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黨內兩大法規,以道德為“高線”,以紀律為“底線”,進一步扎緊了管黨治黨的“籠子”。本書根據最新法規編寫,分為三大部分,闡釋了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應該遵循的規章制度,對于在工作生活中如何落實提出了意見建議。
本書編寫組 ·政治理論 ·15.6萬字
《政府信息公開實證問題研究》一書共分十五個部分,分別從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發展、政府信息公開的理論基礎、政府信息公開范圍問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問題、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問題、政府信息公開的責任主體問題、過程性政府信息的公開問題、內部政府信息的公開問題、執法類政府信息的公開問題、收集與加工政府信息的公開問題、他人政府信息的公開問題、歷史信息與檔案信息的公開問題等。
楊小軍 ·政治理論 ·16.6萬字
本書以德國的歷史為主線,詳述了自19世紀后半葉至二戰期間歐洲各大國間的矛盾及其產生的原因,首次以普法戰爭為起點解析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根源。本書并未詳細描述諸多戰爭過程,而是側重從歷史、戰略、技術、經濟等宏觀角度總結兩次世界大戰經驗教訓,剖析大國戰爭的邏輯。
蘇肄海 ·政治理論 ·34.3萬字
為什么下班越來越晚,和親朋好友歡聚的時間越來越少?為什么整日繁忙奔波,可負債卻不減反增?為什么呼吸的空氣、入口的食物越來越糟糕,對此我們卻無能為力?……南希·弗雷澤在這本書中揭示了這一切的原因:這顆星球正在被逐漸摧毀,原因無他,只因我們陷入了“食人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像一條貪婪的銜尾蛇,它正在吞噬我們的社會,資產階級就像食人族,以啃食我們的同類為生。在本書中,當代著名政治哲學家南希·弗雷澤犀利地指出:資本主義不是一種經濟類型,而是一種社會類型,資本主義制度默許社會把財富盛在盤子里提供給企業階層,邀請他們利用我們的創造力和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吃飯,但卻覺得自己沒有義務補充他們消耗的東西或修復他們破壞的東西。因此,南希弗雷澤在本書中得出結論:資本主義才是我們當今社會不穩定和危害的根源,它造成整個社會秩序的普遍危機,當所有災難匯集在一起,彼此加劇,就有可能將我們全部吞噬。
(美)南希·弗雷澤 ·政治理論 ·10.7萬字
由于是面對國際關系理論的初學者,因此本書主要介紹的是現實主義、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這三個主流范式的主干性知識,重點講解了各范式代表性學者的經典理論陳述,包括古典現實主義的摩根索的理論,結構現實主義的沃爾茲的理論,新制度自由主義的基歐漢的理論。同時,本書也對各理論流派的一些重要的理論分支進行了適當擴展,介紹了相關代表性學者的理論成果。比如新古典現實主義部分介紹了沃爾福斯、柯慶生以及施韋勒等人的觀點,建構主義部分除重點講述溫特的社會建構主義之外,還介紹了江憶恩、費麗默等人的學術觀點。
曹瑋 ·政治理論 ·14.2萬字
本書是一部經典的社會學專著。作者米爾斯認為20世紀以來,美國社會的政治、軍事、經濟三大支配力量的規模不斷增長,權力不斷擴大和集中。國家權力日益集中于企業領導人、政治家和軍事領袖手中,而與此對應的大眾社會卻明顯處于無權狀態。在米爾斯看來,政治機構中那些“權力精英”只是在維護自己的統治和提高自身的利益,公眾的介入主要是被動地接受權力精英的統治。權力精英與下層大眾之間存在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可以說,《權力精英》從對上層統治階級的分析,揭示了美國社會結構特別是權力結構的特征和實質。
(美)C.賴特·米爾斯 ·政治理論 ·25.8萬字
本書出版于1690年,匯集了洛克的主要政治哲學思想,不僅使洛克成為古典自由主義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對于后世的現實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其下篇,主要就政府的起源、范圍與形式等進行了開創性的理論探討,為政治學和法學等領域教學研究的必讀經典文獻。
約翰·洛克(John Locke) ·政治理論 ·10萬字
在今天,現代性已然成為各種思想學說共享的社會歷史背景和理論主題。《馬爾庫塞烏托邦思想的現代性闡釋》旨在現代性視域下對馬爾庫塞烏托邦思想提供一種新的詮釋,同時試圖透過馬爾庫塞烏托邦思想來探索走出現代性危機的出路。
謝玉亮 ·政治理論 ·20.2萬字
《<哥達綱領批判>導讀》共五章,分別為“《哥達綱領批判》的問世緣起”、“對拉薩爾主義的批判之一:何謂勞動解放”、“對拉薩爾主義的批判之二:“鐵的工資規律”與生產合作社”、“對拉薩爾主義的批判之三:現代社會與現代國家”和“《哥達綱領批判》的文本學意義”。《<哥達綱領批判>導讀》以《哥達綱領批判》的寫作背景和內容結構為切入點,引領讀者對《哥達綱領批判》這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進行研讀,利于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原理,也有助于理解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缺陷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所在。
蒙木桂編著 ·政治理論 ·8.5萬字
本書以高校學生、黨校學員、黨政干部以及相關研究人員為主要對象,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為藍本,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南,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為依據,融合中國歷史文化,借鑒西方經典理論,注重開展國際比較,回顧梳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闡述解讀未來一個時期的大政方針、主要目標和戰略任務,從講中國戰略、中國政策到講中國制度、中國模式、中國理論以及背后的中國故事,解答“我們是怎么走過來的,今后將怎么走”的重大命題,以增強高校學生、社會各界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史、改革史、開放史的系統深入了解。
徐憲平等 ·政治理論 ·54.2萬字
本書從歷史溯源、現實分析、提升應用的視角,著重闡述領導干部如何增強學習、政治領導、改革創新、科學發展、依法執政、群眾工作、狠抓落實、駕馭風險這八項執政本領,全面解讀領導干部執政本領“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內容涵蓋每一項執政本領的含義、來源、演變過程、重要意義和作用、具體的工作方法等方方面面,是一部邏輯清晰、語言通俗、針對性強的黨政知識讀物。
鐘憲章編著 ·政治理論 ·14.6萬字
“這本書確立了現實主義在美國學術界的地位”。國際關系理論現實主義流派代表漢斯·摩根索力作,政治現實主義的奠基之作;理性主義與科學主義的有力批判,現實主義科學信仰的深度解讀。“大學譯叢”系列經典,國際關系、政治學必讀書目。《科學人對抗權力政治》是摩根索流亡美國(1937)后發表的第一本英文學術著作,但是,這本書卻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現實主義國際關系思想的許多觀點都可以在此書中找到最初的闡述。現實主義的批評者認為現實主義對權力的強調,鼓勵了國家去追求權力,這最后導致了國際社會沖突不斷。恰恰相反,摩根索認為現實主義對權力現實有更深刻的理解,它提出的和平綱領也更有望實現和平。長期以來,兩種情緒決定了我們文明對待現代社會的態度:對以現代科學為代表的理性力量會解決我們時代所有社會問題的信心;對科學理性解決社會問題一再失敗的絕望。《科學人對抗權力政治》作為闡述政治現實主義的重要奠基性作品,展現出為什么對科學救贖力量的信仰是錯置的,指出這種信仰是如何在政治和哲學思維中興起的,它是如何表現自己的,最后指明哪些人的智識和道德官能獨自導致了社會世界的諸多問題。
(美)漢斯·摩根索 ·政治理論 ·12.9萬字
本書力圖把考研政治要背誦的知識點全部提煉出來給考生,直接把背誦的點逐一列出來。采取知識點下列題目的形式,選擇題提供要背的點和關鍵詞,分析題給予最簡練的總結——全書純粹是“干貨”。幫助考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快地直接背誦。
蔡桂娟 ·政治理論 ·4.9萬字
《美國的反智主義》集思想史、社會史、政治史于一身,是一部關于美國知識分子及其批判者的經典著作。它出版于1963年,然而,幾十年后乃至21世紀以來的美國社會——對科技的崇拜、失控的商業文化消費主義、教育的實用導向、對人文價值的輕視……層出不窮的民粹主義與暴力事件,說明反智主義的強度是周期性的,反智主義仍根深蒂固地存在著,由此,作者的叩問再次回響:“智識”該如何在人類文明中發展?知識分子能夠在社會上、政治上扮演怎樣的角色?“反智主義”這個問題,通常被認為就是在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美國的反智主義》中被定義的。這本書的寫作靈感來自1950年代的政治和智識生活,不過其歷史敘述的起點要更早,終點落在了美國從麥卡錫主義制造的紅色恐慌中恢復的時期。作者將反智主義觀點當成一條主線,以此來檢視美國社會與文化中多個不那么令人欣賞的層面。從美國的建國歷程、宗教傳統、政治體制、商業精神、學校教育,從紳士的沒落、知識分子的疏離與服從等角度,對美國的反智主義根源進行了系統且富有歷史深度的耙梳。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政治理論 ·29.6萬字
本書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紹政治學的重要概念、方法和理論,包括政治學的學科知識體系、政治學研究的基本概念和范疇、歷史與現狀、途徑與方法等內容;第二部分介紹政治研究的多種視角,包括政治價值體系分析、權力分析、合法性分析、結構分析、制度分析、文化分析、行為分析、決策分析、國際分析、發展分析等內容。初版2004年由我社出版,此次根據教學實踐修訂部分內容:一是豐富和修改全書文字;二是添加部分章節,如政治權利分析等。
燕繼榮 ·政治理論 ·21.4萬字
本書重點討論了18世紀情感主義政治哲學的代表休謨、亞當·斯密以及赫爾德等人的理論,介紹了康德對于情感主義的批判,并探討了情感主義對當代政治哲學的意義。18世紀的啟蒙思想家們致力于反思自主的理想,即原則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獨立思考,特別是在確定道德和政治標準的時候。那個時代的情感主義哲學家們認為道德和政治反思是作為整體的心靈的恰當活動,沒有感情、想象力和同情,就無從發展我們的道德情感,而道德情感是構成正義和美德的基礎。啟蒙情感主義證明了感情是我們公民生活的必要核心,并展示了我們的反思性情感是如何平衡非反思性感覺的,后者可能導致我們的政治原則誤入歧途。
(美)邁克爾·L.弗雷澤 ·政治理論 ·27.2萬字
過去雖然無法絕對決定未來,但卻能相當地界定、限制未來行動的各種可能。自由主義面對的現代困境激發我們去了解其源與流。在本書中,沃特金斯梳理了自由主義的生發過程,把自由主義的歷史淵源從近代延伸到了古代,進而全面展示了這一政治傳統兩千年來的發展歷程。本書寫于二戰時期,自由社會面臨深重危機,如何捍衛自由傳統成為關系生死存亡的大事,沃特金斯通過他的研究最終得出結論,自由主義是從西方源遠流長的政治思想和實踐中生長起來的,西方的政治傳統已深深地和現代自由主義嵌合在一起,自由主義如果無法生存下去,實不啻是說西方的政治傳統也宣告結束。
(美)弗雷德里克·沃特金斯 ·政治理論 ·18.2萬字
本書針對近年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出現“一味強調方法技巧,過于迎合學生需求的‘泛娛樂化’”傾向,提出強化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雕琢和思考,構建基于學生期望的、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究式教學模式,并圍繞《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內容按照總—分的結構對之進行了闡述。這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高《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提供了參考。所以,本書有十分重要的出版價值。
劉建偉 ·政治理論 ·21.2萬字
短短500年中,西方如何在發展中獲得巨大優勢?今天的西方危機頻頻,它的主導地位已經結束了嗎?未來的世界新秩序又將是怎樣?英國最重要的金融歷史學家之一尼爾·弗格森在新書中深入探討了東西方文明的發展模式。明朝時的中國在15世紀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文明,其海軍曾遠征至非洲海岸。在此之后,中國開始走上全面下滑之路,而西方文明蒸蒸日上。這種逆轉的原因是什么?今天的西方文明正在失去活力,而其他文明正在蓬勃崛起。東方是怎樣學到了西方的秘密武器?作者在《文明》中深刻分析了東西方文明的碰撞,認為世界權力的天平正在從西方向東方轉移,本世紀剩下的時間將會向我們展示這種轉變如何完成。在這個世界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時點,《文明》將帶領你進行一次非凡的環球旅行,從南京的大運河到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帕宮,從安第斯山脈的馬丘比丘到納米比亞的鯊魚島,《文明》俯瞰了文明發展的歷程,以大歷史的視角幫你了解東西方權力轉移的微妙過程,重新認識中國復興在世界歷史進程中的角色。
(英)尼爾·弗格森 ·政治理論 ·22.4萬字
“世界政黨研究名著譯叢”邀請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教授擔任主編,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陳家剛擔任執行主編,邀請國內政黨研究的一些著名專家學者組成了“譯叢”編委會,論證選題、選定著作、組織翻譯、開展研究。
(俄)莫伊塞·奧斯特羅果爾斯基等 ·政治理論 ·17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