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澄泥硯制作工藝歷史悠久,源于秦漢,興于唐宋,明代達至頂峰。清初,由于市場等因素的影響,澄泥硯制作技藝漸趨沉寂。1986年開始,藺永茂、藺濤父子著手恢復澄泥硯制作技藝的工作,并于1991年使這一傳統技藝重現人間。《澄泥硯制作技藝》從新絳獨特的地域文化入手,以非遺保護發展的視角,走進絳州,梳理澄泥硯的前世今生,細述恢復傳統技藝的艱辛的同時,隨三代傳承人的足跡,觀察現代社會背景下非遺保護發展的路徑,進而思索澄泥硯制作技藝的未來發展之路。
高忠嚴 史曉凱 藺霄麟 ·民間藝術 ·7.2萬字
惠及全球無數脫口秀達人的經典之作,拿來就能用的完全脫口秀表演指南。資深脫口秀表演專家格雷格·迪安,通過觀察和挖掘知名喜劇演員的表演,發明了一套針對脫口秀表演的學習方法,諸多喜劇大咖都曾承認受益于這套方法。這套實戰版練習冊從零基礎的段子寫作開始,一步一步教你寫笑話、組段子,從排練方法到表演技巧,可謂面面俱到。新手通過練習入門,老手通過練習更上一層樓,平凡的普通觀眾也可以發掘自己無窮的幽默潛力!《如何成為一名脫口秀老手》是“手把手教你玩脫口秀實戰系列”的第五冊,本書為你提供了一些可以提升脫口秀技能、增加脫口秀表演經驗的場所,同時全方位展示了麥克風的使用技巧。最后,通過不斷地回顧、評估和重新編排表演,你將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脫口秀老手。
(美)格雷格·迪安 ·戲劇藝術 ·101字
本書從畫面的構成關系對視覺感受的影響這一底層的設計邏輯出發,由淺入深地解析了游戲概念設計的知識點。本書前3章主要講解基礎的構成關系和節奏感的塑造。第4~8章主要講解不同層面外觀形式對概念設計結果的影響。第9~11章主要從畫面框架關系、空間關系及光影塑造的角度講解對整體畫面進行塑造時所應掌握的知識點。第12~14章從游戲概念設計的實際應用出發,講解游戲概念設計師應如何以產品的目標為導向進行概念設計與美術整體規劃。本書適合美術專業的在校生、游戲美術從業者和愛好者閱讀,同時也適合作為游戲概念設計培訓機構的教學參考書。
OLDFISH ·設計 ·19.9萬字
惠及全球無數脫口秀達人的經典之作,拿來就能用的完全脫口秀表演指南。資深脫口秀表演專家格雷格·迪安,通過觀察和挖掘知名喜劇演員的表演,發明了一套針對脫口秀表演的學習方法,諸多喜劇大咖都曾承認受益于這套方法。這套實戰版練習冊從零基礎的段子寫作開始,一步一步教你寫笑話、組段子,從排練方法到表演技巧,可謂面面俱到。新手通過練習入門,老手通過練習更上一層樓,平凡的普通觀眾也可以發掘自己無窮的幽默潛力!《如何提升現場表演技巧》是“手把手教你玩脫口秀實戰系列”的第四冊,在本書中你將學習專業喜劇演員會使用的表演秘訣、小竅門和指導原則,以使你的現場表演效果達到巔峰狀態。同時,你還將探索調整舞臺恐懼的方式,學習如何應對頭腦空白、化解冷場和對付起哄者。
(美)格雷格·迪安 ·戲劇藝術 ·100字
18世紀經歷了羅可可藝術和新古典主義的興盛。源于法國的羅可可風格輕盈優美,“僅僅旨在愉悅一個悠閑的、實際上是懶散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唯一的罪過就是無聊”;新古典主義藝術則旨在喚起希臘和羅馬遠逝的輝煌,“它的傳奇就像是從神諭之所祭壇火把上升起的青煙,繚繞于藝術愛好者的眼前”。此一時期的英國藝術則以托瑪斯·庚斯博羅的田園肖像與風景及約書亞·雷諾茲爵士的人物肖像為傲。威廉·錢伯斯爵士和羅伯特·亞當在建筑上留下了他們的印記,尤以精美的鄉村宅第最具風采。而在“能人”布朗的影響下,英國的花園和公園擺脫了形式上的束縛,自由無拘地模仿自然。
(英)斯蒂芬·瓊斯 ·收藏 ·4.8萬字
當你看到一件藝術品時,先想知道什么?蘇富比高級拍賣師菲利普·胡克告訴你,任何人在觀看一件藝術品時,常問的兩個問題是:我喜歡它嗎?這是誰的作品?而拍賣師則會再加上三個問題:它值多少錢?五到十年后它將值多少錢?如果人們看到它被掛在我家的墻上,他們會怎么看我?其實,現在很多人都會像拍賣師一樣,直接關心藝術品的價格而非審美價值。《蘇富比的早餐》揭示了藝術品與金錢之間復雜且微妙的關系,用一個全新的視角窗口,展現了一個不一樣的藝術世界。在本書中你能了解到:西方現代藝術史的發展輪廓;藝術品的普遍性價值規律;藝術品與金錢財富的相互糾纏;藝術家和藝術品世界的八卦趣聞。
(英)菲利普·胡克 ·藝術理論 ·17.2萬字
周令釗先生是參與建構新中國國家視覺形象的主要藝術家之一。1949年前后至80年代,周令釗先生積極參與了大量涉及國計民生的美術設計工作,如共和國國徽、少先隊隊旗及共青團團旗、第二、三、四套人民幣票面整體美術設計等,服務于新生的人民政權。本書為收錄一百二十幅周令釗經典設計作品及大量手稿、草圖、照片,并附詳細作品說明,既是這位美術大師的個人小傳,也是新中國的設計簡史。
周博編著 ·繪畫 ·5.4萬字
藝術是如何運作的?它是如何感動我們,知會我們,挑戰我們的?作為國際知名畫家大衛·薩利的首部藝術隨筆集,本書介紹了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一批藝術家的作品,從畫家到觀念藝術家,包括薩利的朋友和同代人,杰夫·昆斯、約翰·巴爾德薩里、羅伊·利希滕斯坦、亞歷克斯·卡茨等。本書不僅探索了藝術家本身特性的多重性,同樣揭示了他們作品的特別之處。薩利擺脫藝術理論的行話,以幽默和熱情的行文,精確和深具緬懷的描述,帶領讀者奔赴一場訴諸直覺的藝術之約。這是一堂講述如何用藝術家的眼光觀看藝術的大師課。
(美)大衛·薩利 ·藝術理論 ·14.8萬字
本書是英國著名藝術史家、作家、策展人、紀錄片主持人肯尼斯·克拉克的代表作之一,是西方風景畫研究的開山之作和傳世經典,明確定位了風景畫在西方藝術史中的美學價值。從神祇的樂園到人類感官的蘇醒,從避難的封閉花園到變幻的光影世界,從具象空間的再現到抽象觀念的形成,風景畫代表了自然觀念的形成,是觀看自然的獨特方式,體現了人與自然之間神秘又不可分離的關系。象征風景、事實風景、幻想風景、理想風景……風景畫不僅是自然的再現,更反映了人類內心的自我投射以及對自然的回應。風景入畫,畫入心靈。
(英國)肯尼斯·克拉克 ·繪畫 ·10.4萬字
在《設計心理學2:與復雜共處(修訂版)》中,諾曼博士探討了為什么我們的生活需要復雜,而不是簡單,而設計促成了復雜生活的實現。作者以清晰而又輕松的行文,為讀者講解了為什么我們渴望的不是簡單。當物品的設計是可以被理解的、易于管理的、令人愉悅的,在適度的情況下,在適合的時間里,我們渴望的是復雜。實際上,通過基于良好溝通的設計,復雜可以被管理近而生產出最實用的產品,形成理想的、以人為中心的設計。
(美)唐納德·A·諾曼 ·設計 ·13萬字
《劍橋藝術史:20世紀藝術》將會帶領藝術愛好者們穿越迷霧。她用非技術性的語言解說了本世紀的重要潮流、藝術家和作品;從立體主義、野獸派到波普藝術和攝影現實主義,從畢加索、勃拉克到包豪斯及之后,在薄薄的一冊書中盡顯精髓。20世紀見證了藝術與社會的巨大變革,藝術家們向觀看與描繪世界的傳統方式發起了挑戰,他們或是集結在層出不窮、令轟甚眩的藝術運動中,或是致力于個人獨特的、有時近乎不可理喻的探索。
(英)羅斯瑪麗·蘭伯特 ·收藏 ·5.2萬字
動畫電影《白蛇:浮生》官方藝術畫集,以絕美的場景、經典的臺詞、細膩的情感線索,呈現“浮生一年”的動人故事。300余幅高清大圖,把浪漫開放的南宋帶回眼前。你將領略西湖斷橋、九溪十八澗、河坊街等人文與自然美景,看到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更有小白與許仙斷橋重逢、許宅大婚、寶青坊戲曲表演、小白盜仙草、法海捉妖等名場面。本書收錄影片中所有應當被“記得”的故事。
追光動畫編著 ·媒體藝術 ·158字
本書為《大理寺日志第二季》動畫美術設定集。包括世界觀、人物篇、道具篇、場景篇以及制作篇四個部分。涵蓋了二十余幅場景原畫,三十三位人物的多款造型,主要人物立繪與檔案,四十余種重要道具,劇中名場面layout與制作組訪談等內容。
好傳動畫編著 ·媒體藝術 ·2037字
創造力從哪里來?創造力如何培養?腦中的創意如何實現落地?AI會代替沒有創造力的人類嗎?這些創意工作者苦苦思索的問題,本書將提供靈感與參考。美國藝術和設計教育領域領航人物洛恩·M.布克曼20余年行業觀察與經驗總結。曾擔任戲劇導演、作家、戲劇文學教授和全球公認的“設計學院中的哈佛”——藝術中心設計學院院長的洛恩親手執筆,破解創造力、靈感與執行落地的密碼。創造力并非是靈光一現的魔法,而是能夠通過訓練習得。全書以具象的方式揭示創意的實現過程,顛覆了關于天賦和天才的流行觀念,作者走訪50余位創意工作者,涵蓋小說家、編劇、設計師、短片導演、建筑師、裝置藝術家、作曲人、策展人……通過大量采訪實例,見證和理解創意的誕生與實現過程。
(美)洛恩·M.布克曼 ·藝術理論 ·14.2萬字
《用影像發聲的時代》是一本有關影像敘事技藝的“百科全書”。它將引導讀者在動態影像時代重塑自己的“視覺素養”,使人們在人際交往和職業生活中成為“領頭羊”。作者博古通今,從石洞壁畫開始,經由古登堡、愛迪生再到希區柯克,追溯了文字與圖像在思想表達和人際溝通上的發展演化史;作者還饒有趣味地探索了“電影神經學”這一前沿科學領域,為讀者呈現出用影像發聲的力量。在當下的多屏世界,人們要不斷提升視覺素養,結合懷疑精神和敏銳的判斷力,來評估以影像為媒介所展現出的觀點價值,才能謀得更好的生存之道。基于十幾年的影像教育經驗,作者向我們坦承,“影像語言”的習得是一個刻意練習的過程,只有通過不斷地揣摩和實踐,影像技術才能轉化成我們的“視覺素養”。如今,視覺媒體重新定義了人們在接收、表達信息方面的素養以理解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用影像發聲的時代》還是一本實用指南和教戰手冊,它不僅列舉了影像在現代商業生活中的成功和案例,還手把手地指導初學者如何進行案頭準備、腳本創作、影像拍攝和后期制作,是帶領讀者遨游多屏世界不可或缺的入門書。
(美)斯蒂芬·阿普康 ·媒體藝術 ·14.6萬字
為了解釋情感因素在設計領域扮演的角色,本書詳細探討情感元素的三個不同層面:包含本能的(產品的外觀式樣與質感)、行為的(產品的功能)和反思的(個人的感受與想法),并提出因應不同層面的設計原則;對目前越來越重視客制化與互動設計的服務產業來說,情感設計將是未來發展的關鍵。在諾曼博士的暢銷書《設計心理學1:日常的設計》中說明了:為什么生活用品不應該讓人困惑、惱怒,還有沮喪;《設計心理學3:情感化設計》則解釋了為什么它們也必須迷人、賞心悅目,以及充滿樂趣
(美)唐納德·A·諾曼 ·設計 ·13.8萬字
達·芬奇的筆記手稿,內容包括對光影和繪畫藝術的探索、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的觀察、天文地理現象、人體結構解剖、建筑工程研究、武器和機械構造、飛行器和潛水裝置設計,以及寓言笑話、人生感悟等,無所不談。達·芬奇筆記保存下來的手稿大約6000頁,其中包括大量手繪的圖片,許多文字寫在稿紙邊緣,有的文字是用左手反向書寫而成,是人類文化史上獨一無二的珍貴資料。《譯林人文精選:達·芬奇筆記》精選的譯文配有黑白圖片,分為藝術篇、科學篇和生活篇,并附導讀和達·芬奇生活經歷年表,反映了手稿豐富的內容。
(意大利)萊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繪畫 ·14.3萬字
一本能喚醒記憶的美麗圖書,原野、北雁、疾風、新綠、飛雪……儲存了不被打擾的故鄉的安寧。畫家宋源文先生1933年生于遼寧,是中國現當代版畫大家和中央美術學院資深教授,他擅長打動人心的風景木版畫,喚起人心底的鄉愁。本書為“新中國美術家”系列之一種,正文收錄一百余幅宋先生經典作品,涵蓋各時期重要代表作,并由畫家親自撰寫了各幅作品的創作方法,特別收錄宋先生在版畫創作、藝術學習方面心得體會,對莘莘學子和中國現代藝術的研究者和愛好者而言有重要參考價值。“CAFAM學術叢書”之“新中國美術家”系列,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的學術研究和館藏作品為依托,呈現1949年后幾代美術名家的藝為人生之路。通過個案研究,梳理這段發生在現代傳統美術轉型后的風云激蕩的美術史。繪畫、雕塑、設計等各領域名家作品的匯聚,使這一段美術史被勾畫得清晰生動且富于細節。新中國美術家生活在與西方重要的現代主義流派并行的時代,他們也同樣在讓自己的作品熱切地回應變革,成為時代精神的強響。它們隨著時間融入國人的審美基因和圖像記憶,這便是我們在今天、在這里仍能清晰聽到的回響。
蔡萌 ·繪畫 ·4.7萬字
本書從王鐸的書法研究入手,探討晚明時期中國書法之演變。王鐸意欲借復古而創新,調和王羲之的側棱用筆和精細細節,與張旭的中鋒行筆和雄闊氣勢。全書由七篇長文組成,在整個晚明文化的時代背景中,討論了王鐸書法線條的形態、來源,以及他與同時代書法家的對比。同時,作者還對張芝、王羲之、王獻之,以及張旭、懷素、顏真卿、米芾、黃庭堅、董其昌等中國歷史上眾多書法大家的風格特點,進行了詳細的解析,并匯集了大量藏于海內外難得一見的書畫珍品。
(美)張以國 ·書法篆刻 ·10.2萬字
《劍橋藝術史:文藝復興藝術》中,羅薩·瑪利亞·萊茨以生動而富于灼見的敘述,娓娓道出這個藝術史上的眾神時代:從美第奇家族統治下佛羅倫薩的藝術實驗與競爭對手,到烏爾賓諾宮廷中藝術和生活所達到的平衡;從威尼斯畫派的集大成者提香和喬爾喬內,到教皇統治下羅馬的輝煌,以及達·芬奇、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15和16世紀,意大利和北歐經歷了宗教、政治和社會的重大變遷。對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新生興趣,以及整個人文主義運動,在繪畫、雕塑和建筑方面結出的成果尤為豐碩。這一時期所創造的風格影響了迄今為止的西方藝術。欣賞文藝復興時期視覺藝術的最佳法門,乃是去理解藝術家地位的變化,以及他們對于贊助人和公眾的態度的變化。
(意大利)羅薩·瑪利亞·萊茨 ·收藏 ·5.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