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周周王東遷,王室式微,中原無伯,岌岌可危。黎明前的黑暗中,干啥啥不行、拿啥啥不剩的“野人”管仲,邁著大步跨上了歷史舞臺。閃亮登場之前,他還玩了一把狠的——一箭射“死”了公子小白,又“大變活人”,變出來一個挽齊國大廈于將傾的霸主。管仲:咸魚也要有夢想,且看一代偉大政治家的逆襲之路。齊桓公:唯唯諾諾的權力場小白,終于沖出烽煙,榮冠春秋五霸之首。宋襄公:是奇葩還是真君子?解讀春秋歷史上最具堂吉訶德色彩的君王。
小馬連環 ·中國史 ·15.3萬字
本書以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定于2013年籌辦國際漢學大會期間征集的海內外著名專家的論文為基礎,從《世界漢學》前四期選錄部分文章,共60余篇,匯輯編選而成。全書集中國、美國、法國、德國、英國、比利時等多國漢學家的學術成果于一身,內容涉及對漢學研究觀念、方法和范式的反思,漢學研究學術史的梳理、前景展望,各國漢學流派、漢學機構研究成果,著名漢學家的學術傳記,對傳統中國歷史經驗的總結,對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重構的探討,等等。
王文章主編 ·中國史 ·71.1萬字
本書之前出版過,這一版是修訂版。主要是在中國近現代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大背景下,以陜西為歷史平臺,論述了宋慶齡與中國共產黨在繼承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基礎上的相識、共進、以及她與陜西愛國人士的交往,特別是與延安時期的中國共產黨的合作。還具體論述了宋慶齡與陜西籍的革命人士在近現代革命中共進和她對陜西近現代重大歷史事件的思考。同時,闡釋了宋慶齡可貴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品質,以及她在同中國共產黨的交往與合作中,由民主主義者向共產主義者的轉變,最終成為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的歷程。
馮在才 徐萬發 ·中國史 ·13.2萬字
《中華國學經典讀本:晏子春秋》在編寫中體現家庭藏書計劃的理念,依據市場需求分批出版,所推書目遵循從“基礎”到“拓展”的延伸,體現層級深入的理念,展現家庭藏書的層次。內容遵從經典,約請國內古代文史哲領域的專家把關,具有權威性;形式追求現代,采用雙色印制;全面照應“經典藏書”理念。
(春秋)晏嬰 ·中國史 ·17.4萬字
本書是原國民黨將領關于抗日戰爭中原抗戰之親歷記錄。本書原書名為《中原抗戰》,叢書名為《正面戰場: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2013年1月由我社出版,原書號為ISBN978-7-5034-3695-6,現應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的要求,將該書納入《文史資料百部經典文庫》叢書重新出版,只是版式重新設計,內容不作改動。特此說明。一九三七年十月中旬,日軍沿平漢鐵路兩側南犯,直抵漳河北岸。中國軍隊與敵展開激戰,揭開了中國人民偉大抗日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原抗戰的序幕。本書真實記錄了豫北作戰、豫東作戰、豫南會戰、鄭州戰役、豫中會戰等重要戰役。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中國史 ·43.5萬字
大宋人口盛世從何而來?朝廷巨量財富流向何處?理清黃金時代的繁華邏輯,展現宋朝百姓的生活實況。歷史作家諶旭彬重磅新作,重新打量宋朝的面子與里子。本書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剖析宋朝社會財富總量增加的原因;第二部分講述不同時期的宋朝政府汲取的方式,以及百姓如何輾轉騰挪求生存;第三部分則是解釋了兩宋增加的財富沒能轉化成再生產資本的原因。諶旭彬的寫作打破了當前大多數宋史著作自上而下的正統史觀,聚焦無法在歷史中出聲的底層群體,呈現他們真實而又殘酷的生存狀態,揭露了兩宋“以九千萬貧弱者,供養一千萬食稅群體”的“繁華”本質,顛覆了其所謂古典中國黃金時代的形象,對全面理解兩宋的王朝體制富有啟迪意義。
諶旭彬 ·中國史 ·21.2萬字
本書原名《呂著中國通史》,為呂思勉先生兩大通史巨作之一,也是民國時期中國文化史研究的壓卷之作。本書是抗日戰爭時期上海淪陷為“孤島”后,為適應當時大學的教學需要而編寫的。原上冊為文化史,為本部書的重點與關鍵,通過敘述中國社會、經濟、政治制度與文化學術的歷史發展狀況,以探求中國歷史發展的規律及對現實的裨益,考證翔實、論見獨到,且行文通俗流暢,為文化史中難得的佳作;下冊為政治史,為適應當時的教學需要,相對簡略,然貫通精當、一氣呵成,將中國歷史發展的脈絡清晰地展現給讀者,大家風范洋溢字間。對中國歷史感興趣的讀者,不可不讀的一本歷史經典。為方便閱讀,本書在編排時將上下兩冊并為一部,將繁體豎排改為簡體橫排,并對書中的紀年加以規范和統一,并將原書的訛誤之處加以修正。呂先生所著史實扎實而精確,歷史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敘述清楚,見解獨到而精辟,是中國近代學術史上的經典著作。不管你是不是歷史愛好者,都能讀懂并大有收獲。
呂思勉 ·中國史 ·36.3萬字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進軍到距朝歌七十里的牧野地方舉行誓師大會,列數了商紂王的許多罪狀,鼓動了軍隊要和商紂王決戰。這時候商紂王才停止了歌舞宴樂,和那些貴族大臣們商議對策。這時,紂王的軍隊主力還在其他地區,一時也調不回來,只好將大批的奴隸和俘擄來的東南夷武裝起來,湊了十七萬人開向牧野。可是這些紂王的軍隊剛與周軍相遇時,就掉轉矛頭引導周軍殺向紂王。結果,紂王大敗,連夜逃回朝歌,眼見大勢已去,只好登上鹿臺放火自焚。周武王完全占領商都以后,便宣告商朝的滅亡。《中國文化知識讀本:武王滅商》以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了武王滅商的有關內容。
金開誠主編 ·中國史 ·2.4萬字
周代禮樂制度奠定了中國后世封建社會禮樂制度的基礎,但是,傳世文獻對周代許多重大禮制的記載僅有只言片語。研究周代重大禮制,不僅有利于我們全面深刻地認識周代禮樂制度的內容,同時對我們研究和了解這一時期的社會政治等情況也大有裨益。本書主要對《春秋左傳》一書所見且和當時社會政治生活密切相關的周代重大禮制問題進行研究。研究內容主要為五個部分,涉及《春秋左傳》所見重大的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五禮的研究。其中主要整理和研究了五禮所涉禮目的內容、特點及其歷史功能和在后世的演變。
景紅艷 ·中國史 ·17.6萬字
這是一部評述1845—1945年百年史學發展的專著,全書分為三部分,上編寫近百年中國史學的前期,到經今文學運動興起為止。中編寫中國近百年的中期,主要記錄了20世紀前30年的新史料發掘工作。下編寫近百年中國史學的后期,主要記錄了各專門史的研究進展、通史及斷代史的撰述、對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蒙古史元史和中外交通史的研究、俗文學史與美術史的研究以及古史辨運動和上古史研究。書的篇幅不大,卻結構清晰,文字暢達,立意高遠,信息密集,被認為是中國近代史學史領域的一本名著。
顧頡剛 ·中國史 ·9.5萬字
書中囊括了從遠古到鴉片戰爭的中國五千年文明史,并按照朝代和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進行編寫,知識脈絡清晰、條理清楚,閱讀起來更是方便快捷。叢書在用漫畫展示歷史故事的同時,以簡短、精練的文字介紹了故事的歷史背景以及相關的歷史常識,讓小讀者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收獲豐富的歷史知識。
圖畫歷史創作室 ·中國史 ·7475字
史書記載:“母后臨政,自秦宣太后始也。”宣太后就是羋月。羋月的一生波瀾壯闊、縱情恣意,以太后身份統治秦國36年。她以一介女流之身,縱橫于列國之中,左右整個戰國的時局。她是一個卓爾不群的女性,一曲奇瑰壯麗的樂章。《只隨我心:正說大秦羋月》從歷史出發,在再現羋月傳奇經歷的同時,也著重突出了她身上可供女性借鑒和學習之處。
李雪 ·中國史 ·11.4萬字
本書圍繞東南第一要缺兩江總督,通過“湘人江督格局”和“北洋下南洋”兩個概念和進程的探討,將道光、咸豐至民國初年東南地區三次大的權勢轉移揭示出來,為晚清政治格局的演變貢獻一條新的解釋線索。在此基礎上,突出南北關系,并嘗試突破內外輕重、督撫專政的爭議,提出“有重心的同治”格局,用以理解晚清政治的特色及出路。
韓策 ·中國史 ·20.9萬字
士大夫群體在宋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宋史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目前涉及宋代文人士大夫的著作,往往缺乏對這個群體的全面考察和整體探索。本書在廣泛搜集和利用各種正史、詩文,以及有關宋人的筆記小說、宋人文集等文獻史料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歷史學、社會學、文化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對宋代士大夫群體意識做了較為系統、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具有創新價值。
郭學信 ·中國史 ·30.7萬字
1972年春天,山東省臨沂市銀雀山發現了一座漢代古墓,一批竹簡隨之破土而出。這批寶藏的面世,揭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考古中興”的序幕,尤其是兵學圣典《孫子兵法》和湮沒遁失千余年的《孫臏兵法》真本的同時出土,使爭論了一千多年的學術懸案頓然冰釋,并為這兩部兵書的研究開啟了劃時代的一頁。本書用紀實文學的手法,敘述了銀雀山漢墓發現、發掘以及學者們對出土竹書研究、考釋、破譯的全過程。作者岳南擅長以文學的筆法描述考古發掘過程,將歷史與考古新發現融為一爐,既不同于枯燥的考古發掘報告,也有別于傳統的紀實文學。以嚴謹的態度和富有條理的寫作手法,將考古發掘過程與史海鉤沉盡遣筆端,為讀者重現了古代中華文明,使考古過程成為了大眾閱讀的對象。
岳南 ·中國史 ·33.5萬字
重讀三國:解讀真實歷史《重讀三國演義:解讀真實歷史》講述了作者在長期的學習和研究中對中國古代的東漢三國時期的歷史知識的一些認識,并結合其多年的研究成果將其中的一些大眾的認識誤區和歷史內容錯誤予以講解、剖析和糾正。古典名著《三國演義》雖藝術造詣水平很高,但它卻歪曲并虛構了大量的歷史內容,因此本書以史實為依據,還原真實歷史,以糾正其存在的歷史錯誤,達到如實寫史的目的,以饗讀者。書中內容,文字通俗,結構合理,并配有多幅人物塑像的照片,使讀者閱讀起來輕松、順暢,在輕松閱讀的同時了解古代中國的真實歷史。
強錫昌 強強 ·中國史 ·16萬字
這本書記錄的不僅僅是唐朝的歷史,而且還有我們曾經的過往!這里有原汁原味的唐朝民俗,這里有傳奇的唐朝舊聞,這里有濃厚的唐朝情結,這里是一種難以忘卻的唐朝風采。
蔡萬剛編著 ·中國史 ·10萬字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劉攽、劉恕等人歷時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巨著。《資治通鑒》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的史實。宋神宗認為此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戒來幫助治理國家,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原著卷帙浩繁,所涉及的年代久遠,人物眾多,青少年想直接閱讀原著,并非易事,所以編者從原著中選取了一些較為著名的人物,采取正確的歷史觀,以故事的形式再現原著所記載的歷由人物和事件。
(北宋)司馬光著 沈慧紅改寫 ·中國史 ·20.2萬字
為了推動社區文化的建設和分享把握機遇的經驗,非牟利團體“文化力量”于2014年舉辦了“文化·社區·機遇”圓桌會議。會議就如何促進文化藝術進入社區,讓文化的花朵在社區的土壤里盛放展開討論。出席圓桌會議的文化人、藝術家和十三個區議會議員,分享了灣仔、中西區、觀塘、深水埗和西貢等社區的文化故事,提出以“文化權利”和“文化視野”來檢視現行的文化政策。本書收錄的文章,以社區文化發展為主線,希望透過不同持份者,包括文化工作者、文化評論員、社區人士分享的社區文化故事,展示今天香港社區文化的持份者,如何把握機遇來發展社區文化特色。
高寶齡 陳財喜 伍婉婷 司徒毅敏 ·中國史 ·4.9萬字
本書講述了從秦滅六國到三國歸晉近500年的中國古代歷史風云,以歷史發展過程以主線,以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為重點,用35個章節將秦漢三國歷史娓娓道來。這本書中既有王朝的興衰更迭,又有人物的枯榮沉浮,更有作者的所思所想,意在使看上去冰冷的歷史充滿溫度,讓讀者借此深入500年歷史的場景,看清歷史發展的脈絡,探究個人和時代的關系,從而獲得啟迪和思索。
趙海峰 ·中國史 ·2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