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高等教育國際化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發生在高等教育領域,以培育和構建高校核心競爭力,培養學生具有國際視野和全球交往能力為主要目的,將國際理念和視野融于高校的辦學、課程、教學、科研、管理與社會服務等活動中的過程。目前,高等教育國際化已經成為各國擴大教育投資渠道,增加高等教育容量、提升教育質量及培養和爭奪國際化高層次人才的重要途徑,中國有必要積極參與其中,逐漸融入到這世界性高等教育國際化潮流中去。
錢小龍 孟克 ·教育 ·22.3萬字
本書針對“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四個方面問題: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相對滯后;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有待健全;創新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脫節。理論聯系實際從“創新”“創業”與“人生”三個角度分別闡述這些問題的解決策略,注重案例教學、實踐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力求學以致用。本書適用于所有大學的??粕?、本科生及研究生。
黃遠征 陳勁 張有明 ·教育 ·24.3萬字
交往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是一種交往性存在,交往不僅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和條件,更是人的發展的重要途徑。道德修養是個體的道德素質提高和完善的必要環節,而道德修養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交往發揮著重要作用。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關鍵時期,又是多變時期,無論是人際交往方面還是道德素質方面都存在諸多欠缺。本書運用唯物史觀的觀點和方法,借鑒多學科知識,從分析青少年的人際交往和道德修養現狀入手,探討青少年人際交往與道德修養之間的內在關聯性,揭示青少年交往進步與道德品質發展以及雙向互動關系,試圖建構一個青少年交往德育論的理論框架。
楊鮮蘭 彭菊花 ·教育 ·24.4萬字
本書從教育變革與學習創新的需求以及教學目的和學習結果的知識時代取向出發,立足于學習的整體品質和學習者的協調發展,提出了協同學習系統這一創新性概念框架,為目前教育技術領域學術界和實踐領域關注的前沿性問題,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實踐價值。
王佑鎂 ·教育 ·24.3萬字
本書共分為三個部分八個模塊,各個模塊采用情境式教學和案例式教學方法進行介紹。第1部分為教學理論與多媒體技術篇,包括模塊一和模塊二,主要介紹現代教學理念以及多媒體課件設計與應用。第二部分為教學技能應用篇,包括模塊三和模塊四,主要介紹教學設計與應用以及微課的設計與編制。第三部分為媒體技術與信息技術應用篇,包括模塊到模塊八,主要介紹圖像信息處理、電子文稿設計與制作、演示文稿設計與制作以及電子表格數據處理。
吳疆 ·教育 ·22.7萬字
本書主要從學科政策內容分析的視角,對新中國成立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體制、學科師資、學科經費、學科專業、學科課程、學科教材、學術研究以及學科規劃、實施與評價等建設活動,展開了系統的結構化研究,揭示了不同歷史時期學科建設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歷史背景依據,闡述了學科建設各要素的演進過程與時代特征,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政策的歷史特點及其與學科建設的辯證關系。
宋俊成 ·教育 ·22.3萬字
本書以社會學的想象力和理論視角,分析社會生活中的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探索教育的本質及其發展變化規律。本書以探討教育社會學的基本概念、研究對象和方法、學科功能和范疇、學科意識和性質為邏輯起點,進而闡述教育社會學的三大理論流派,即教育功能論、教育沖突論、教育互動論;從社會學角度對班級組織、教師、學生以及課程體系進行系統分析;研究社會流動、社會變遷、社會互動、社會分層、民主、階層等社會不同組成要素與教育的互動關系;研究社會學視閾下的媒體素質教育、教育變革及高等教育發展等理論與實踐問題。
王國勇編著 ·教育 ·22.3萬字
該書是胡解旺主持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課題的結項成果、廣東“創新強校工程項目”階段性成果。該書在國內首次比較系統研究了“地方特色大學”的定義、內涵以及如何彰顯四大職能,并結合嘉應學院等地方大學的特色,從理論到實踐開展了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比較新穎的觀點。
胡解旺 陳明等 ·教育 ·23.8萬字
本書包括職業學研究綜述和職業導向式培訓的多學科透視、技能人才職業導向式培訓模式研究、我國專項職業能力培訓和鑒定標準研究、我國終身職業培訓體系建設與政策建構、我國當代技能儲備機制建構的現狀調查與分析等內容。
馮桂林 ·教育 ·23.2萬字
本書將大學課外培養規劃為主題教育活動、黨團組織活動、文化藝術活動、日常管理活動、困難幫扶活動、學業指導活動、科技創新活動、創業教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志愿服務活動、學生社團活動、身心健康活動十二條路徑,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楊國欣等 ·教育 ·23.5萬字
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開啟了我國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跨越的新戰略,引發了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新探索。本書所收錄的文章凝結著作者們的思考與智慧,很多文章以先進的教育理念、豐富的實踐經驗作為指導,對一流大學建設和高等教育強國建設提出了有見地、有深度的建議。我們期待更多的人關注大學發展,關注一流大學建設,以每個人的努力參與,共筑中國高等教育夢。
范躍進 ·教育 ·23.4萬字
20世紀60年代興起于西方國家的多元文化教育課程,當今依然承載著不同民族群體的希冀,擔負著傳承與發展不同種族、階層的文化,通過承認、尊重文化的多元性,促進其價值,容忍、接納他民族文化的使命。隨著全球化的推進,人們愈加關注其理論的時代性創新和實踐的時代性效應。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走入課程實施場域,探究新時期我國多元文化教育課程(以民族團結教育課程為例)“實然”與“應然”間的差距,以“文化”為視域進行重建,讓這門承載著對話意蘊的課程為不同民族學生搭建起一個公共平臺,彰顯出回歸生活世界、促進公平與和諧的課程理念,以實現其真正的價值。
邵曉霞 ·教育 ·23.4萬字
《高等教育評論》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高等教育評估與研究中心主辦,著力于研究現代大學教育問題,以敏銳的觸角、創新的理念,及時、全面、深入地反映國內外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研究進展,通過國際視野,立足中國問題,最終目的是服務于中國高校的發展,為高校的改革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楊燦明 鄒進文 高利紅 ·教育 ·21.7萬字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開啟了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新征程。目前,職業教育師資的“專業化”建設已經卓有成效,而職教師資“高素質”建設的素養標準和培養資源開發卻不多見。本書聚焦于職教師資的素養培養,從標準入手,創造性地開發了職教師資素養標準,并以此為基礎系統開發了用于職教師資素養提升的培養方案、核心課程、特色教材、數字化資源以及質量評價方案,其中不乏創新。
張鵬 董鵬中 王偉 ·教育 ·22.7萬字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為邏輯線索,分三大部分展現各階段的突出成果:以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著作為主,并精選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主要文章或講話,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篇目選擇上,本書努力體現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在內容結構上,充分考慮三個組成部分的比例關系和整體聯系;在體例結構上,突出對重要論點的分析以及理論的整體結構、發展聯系和現實意義。
程樣國 胡劍鋒主編 ·教育 ·22.7萬字
楊燦明主編 ·教育 ·21.4萬字
《現代職業教育研究前沿論叢》之一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高職院校管理文化及其創新策略研究》(BJA130097)的研究成果。全書共8章,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以“人”、“體制”、“差異”的關聯性為著眼點,探究不同辦學體制、不同區域高職院校管理文化差異的表現及其對教師和學生的影響等問題。既從理論上探討了高職院校管理文化創新的實踐困境與路徑,高職院校管理文化的基本結構、獨特性及其成因、異化與回歸、存在的“六重六輕”問題,具體分析了高職院校長質量文化領導力、教師管理文化、學生管理文化以及對組織承諾、組織效能的影響等問題,又在對浙江省、湖北省、貴州省等東部、中部與西部地區典型的12所學校實證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了全國部分職業院校管理的典型案例,內容豐富、分析透徹,啟示性強。
王振洪 ·教育 ·23.9萬字
本書為“十二五”教育部規劃課題(FHB150458)成果。本書通過在2所學校構建“教育議事會”制度的敘事研究,探索現代學校管理制度的基本內涵、架構與特征,總結現代學校管理制度構建、運行的一般性規律,創新學校管理體制,提高學校效能,解決由于現行的學校制度下體制性越位、錯位和缺位而產生的諸多沖突與矛盾,逐步營造指向教育生態的區域和諧教育。
徐曉虹 ·教育 ·23.9萬字
杜威是20世紀以來對中國教育影響極大的美國哲學家和教育學家。“五四”新文化運動期間,杜威曾訪華講學兩年又三個月,對中國的思想界和教育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本書主要回顧百年來,杜威教育思想特別是中國杜威教育學派對中國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影響,揭示杜威以及中國杜威教育學派在中國現代教育發展中的意義。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國百年傳播的曲折歷程,對今后中國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論的發展,有重要的參考意義。本書也是外國人了解中國近百年教育的一個重要窗口。
張斌賢 劉云杉 ·教育 ·33.3萬字
教師教育改革是整個教育改革的關鍵,而在教師教育改革中,教育實習的革新則是突出體現其改革目標和核心的重要方面。本書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展開對教育實習的系統研究,不僅從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視角對有關教育實習的本質、特征、價值及其理論基礎等具有本體論意義的基本理論問題進行深入探究,而且選取英國教育實習作為一個案例,對其教育實習從歷史沿革到現實發展進行了完整呈現,并對其發展的動因、效果、問題等進行了深入剖析。因此,本書是對職前教師教育實習從理論到實踐的系統研究,以期對我國教育實習革新有所借鑒。
楊秀玉 ·教育 ·2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