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邏輯新引》是一本邏輯啟蒙的經典讀物。全書就邏輯學的內容進行對話式問答,就像是課堂實錄,沒有艱深的語言,面目很親切。內容是實實在在的干貨,從根本上、從學理上講解邏輯學的知識體系和思考方式。書中針對邏輯學中的每一命題、每一推理,都舉有例證,清晰易懂,同時注重嚴格的推論訓練和邏輯的應用功能,使人們對邏輯這門看似枯燥的學問,在清新有趣的例證中得到真正的理解。同時,能夠讓人們的思維得到訓練,養成對是非正誤的敏銳判斷力,從而更加理性和獨立地思考。
殷海光 ·教育 ·13萬字
本書將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置于中國教育學百年發展的宏觀背景下,通過歷史的梳理和邏輯的分析,從理論研究、平臺構建、隊伍發展、教材建設、學生培養、學術交流等六個方面系統梳理了我國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建制的整體脈絡,注重對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發展的經驗總結和問題反思,力求做到觀點和事實的互證,邏輯與歷史的統一。本書可以彌補對我國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史方面系統研究的不足,進一步豐富中國教育學史研究的內容,為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很好的鏡鑒。
吉標 孫寬寧 ·教育 ·13萬字
本書圍繞“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在不同學科專業課程中如何開展課程思政建設這一研究對象,力爭解決好三個方面的主要問題:一是厘清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概念辨析,注重對課程思政的本質規律與基本內容的研究;二是針對不同學科與專業,從哲學社會科學類、教育類、藝術類、外語類等四大類專業中選取典型課程,研究專業課程開展課程思政建設與實踐的實證研究;三是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融入課程思政建設之中,研究文化育人的課程思政案例,凸顯文化價值育人的功能。通過問題的研究,形成一些理論成果和具有典型性的不同專業的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案例,以期為高校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參考和借鑒,為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依據。
牛佳主編 ·教育 ·13萬字
《高考志愿填報指南:高校簡介及錄取分數線速查(2024年版)》是高考學子不可缺少的志愿填報工具書。書中包括31個省、區、市近三年的657所本科院校不同批次的高考錄取分數線,以及各高校的院校代碼、學校簡介、辦學條件、開設專業、重點學科、收費標準等實用信息。考生和家長可以對所需信息進行對比和分析,根據自身情況準確填報合適且理想的大學,避免因志愿填報不當而出現“高分低就”或“高分撞車”現象。
吳梅俏 余蘭萍 陳紅雨等編 ·教育 ·13萬字
本書基于代際視角制訂了規范完整的定量研究框架,創新構建了系統集成的定量研究思路,通過多角度的描述性分析、多模型的解釋性分析和多維度的宏觀分析,深入、系統地探討了我國社會成員教育獲得與教育流動的總體狀況、不平等變動和影響邏輯。本書研究成果對于我國社會成員代際教育獲得與教育流動具有重要的理論闡釋意義,同時,對于今后改善我國教育不平等狀況、提升教育公平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張義禎 ·教育 ·12.9萬字
本書從專家心理學研究出發,以新教師到專家教師這一成長過程為線索,剖析了教師在專業化發展中出現的主要問題與階段性特征,動態性是展現了教師成長的內在原因與實質,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促進新教師成為專家教師的系列化教學理念、觀點與方法,這有助于教育研究者與實踐工作者深入理解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律,有利于在觀念層面上樹立科學的教師人才觀,以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師培養方法與措施。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教育 ·12.9萬字
本書分為案例解析和專家評述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對30多個年齡跨度從7歲到17歲的真實青少年案例進行深入分析和解讀,詳細闡述了他們網游過度的原因和表現,并且從心理、教育等角度,為家長提供頗有參考、借鑒和指導價值的解決方案。通過閱讀,您可以了解:孩子為何如此沉醉于虛擬的游戲世界?這與親子關系有何聯系?收手機、斷網真的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嗎?家長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等等。在第二部分,三位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專家,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深入解讀網絡游戲到底是怎么回事?通過權威數據、深刻分析,解答您對網絡游戲長久以來的疑惑。
李強主編 ·教育 ·12.9萬字
本書立足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研究視角,通過對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相關問題的闡釋,系統分析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在當今社會廣泛運用新媒體的時代背景下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從而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對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根本原則、相關對策與建議。
周琴芳 晏妮 ·教育 ·12.9萬字
本書以問答的形式,詳細回答了兒童學習障礙的常見表現以及在不同領域中的特殊表現,并且回答了教師和家長在有關具有學習障礙的兒童的教育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提供了解決策略。本書內容全面而豐富,通俗易懂,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是一本很實用的了解和幫助具有學習障礙的兒童的書籍。
劉翔平編著 ·教育 ·12.9萬字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無疑,建設新型智庫已經上升為國家的意志,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是高校教學、科研之外的第三極,是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器、潤滑劑、主力軍,也是促進高校發展的旋轉門和平臺。本書通過對國內多個高校智庫實地考察和研究,依據智庫評價指標體系,從政策影響力、社會影響力、學術影響力等幾個方面搜集不同地區高校智庫的相關數據(2013—2017年),較為全面、客觀、真實地記錄了新時代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的發展現狀。從學理上界定了“智庫”的概念、比較了西方智庫和中國智庫的區別,梳理了智庫的類型并用大量的數據分析了中國高校智庫的特點和功能,指出高校智庫存在的困境與挑戰,是一份頗有應用價值的調研報告。本書不僅豐富了智庫建設的內容,更為推動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湯紅娟 ·教育 ·12.9萬字
《語文課》為四中優秀語文教師為孩子而寫的傾心之作。連中國老師認為:語文課更是人生課,是通過人類的智慧結晶——文學對生命的喚醒,是對真善美的領悟和熏陶。連中國老師在課堂上下和孩子們探討的更多的是關于生命成長的核心問題,探討對世界的認識,對經典著作的領悟。在這種教與學中,孩子們的語文課成績和高考語文的分數都在全市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具有陽光樂觀的心態,相較于同齡孩子對社會也有更成熟的見解。“走向成熟,并再次天真”是孩子們通過語文課領悟和總結出來的,這一總結也深深地打動了作者。讓廣大師生認識到:語文可以這樣教,語文可以這樣學。心智的開啟,情操的升華,可以真正提升一個人的語文能力和語文考試成績。《語文課》分為四個部分:生命·成熟——內部世界的不斷覺熟,是成就一切的基礎課堂·語文——生命的關聯人·備考——改變人,然后改變語文感悟·成長——帶你一步一步讀經典
連中國 ·教育 ·12.9萬字
本書切近當下的學術熱點與人文話題,從大學的視角對諸多文化命題做了獨到的思考,基本上發表在《南方周末》,廣受文化界好評,作者從中西的歷史經驗出發,結合自身的教學與思考,文字發人深省,同時又很有意趣,是一本的文化讀本。
王東杰 ·教育 ·12.9萬字
全球化時代的文化霸權等因素,引發了本土文化式微、大學教育主體性失落等問題。黃俊杰先生認為,提升大學生本土文化素養、重建大學教育主體性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深化大學通識教育。本書由此探討了深化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策略與方法,剖析子大學通識教育所面臨的非制度性危機,并論及了大學通識教育與社區大學建設、大學校長遴選的關系,等等。
黃俊杰 ·教育 ·12.9萬字
自2014年9月“雙創”被重新定義,到2015年“雙創”被提升為國家戰略,再到今天,全國范圍內掀起一股大眾創業的熱潮,“創業”成為當下一個社會熱詞,成為一個社會熱。但是,九死一生的創業定律就像是套在創業者頭上的一個緊箍兒,讓大家想創業而又不敢創業。同時,創業容易守業難,在看到超過90%的初創企業和創業項目在一年之內就夭折的時候,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創業維艱。尤其是當今創業的大學生,他們心潮澎湃,但缺少社會歷練;他們思維敏捷,但缺少社會經驗。本書挑選的11個創業故事中,他們有在校大學生,有早已在社會上取得一定成績的成功人士,有科創達人,有巾幗英雄,有校園創客。他們來自不同地域,卻干著同樣的工作——創業。我們希望通過這些人的創業歷程,告訴大家創業之路的艱辛,創業者需要具有的品質,遇到困難時的解決方法。
周前進 ·教育 ·12.9萬字
本書在分析和借鑒美歐二語教育發展模式的基礎上,從應然角度,建構了以反思模式為主的國際中文教師專業發展模式,并提出了相關的發展路徑;同時,結合國際中文教育實踐,從實然角度,對國際中文教師進行了個案研究,分析了新手、熟手和專家型教師的專業成長歷程,探討其規律與特征。
王添淼 ·教育 ·12.9萬字
本書闡述了數字化幼兒園的理念和具體構建方案。該構建方案通過數字化技術和大數據技術手段,結合先進的技術開發軟件,讓幼兒園實現管理數字化、教學數字化、溝通數字化、成長數字化,做到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解決傳統幼兒園無法解決的問題,幫助幼兒園管理者輕松地對幼兒園實施科學的數字化管理,提升幼兒園的教學和管理水平,從而真正體現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本書對幼兒園的數字化轉型具有較高的借鑒和參考價值。
王穎嫣等 ·教育 ·12.9萬字
XS-2018-168。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承擔著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育教學任務,肩負著宣講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新成果的政治使命,本書從歷史篇、現狀篇、師德篇、學習篇、教學篇、科研篇、育人篇、實踐篇八個部分來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具有較好的實際意義。
楊非 張敏 ·教育 ·12.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