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基于對美國8所高校27位直接參與全校性創業教育改革的領導、教師等利益群體的深度訪談和文獻分析,對美國高校全校性創業教育發展歷程,及其產生原因的推拉因素、依托的組織架構進行分析。并進一步結合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和雪城大學的案例探討在推行全校性創業教育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及成功經驗等問題。最后在總結美國高校全校性創業教育成功經驗和分析我國高校當前構建“面向全體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中所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政策建議。
卓澤林 ·教育 ·19.8萬字
郭洋老師運用多年的教學經驗,本著新、奇、特的教育觀點,將孩子們必須了解的知識和必須具備的思想道德觀念融入其中,使本書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教育性。本書分為基礎知識篇和表演篇,其下又由普通話語音練習、共鳴練習、聲訓練習、繞口令、古詩詞、毛主席詩詞、兒童詩、散文、故事、快板、相聲、小品、表演練習、主持人練習、講述、演講、續編故事、什錦歌等18個部分組成。
郭洋 ·新聞傳播 ·10.2萬字
《中國殘疾報告制度研究》分別從國際殘疾報告制度的研究進展、殘疾報告制度的概念和內涵、殘疾報告制度與中國人口健康的可持續發展、殘疾報告流程與規范、殘疾評估報告編寫指南、殘疾監測報告制度內容及編制說明、殘疾報告制度示范工程案例,以及殘疾報告制度推廣的政策開發共九個部分,圍繞如何建立中國的國家殘疾報告制度展開論述。中國殘疾報告制度是一項關乎民生福祉的頂層設計,是健全殘疾預防工作體系的重要基礎,是殘疾預防的重點工作之一。中國殘疾報告制度的建立,能夠從全局的角度對殘疾預防工程各方面、各層次、各要素進行統籌規劃,集中有效的資源,高效快捷地實現遏制殘疾發生水平快速上升的目標,能夠大幅降低殘疾導致的社會經濟負擔。殘疾報告制度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它需要通過建立殘疾報告的流程與規范、殘疾評估指南和殘疾監測制度,對全人群進行殘疾初篩、復診、評定以及登記上報等方式,及時發現人群中的新發殘疾以及殘疾高危人群,得到廣泛的動態監測數據信息。終達到分析殘疾人群特征及殘疾產生原因,采取重點關注和干預措施,有效預防并減少殘疾發生和發展的根本目的。
鄭曉瑛主編 ·人類學 ·13.8萬字
非政府組織(NGO)早已成為當今國際政治和全球治理領域中的重要行為體之一。本書從國家與市民社會關系角度出發,以戰后日本NGO為例,考察國際規范在國內層面的內化過程是如何影響日本市民社會的發展與政府決策行為的。研究發現,國際規范不僅能夠影響國家的態度,促使其改變國內政策環境,選擇是否支持NGO的發展;還可以通過鼓勵社會行為體的跨國活動影響國家的決策行為。較之市民社會發育所帶來的基礎性推動力,國家政治因素對日本NGO的發展具有更為顯著的影響效果。
王夢雪 ·社科總論 ·14.1萬字
《城市史研究》創刊于1988年,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城市史研究專業刊物,由天津社會科學院、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2012年中國城市史研究會會成立后,正式成為該會會刊。作為城市史研究的品牌和陣地,《城市史研究》已經得到國內外同行學界的廣泛認可,在各大圖書館和高校研究基地均有收錄,刊物文章多次被轉載和引用,2012年被收錄入中國期刊網,并在人大復印資料《歷史文摘》專題轉載。
張利民 ·社會學 ·18.6萬字
出版人是精神文化產品的重要傳播者、生產者和傳承者,也是新聞出版產業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近年來,新聞出版業“轉企改制”工作的深入推進和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使得出版人的從業生態面臨著制度變革與技術升級的雙重擠壓,這給當前的出版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職業挑戰和精神壓力。本書對制度與技術轉型期的出版人從業生態現狀,“轉企改制”和新技術發展對出版人從業生態的影響,女性、青年和編外出版人等特殊群體從業生態現狀,以及近代、民國和抗戰等特殊歷史時期出版人從業生態的狀況等進行了系統研究。
陸高峰 ·社科總論 ·17.7萬字
在長期的婦女史研究中,階級、種族、民族和宗教一直被視為最重要的分析范疇。事實上,婚姻狀態也曾深刻地塑造著婦女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近代早期的英國,不僅單身和已婚婦女之間存在諸多差異,而且同屬單身群體的未婚和寡居婦女也有著各自獨特的經歷。一般而言,寡婦因扮演過妻子或母親的角色而得到了比未婚婦女更多的寬容和支持。但作為沒有丈夫的女人,寡婦與未婚婦女又面臨著諸多相似的境遇。在這一時期,單身的她們借助社會轉型帶來的有利契機,在公私領域中均比已婚婦女更加活躍和自主,成為了父權制鏈條上最薄弱的一環。然而,她們發起的挑戰卻引發了父權制的強化。父權社會動用經濟、司法和意識形態等多種手段對之進行打擊和規訓,以鞏固傳統兩性關系、重塑男性權威。故而,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近代早期英國單身婦女的處境趨于惡化。
曾亞英 ·人類學 ·18.7萬字
“城市中國”正在逐步取代“鄉土中國”,成為發展中的中國必須面對及回應的重大現實變遷問題。城市商品房社區也已經成為中國城市居民住房安排的主要形式。如何理解及回應城市社會中從“單位”到“社區”、從“社區管理”到“社區治理”的重大歷史變遷,以及在此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城市社區治理問題,需要我們從城市社區中治理結構的層次而非治理的技術手段或策略的層次,對城市社區的現實及未來進行診斷。本書以喻家社區中“業委會籌建事件”為個案,分析了多重行動邏輯的內生制約在城市社區治理結構轉型中的影響。
曹志剛 ·社會學 ·18.1萬字
本書共分7章。第1章重點介紹了新媒體與自媒體的區別與聯系、主流自媒體寫作平臺及變現途徑,引導讀者全面認識新媒體寫作平臺的營銷價值;第2章介紹了簡書的運營技巧和手法,讓讀者不僅了解簡書的基礎操作,也能學到具體的實戰策略;第3章介紹了頭條的運營技巧和策略,便于讀者學到頭條的基礎操作及具體的實戰策略;第4章重點介紹了大魚號和企鵝媒體平臺基礎操作及運營策略;第5章重點介紹了搜狐自媒體和百度百家號基礎操作及運營策略;第6章重點介紹了豆瓣和知乎基礎操作和實戰策略;第7章介紹了領英專欄的寫作技巧及具體的運營措施。
哈默 ·語言文字 ·9.8萬字
本書基于文獻回顧和現有理論,研究“高校教師工作生活質量、組織公民行為和工作績效三者之間關系”。以四川省高校教師群體作為研究對象,先進行了情境化的調查問卷設計,然后基于大規模問卷調查所得的數據進行了深入的描述性分析,并使用結構方程模型對這三者的關系進行了檢驗。最后從理論意義和實踐建議兩個方面對研究結果進行了討論。
李璞 柏帥蛟 盧軼遐 江永眾 ·社科總論 ·10.7萬字
美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青椒之困”——當年輕博士順利畢業,走上講臺正試圖大干一場時,猛然發現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兼職的講課機器——捧著早已被規劃好的課程大綱教授通識課程,照本宣科下拿著居于最低水平線的時薪,按課締結的一紙合約無法給出任何保障——非升即走是常態,而長聘教職則遙不可及。數以百萬計的名校博士以“兼職教師”的頭銜為開端,走入了高等教育“按需而定”的新生態循環,能否在激烈競爭中殺出重圍獲得長聘,他們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作者赫布柴爾德里斯自身即是一位徘徊在象牙塔和學術流水線之間的失意博士,他以最切身的經歷為我們帶來了最真實的觀察。
(美) 赫布·柴爾德里斯 ·教育 ·12.5萬字
理論與實踐教學一體化是職業教育重要而有效的課程教學模式。理實一體化課程的開發與教學,是新時代職業學校教師不可或缺的教學基本功。本書基于構建主義基礎理論,重點介紹理實一體化課程與教學的歷史沿革、內涵與特征、課程體系與標準、課程與教材開發流程、教學環境設計、教學模式構建與教學方法選擇、理實一體化教師成長的路徑及理實一體化課程評價的體系與方式。本書是職教師范生的必修課教材,也可以作為職業學校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教材。本書的出版,有助于推動職業技術師范教育課程與教材體系構建,對提升職教師資隊伍教學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宋改敏 李興榮主編 ·教育 ·10.7萬字
本書主要包括產教融合的概念與內涵、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概述、大學英語教育政策的演進與解讀、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政策與實踐研究、構建產教融合背景下的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大學英語課程與教學體系---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為例等基本內容,以及其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王慧 石轉轉 ·教育 ·17.4萬字
本書對高校實踐育人工作進行系統梳理和案例分析。對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視野下高校實踐育人思想的理論基石、理念傳承發展、政策演進和科學內涵進行研究。對歷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觀、國內外著名教育家的實踐育人思想、高校實踐育人的實踐探索和政策演進等進行的梳理,是本書的創新和特色。實踐探索和典型案例篇結合北京大學的育人實踐,就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推進實踐育人的具體實踐進行深入分析。基于問題導向,通過對高校實踐育人現狀的分析和反思,總結高校實踐育人取得的成績,分析高校實踐育人存在的問題和困境,在此基礎上,構建以協同機制、保障機制和評價機制為主要內容的高校實踐育人合力機制。
滕飛 ·教育 ·8.8萬字
本書首先從民族團結教育的需求、措施和作用等5個方面,全面考察了中小學民族團結教育教學的現狀。其次,從學生對民族團結的認知——民族團結知識的記憶情況等方面,深入考察了各民族中小學生的民族團結心理特征。第三,從父母對子女的民族社會化、父母的民族間交往行為等,考察了影響學生民族團結心理的因素。第四,對先進代表人物的民族團結心理形成的歷程和人格特征進行了闡述與剖析。
尹可麗 尹紹清 龍肖毅 ·民族學 ·17.6萬字
全書共分為8章:緒論,各國家或地區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進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民工市民化的發展進程及其政策演變,1億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成本到底是多少,城鎮化進程中北京農民工市民化調研報告,北京市農民工市民化成本核算,農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攤機制,政策建議。經過前7章的分析、論證,作者對中央政府提出以下建議:加大對地方政府的轉移支付力度,統籌全國范圍內的社會保障制度,加大中央財政對改善農民工子女教育條件的支持,探索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土地指標流轉機制,建立農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擔的激勵考核制度,構建信息監測和信息聯動體系。對北京市政府提出以下建議:推進和完善積分落戶制度;規范企業用工管理,加強農民工就業權利保護;豐富農民工技能培訓手段,提高就業能力;提供多層次的社會保險產品,加快推進社保全覆蓋;加強對農民工子弟學校的監管,提高學校教育質量;多渠道改善農民工居住條件,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著力促進農民工社會融合,保障農民工依法享有民主政治權利;引進社會力量參與農民工市民化。
傅帥雄 ·人類學 ·8.5萬字
網絡帶給人們便利的同時,網絡世界的虛擬性、開放性、去中心、去邊界、扁平化等特征,導致了諸如網絡暴力、網絡色情、網絡誹謗、網絡欺騙、網絡濫用、網絡抄襲、網絡謠言等網絡道德失范現象和行為的產生。通過網絡道德訓練和網絡道德養成教育對網絡道德失范行為進行糾偏,構建網絡道德動機、情感、能力三大訓練體系以及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網絡道德養成路徑。以期建立網絡道德新秩序,培育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營造良好的網絡生態體系,從而形成正確的網絡道德觀,促進青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潘紅霞 江志明 ·教育 ·14.3萬字
通過專利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來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相關決策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正因為如此,在傳統的專利文獻信息檢索服務之外,專利信息的統計分析與深度挖掘已經受到國內外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
孫笑明 ·社科總論 ·8.1萬字
本書圍繞城鎮化、城鎮體系與交通的關系這一核心問題,對中國城鎮化與城鎮體系的發展,及其與交通的關系展開研究,考察了中國城鎮化的格局與演變、城鄉居民的出行差異、中國城鎮體系的演變、城鎮體系與交通發展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梳理了中國城市群與都市圈的發展,考察了城市群與都市圈的交通發展水平,并為城市群與都市圈交通發展提出政策建議。
趙鵬軍 張聽雨 ·社會學 ·15.5萬字
本書旨在總結思想政治理論課程“05方案”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分析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變化發展特征,特別是根據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要求,明確今后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基本方向。書中采取文獻計量分析、內容分析和觀點述評的方法,對“05方案”實施以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研究現狀進行客觀系統的描述,對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分析,并分析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發展態勢,在此基礎上提出建議和對策。
佘雙好 ·教育 ·19.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