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并非提供記憶技巧,而是圍繞“記憶教學法”的教學設計框架提出9個原則,為教師提供了能夠切實用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模型,幫助教師對學生的工作記憶和認知思考方式有更全面的理解,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構建出強大的長期記憶。本書主要討論了教師如何管理學生的學習信息,如何引導學生的注意力,如何調節學生的記憶負荷,如何促進學生的記憶精加工等多個方面。
(英)佩普斯·麥克雷 ·教育 ·2.4萬字
為什么隨著學生們的年齡逐漸增長,他們提出的問題越來越少?為什么學生在學校待的時間越長,他們的參與度卻越來越低?最重要的是,教師和學校能做些什么來改變這種現象?在本書中,教師們將找到以上問題的答案。兩位作者結合理論與實際,精心解答,并給出了具體建議。書中內容既鼓舞人心又切實可行,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將他們的課堂轉變為高度參與的、高效率的課堂。教師們將在本書中收獲:激發學生提問的策略;真實案例研究、實用的方法……作者向教師們提供了鼓勵學生提問的5個關鍵策略,營造課堂提問氛圍的6個步驟,并重點解釋了問題形成技術(QFT)這一實用方法。全書簡單易懂,可操作性強,幫助教師打造高度參與的課堂,讓學生學習更有效。
(美)沃倫·貝格爾 伊利斯·福斯特 ·教育 ·7.3萬字
本書是一本分享核心教學理念與高效工作方法的教師指導書。書中的10項修煉幾乎覆蓋了教師工作中的各類常見問題與挑戰,如備課、課堂管理、平衡工作與生活、與家長溝通、應對錯誤、形成教學風格等。在書中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教學故事,并從多年經驗和教訓中總結出諸多實用的教學理念和工作方法。這些理念和方法將幫助教師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形成自己獨有的教學風格,收獲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最終成長為一名卓越教師!
(美)羅賓·R.杰克遜 ·教育 ·12.4萬字
《建立以學習共同體為導向的師生關系》是英國知名的“以學生需求為中心”的課堂管理/教學法系列之一。積極的師生關系是一切管理策略的基石。《建立以學習共同體為導向的師生關系》用生動、實用的方法,提供給教師在更短的時間內,做到與難以觸及的學生建立積極的關系,翻轉課堂為傾聽、對話、合作學習,成為他們尊敬和重視的老師。積極師生關系的兩個核心因素;六種發現學生興趣所在的方法;如何在學生拒絕交流時開啟對話;快速記住學生名字的五個竅門;容易忽略的三種有效表揚策略;在班級里創造團隊合作的機會;委托管理任務;“敞開心扉”活動。
(英)羅博·普萊文 ·教育 ·5萬字
合作學習的效率遠遠大于個體學習或者競爭學習。468張課例PPT即拿即用、35堂課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打造高度互動、以學生為導向的課堂。“美國教師協會模范獎”獲得者扛鼎之作。
(美)哈維·斯莫基·丹尼爾斯等 ·教育 ·5.2萬字
設計型學習法是由作者多琳·納爾遜創立的一套全新的、嚴謹的K-12教學方法。它被廣泛運用于美國各公立、私立學校的不同年級和學科。四十年的評估數據證明,應用設計型學習法的學生在各學科的標準測試中取得了高于平均水平的成績。本書闡述了設計型學習法的緣起和內涵,詳細介紹了它在當今K-12課堂中的實踐應用。全書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對“設計型學習法”做了全面介紹;第二部分探討了告別公式化教學、擁抱新教學法的改變之旅;第三部分討論了教師如何開發自己的設計型學習課堂。書中提供了大量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老師應用“設計型學習法”改善課堂教學的成功案例,是一本實例豐富、兼具實用性和可讀性的教學方法指導書。
(美)多琳·蓋里·納爾遜 ·教育 ·12.5萬字
一位熱愛莎士比亞戲劇、熱愛閱讀、熱愛音樂的老師,這次又在教育界掀起了什么樣的浪潮?他說“好教師讓一切皆有可能”“教師要有發自內心的勇氣”,在急于求成的年代要直面教學挑戰,開展更積極地教學,因為積極是讓教育更美好的一種態度。雷夫老師分享了“第56號教室”的智慧,細說如何培養學生擁有7種積極品質,如何破解10個常見的教學困境,如何根據學生的反饋精進教學技藝。如何給學生提供改變人生的三種美好體驗。跟著雷夫老師,勇敢地積極教學吧,幫助你班級里第三排的那個孩子成長為一個特別的人!
(美)雷夫·艾斯奎斯 ·教育 ·12.2萬字
本書提醒教育工作者當初為什么選擇和孩子一起工作,激勵教育工作者變得更具有創新性和創造性,并為此提供了清晰有力的策略。本書能夠幫助教育工作者準確發掘學生需求,鼓勵教育工作者走出自己的舒適區,進入學習區,設計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案,并積極與周圍人建立聯系,從而提升、支持和教育每一個學生。在本書中,作者通過介紹務實的方法,不僅向讀者展示了孩子們應該得到這樣的教育,而且為讀者提供了完成創新性教育的必要步驟。
(美)托德·奈斯洛尼 亞當·維爾科恩 ·教育 ·6.5萬字
很多學生在寫作業時存在這樣一些現象:隨手拿出一本習題冊,碰上哪本就寫哪本,缺少規劃;不復習就先寫作業,記不住課堂知識點,作業效率低;不了解各學科特點,不能區別對待不同學科的知識內容,用同樣的方式寫不同學科的作業;寫作業時注意力不集中,審題速度慢,答題出錯多,容易走神。如果你的孩子也這樣,就說明孩子的作業習慣出現了問題。本書作者曾在班級排名倒數,正是因為改變了作業習慣、優化了作業方法,一躍進入班級前三名,并且考入985院校。作者總結了自己的學習經驗和作業習慣,從不專注、效率低、不了解學科特點和審題速度慢四個方面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方案,手把手教學生們掌握寫作業的科學方法,幫助他們開啟新學期的逆襲之旅。
祁子凱 ·教育 ·5萬字
動機非常重要,在學校里格外重要。當學生動機十足,他們的注意力會更集中,會付出更多努力,會更有毅力,并且能夠更獨立地完成學習任務。作者圍繞“學習動機”,提出了一套驅動學生學習的動機教學法,包含5個驅動要素:確保成功、管理慣例、保證規范、建立歸屬感和增強認同。動機教學法極具科學性,有來自多個領域的支持依據,掌握動機教學法的教師會在培養學生學習動機方面游刃有余。
(英)佩普斯·麥克雷 ·教育 ·3.1萬字
未來已來,學校教學是否已做好了準備?信息化時代為學生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并進行深度學習提供了更多機會與便利。學校與教師也應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自適應學習與合作學習,幫助其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進而實現深度學習。本書詳細介紹了在日本學校開展的自主學習項目,通過具體的課堂場景和學生表現闡明了如何在學校的課程體系中實現自適應學習與合作學習的綜合提升,并通過探討中小學環境教學、信息與通信技術教學等新興教學方式的可能性與實踐方法,全方位地展現了自適應學習與合作學習的教學理念與實踐。
(日)奈須正裕 ·教育 ·8.5萬字
學生在某一科目的表現常常和他們是否喜歡其老師密切相關。積極的師生關系,是有效教學的關鍵。本書讓我們關注到了課堂上重要的東西:關系、認可和聯結。如果教師無法調動、激勵、賦能學生,學生就會停止努力,拒絕接受有價值的教育。暢銷書作家、獲獎教師內拉·A.康納斯分享了她建立積極師生關系的秘密。以“就餐”這個比喻為全書的框架,作者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提供了大量被證實有效、可用于任何科目的策略、方法和活動,幫助教師營造一個充滿關心、關懷的課堂氛圍,建立并維持積極的師生關系,從而改善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習態度,提高學生成就。本書不僅能讓學生成為熱情的學習者,為學生賦能,也能使教師和學校管理者受益。
(美)內拉·A.康納斯 ·教育 ·8.1萬字
專注于英語聽、說、讀、寫,快速調動學生熱情,高效利用課上的每一分鐘,打造高度參與、互動式、沉浸式、探究式、情景式課堂。為教師輕松上好完美英語課,提供了100個英語情景式創意游戲,用更少材料,花更少時間,達到更好效果的極簡備課法。教師拿來即用,方便操作。每個游戲標明活動的范圍、時間、難度、步驟,以及可實現教學中哪些知識和技能,適合小組的人數規模,甚至還提供了適合一對一或一對多的線上課程的互動游戲,既可貫穿于課前備課、課中課堂教學,又可運用于課堂練習、課后作業布置。無論是幼兒園、小學、中學英語教師,還是培訓機構英語教師,都能從本書中獲得提升能力的技巧和教學法,快速成長為優秀教師。
(美)麥克·迪迦克默 ·教育 ·5.3萬字
教師可能沒有太多時間深入閱讀詳盡的教學理論,基于這個棘手現實,本書圍繞精益提出一套實用的精益備課法,幫助教師更好地改進備課、實現職業成長。精益備課講究的是事半功倍,把高影響力的教學活動置于優先位置,幫助教師挖掘出教學影響力的高光部分,并循序漸進地改善自己的備課習慣。閱讀本書,收獲4個好用的精益思維模型,養成9個相輔相成的備課習慣,為自己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發揮教學創意。
(英)佩普斯·麥克雷 ·教育 ·2.2萬字
數字化時代我們的學習方式已徹底改變,今日的教育不再僅僅關乎教授學生什么,而是幫助他們找到屬于自己的指南針和可靠工具,在不確定且多變的世界為自己的學習之路導航,而閱讀是每個孩子必備的導航工具。作者亞歷克斯·奎格利從教育學與閱讀研究的融合角度,結合自身15年的教學經驗從閱讀動機、閱讀實踐以及有意識地運用跨學科閱讀策略,如建立邏輯的“心智模型”、小組“互惠閱讀”、“理解監控”等方面幫助學生跨越閱讀的障礙,掌握支持終身學習的閱讀技能。
(英)亞歷克斯·奎格利 ·教育 ·7.9萬字
面對教育環境的改變,面對不斷涌現的教育新技術與新理念,教師需要重新理解教育,重新認識自我,重新思考專業發展和職業規劃。這是一本教師專業發展與職業規劃培訓指南。在本書中,托德·威特克爾博士、杰弗里·佐爾博士、吉米·卡薩斯無私地分享了他們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以及研究心得,繪制了要成為一名不斷精進的成長型教師所需的成長地圖。以成長型思維理論為指引,圍繞8大關鍵點,引導一線教師喚醒自主發展意識,提升自主發展能力。本書給出的所有好點子都將給予教師激勵和啟發,并讓教師懂得如何為孩子和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無論你是一名新教師還是老教師,你都將從這本書中得到啟發,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專業成長。
(美)托德·威特克爾等 ·教育 ·6.4萬字
上好一堂課,起始活動和結束課堂是優秀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每節課開始的前5分鐘極其重要。在短短的5分鐘內,學生可迅速轉為“開啟”狀態,被課程內容深深吸引;也可能目光呆滯,注意力分散;可能非常清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師要求;也可能在一開始仍然困惑不已,隨后很久才能明白教師要求。而每節課即將結束前的5分鐘同樣重要。學生可以整合所學知識,思考怎樣融合各學科知識體系;也可能只記住一些“零散”觀點,一知半解;可能反思自己的課堂表現,努力提高自己;也可能匆匆下課,毫無頭緒。本書為中小學教師提供了靈活簡便的50個創意、資源和建議,以保證課堂的開始和結束充滿新意、節奏緊湊、引人入勝。
(英)凱特·布朗 ·教育 ·4.3萬字
精益思想起源可追溯至16世紀的威尼斯。通過優化流程,威尼斯造船匠可以在一天內以更少的材料和工作量組裝一艘船。精益思想后來進入汽車行業,在豐田zui具開創性,后被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推廣并西方化。為了讓教學更高效,學生有更好的學習成果,作者介紹了如何將精益思想引入教育實踐,如何通過改進關鍵領域,用更少的教學、資源、教育技術、教師培訓實現更好的教學成果。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于優化教學過程,擁有更高效的教學設置。作者基于“可見的學習METAX數據庫”,探究了教育實踐中的有效措施,提出了一個精益教育模型,包括目標確定、實施落實等五大階段,并提供了每一階段的具體步驟和建議,可幫助學校領導者和教師實現更大的教育成就。
(英)阿倫·漢密爾頓等 ·教育 ·16.1萬字
本書分享的資源和方法很好地解決了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評價的難題。書中展示了促進教師進步的基于研究支持的實現步驟,概述了成功評價的基本原則,并提供了可以廣泛應用的操作指南,旨在幫助讀者充分實施書中提到的建議:認識過去教師評價工作的失敗及其與教師發展停滯的關系。理解為什么教師的專業成長對教育系統的良性發展至關重要。發現教師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對有效教學的有益影響。重組課堂觀摩和評價體系,以提高其有效性并鼓勵教師發展。
(美)羅伯特·J.馬扎諾等 ·教育 ·7.9萬字
本書完整介紹了KIPP(KnowledgeIsPowerProgram)如何幫助學生以品格為支柱、突破逆境,建立學習熱情,迎向海闊天空的自信人生。從一間教室到224所KIPP學校,KIPP創辦二十年來,幫助了96000名低收入家庭學生,大幅地提升學習成績。書中詳實地記錄創辦人創造KIPP學校傳奇的經歷。分析KIPP如何建立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伙伴關系。KIPP的教師以永不放棄的教學熱情和更有效的學習方法,一路教導孩子扎實的學習基本功,樹立勇氣、毅力、好奇心等品格特質,藉此幫助孩子走出自己的成功人生。
(美)杰伊·馬修斯 ·教育 ·19.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