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語言保護典型個案比較研究
目前世界上越來越多的語言正加速走向瀕危。為研究語言保護的一般規律,本研究剖析了希伯來語、澳大利亞Kaurna語、臺灣客家話、天祝藏語文等四個中外語言保護個案,探討語言發展、語言瀕危以及語言保護的相關理論。研究發現,中外語言保護和語言復興的手段并不相同,最終結果也有很大差異。通過比較這些個案,本研究認為,語言保護至少應包括保護語言活力與保護語言認同兩方面,甚至后者比前者更為重要。另外,語言保護并非在實踐中推行“語言純語主義”、也不是維護“語言純潔性”;語言保護不能排斥語言的發展與變化。本研究認為,語言保護的理想方式是不排斥語言的“無意識的變化”,同時大力培養語言使用者的語言認同。
·15.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