸素淡雅而娓娓道來。本版特別收錄高清彩色插圖500余幅、藝術關鍵詞索引及中國藝術史年表,以期為讀者帶來更悅目、豐富而完備的閱讀體驗。上冊:原始社會、商周、秦漢、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下冊:宋、元、明、清。
王遜 ·文化史 ·23.8萬字
《伏櫪集》是當代著名版本目錄學家沈津年逾七十而“老驥伏櫪,矢志縹緗”研究古籍版本、書寫業界人物的文章合集。所收幾十篇文章分為四個部分:一是書寫張元濟、顧廷龍、瞿鳳起、趙萬里、林章松等業界名家,涉及《涵芬樓燼余書錄》、《善本組周記》、合眾圖書館、鐵琴銅劍樓、北京圖書館、中國書法家代表團第一次訪日等重要著作、機構、事項;二是為一些有影響的圖書所作序文及會議發言,有利于讀者更好地認識《前塵夢影錄》《日本漢籍圖錄》《天祿琳瑯知見書錄》以及中文古籍整理與版本目錄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等的價值和意義;三是有關古籍版本研究的札記,篇幅雖短小,卻充滿真知灼見;四是為“哈佛燕京”藏日本所刻中國典籍所試寫的30種敘錄,沿用了“哈佛書志模式”,揭示出日刻漢籍的形態、內容、特色和價值,對書志寫作具有示范作用。書中編插大量珍稀古籍書影、人物照片,文圖并茂,更為生動。
沈津 ·隨筆 ·23.7萬字
《中國邊疆學》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新疆智庫聯合主辦的學術集刊。本書是第十一輯,選入有關邊疆研究的論文18篇,涉及東北邊疆研究、邊疆理論研究、西南邊疆研究、西北邊疆研究、海疆研究、當代邊疆治理與創新等方面,希望有助于推動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邢廣程主編 ·文化研究 ·23.7萬字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系統研究創客文化的著作,聚焦創客文化與創新型城市建設,在描繪創客運動的世界軌跡,厘清其文化基因的基礎上,從創客教育、創客創新、創客經濟和創客手作等方面探討城市發展中的學習型社會構建、可持續發展、文創產業迭新和新工匠精神等議題,提出創客文化融入創新型城市建設的路徑及其未來發展趨勢。本書在每章的論述之后輔以一至兩個案例觀察,書末附上國內外創客城市概覽及英國創客文化調研札記,以期為讀者刻畫全面、深入且生動的創客文化圖景。
溫雯 ·文化研究 ·23.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