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的偏激:論五四新文學運動中的錢玄同
本文以五四新文學運動中的錢玄同為研究對象。錢玄同是小學與經(jīng)學大家,也是五四時期影響甚巨的新文學活動家及雜感作家。歷史地考察錢玄同與五四新文學建設的關系,旨在對其學術建樹及文學史地位予以切當?shù)脑u估。錢玄同借國語運動的學術資源有力地促進了五四新文學語言的建設。他堅持五四文學語言建設的開放原則,并對古語和方言在文學語言中的地位予以界定。他致力于文字革新,主張廢除漢字,以實現(xiàn)廢孔學、滅道教之思想革命的根本目標,其革新方案卻在漢語的應用現(xiàn)實中不斷調整。他的語言文字革新實驗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其宗旨在于重建語言與民族文化精神的關聯(lián),改變古文對民族思維方式的制約,擺脫長期習得的語言教養(yǎng)以及以古語為媒介的思維慣性的魔力,為文學言說現(xiàn)實確立一套新的準則。錢玄同是五四時期最為活躍的雜感作家之一,他以雜感創(chuàng)作實踐了對古文義法的反叛。其雜感從學術性的議論、國民性批判到對時弊的指摘,在思想淵源上與他所從事的文學革命活動一脈相承。桐城文人以闡道翼教為己任,無疑極大地限制了“言有物”的自由空間,而他的雜感對所謂“物”卻少有限制,并以科學與民主觀念貫穿其間。桐城文人主張以“雅潔”追求古文正統(tǒng),他的雜感則用白話寫作,以靈活生動的文章形式對抗那古老的“體式鬼”的束縛。他以激切、峻急的創(chuàng)作風格為五四散文史的書寫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23.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