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宗教學(修訂本)
會員

本著在積極借鑒國內外優秀成果的基礎上,以歷史與邏輯相一致的方法,對宗教學諸原理進行了全面而系統的梳理和闡釋。分為“概論篇”、“歷史篇”、“本質篇”、“功能篇”、“時代篇”和“宗教與社會主義篇”等六大知識板塊。其中,“概論篇”旨在闡述宗教學的學科性質和學科結構,強調宗教學范疇的兩個基本向度,即“歷史向度”和“邏輯向度”,從而為全教材的內容提供一個制高點,特別是為第2板塊和第3板塊,即“歷史篇”和“本質篇”做出鋪墊。“歷史篇”旨在具體闡述宗教學(宗教)的“歷史向度”,闡述宗教的起源與發展,是對宗教的一種“歷時性”研究。“本質篇”旨在具體闡述宗教學(宗教)的“邏輯向度”,依據列寧關于從現象到本質、從初級本質到二級本質的說法,將宗教的本質區分為“宗教的要素”、“宗教的特殊本質”和“宗教的普遍本質”,提出并論證宗教本質的“三層次說”,是對宗教的一種“共時性”研究。“功能篇”可以看作是“本質篇”的一種延伸,因為宗教的功能乃宗教本質的一種顯現。“時代篇”將著重闡述關乎當今世界和平和發展的兩大話題,即宗教的世俗化和宗教對話。“宗教與社會主義篇”將著重闡述社會主義國家存在的兩個基本宗教問題,即宗教存在的長期性和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時代篇”和“宗教與社會主義篇”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歷史篇”的一個繼續和延伸,另一方面又可以看作是“本質篇”和“功能篇”的一個繼續和延伸。系統性、連貫性、科學性和邏輯嚴謹性是本著的重要理論特征。

段德智 ·理論 ·44萬字

世界佛教通史(第2卷)印度佛教:公元7世紀至20世紀
會員

本書是《世界佛教通史》系列第二卷印度佛教卷,介紹了公元七世紀至二十世紀印度佛教的發展歷程,內容包括:一、戒日王時代的佛教。講述了七世紀印度佛教概況,戒日王的武功文治及其對佛教的弘揚,那爛陀的佛學,玄奘對唯識學的弘揚,法相與法性——中觀與唯識的判教之異,甘露與毒藥——中觀與唯識之爭,法稱與佛教新因明。二、金剛乘的全面發展與大乘佛教的合流。八世紀印度的政治格局與勢力更替,《金剛大道場經》與秘密佛教的成立,《大毗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與真言道密法,《金剛頂經》與金剛界密法的興起,《金剛頂經》與金剛乘密法的成立,密教行法的整合與科判,秘密經法的出現、應用與流傳,秘密佛教中的觀自在信仰與行法,《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所載不空罥索菩薩密法,文殊密法與《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中觀學派的新變與發展,瑜伽唯識學之異說。三、怛特羅佛教——無上瑜伽密法的興起與繁榮。怛特羅經典的成立及其密法體系,密集教法的形成及傳播,閻摩德迦教法的興起與傳承,呼金剛教法的經典與傳承,勝樂教法的興起與傳承,諸部怛特羅教法拾遺。四、六賢門時代之佛教。漢藏佛教求法,傳譯活動所見印度佛教之新變,時輪教法的興起與傳承,六賢門時代之佛教,阿底峽對印度佛教之集成與弘傳,無畏作護及其后學,釋迦吉祥賢時代佛教之星散,黑暗世紀里的佛教孑遺。五、佛教的發現與復興。

周廣榮 ·理論 ·35.6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礼泉县| 宣武区| 泰安市| 高邮市| 佛冈县| 河北省| 密云县| 津南区| 海安县| 富裕县| 双城市| 滁州市| 珠海市| 茶陵县| 景德镇市| 新丰县| 扬州市| 新绛县| 华安县| 湖北省| 赤壁市| 四平市| 阳曲县| 应用必备| 奉节县| 抚州市| 邢台市| 平山县| 天水市| 凯里市| 新乡县| 司法| 通城县| 巴彦淖尔市| 达拉特旗| 化隆| 大埔区| 昌乐县| 夏河县| 孝感市| 石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