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綠色整體有機論”為理論基礎,對現代綠色大學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掃描,并給出了相應的分析策略和解決路徑。選取了中國不同地域和不同層次的10所大學進行了實證研究,運用網絡層次分析法和灰色理論,對這10所大學進行了綠色隸屬度的評析,并從大學軟環境及硬環境兩個方面提出了綠色大學未來建設的應然走向。
侯愛榮 ·教育 ·20.1萬字
信息資源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明確其在國家戰略中的定位,建立科學、全面的產業政策體系,是促進我國信息資源產業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發展的關鍵所在。本書基于E-SCP范式來構建研究模型,開發信息資源產業發展指標體系,對我國信息資源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排名和比較,分析了影響排名的相關因素,并對信息資源產業的產業行為、產業結構、產業環境以及產業績效相關的問題進行了具體的實證研究,總結了過去我國信息資源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此外,本書還從行業和地區兩個方面圍繞信息資源產業展開了案例研究,并對我國近幾年信息資源產業領域的主要政策進行了解讀。
錢明輝等 ·社科總論 ·28.2萬字
中國書院是代表著儒家思想的重要教育機構,道德教育是書院教育網絡中的一根主線,為文學教育緊緊把持著方向。道德教育與科舉文教育之間的糾葛問題一直出現在書院文學教育中,成為書院文學教育的重要問題。南宋理學家們要求書院重視道德教育,不要惟科舉文教育是從,他們的思想在后代書院薪火相傳。以古文為時文習見于清代書院文學教育中,有助于提升生徒的時文寫作水準。清代書院在八股文教育時尊奉清真雅正的準則,實現了為文與為人的統一。中國書院文學教育有利于促進生徒文學素養的形成、推動地方文學的發展、促進文派思想的傳播以及澤溉當今學校的文學教育。
程嫩生 ·教育 ·33.1萬字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發揮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作用,要注意加強話語體系建設。本書主要收集和梳理2015年話語體系研究領域相關文章,遴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學術論文,歸納為“中國道路與中國話語”、“馬克思主義與話語體系創新”、“人文視野中的話語體系建設”、“經濟理論實踐與話語體系建構”、“中國外交與國際話語權”等5個專題。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協調會議辦公室 ·社會學 ·34萬字
本輯仍為紀念刊。論文14篇,涉及作者15人。包括“北京話兒化詞語陰平變調的語法意”義(方梅)、“試談語言中的主體性與主觀性”(李明)、“語言庫藏的裂變:吳語“許”的音義語法分化”(劉丹青)、“吳語和南部江淮官話音韻比較研究中的幾個問題”(鄭偉)、“存在動詞的詞匯類型學研究”(孫文訪)、“漢語方言里果攝字的讀音”(熊燕)、“漢語方言入聲的全次濁分調現象”(王莉寧)、“聲調、語調與漢語的句末語氣”(馮勝利)、“敦煌韻書P。2014、2015異常反切考察”(徐朝東、唐浩)、“古漢語“其”的祈使語氣用法及其形成”(谷峰)、“漢語語法化演變中的音變模式——附論音義互動關系”(李小軍)等論文。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語言學論叢》編委會 ·語言文字 ·21.7萬字
家長和教師肩負一個重大的責任與使命,那就是,應當從根本上去引導孩子自主、快樂成長,從而徹底解放家長和教師,讓教育回歸心靈深處。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無條件保護甚至捍衛孩子的主動性和自由發展,而不是想方設法控制他。《管一輩子的教育(第2版)》正是從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出發,從學習能力、才能、才華、習慣、安全等幾個關鍵點切入,為廣大教育者提供一個教育支持系統一本通。《管一輩子的教育(第2版)》適用于6~18歲孩子的家長、老師,系統解決中國家庭教育的三大難題,一是厭學,二是父母為孩子亂報才藝班,三是孩子習慣不好,緩解成長中的種種糾結,全面引導孩子自定目標、主動學習、自主發展。
林格 ·教育 ·29.5萬字
本書為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的所有學術成果的概要介紹,主要包括研究的目的、意義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成果的主要內容和重要觀點,成果的學術創新和應用價值。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社科總論 ·37.3萬字
語義演變是漢語演變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漢語歷史語言學的一個重要領域。最后30年來漢語的語義演變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隨著結構主義學理論和方法的引進,很多學者已不再滿足文獻詞語的考釋和詞義演變方式的靜態描寫,而是致力于詞義系統演變的考察和詞義演變規律的探索,從而大大加深了我們對漢語語義演變的認識和了解。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漢語學界已開始出現基于認知語義學、歷史語用學和語言類型學的思路來探討語義演變的新嘗試。本書是這方面研究成果的一個結晶,集中展示了漢語語義演變研究的新視野和新進展
吳福祥 王云路 ·語言文字 ·29.3萬字
本書是一部研究報告自選集,匯集了最近十五年作者在政府統計主題下,為政府部門提供咨詢、設計、數據分析過程中形成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內容覆蓋國民經濟核算、資源環境經濟核算、對外經濟統計、交通和研發統計,以及在制度層面的總體思考。書后附錄按照年份羅列作者這些年主持完成的與政府統計有關的研究咨詢項目(一共39項)及其主要成果。通過此書,可以展示作者在“政—學—研”一體化原則下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所取得的成果,同時也可以從一個側面見證中國政府統計的發展變化。
高敏雪 ·社科總論 ·25.1萬字
隨著公共外交理念的提出,中國民間組織國際化問題被提上議事日程。作者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民間組織也應該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的進程,形成政府、企業和民間組織三位一體的對外援助新模式。本書案例翔實、實用性非常強。不僅介紹了中國民間組織在海外開展項目的案例,同時也介紹了一些國外知名INGO在非洲、東南亞及中國運作的經驗與教訓。本書還闡述了中國民間組織國際化的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及國際化的運營管理模式,對于中國民間組織在海外開展項目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鄧國勝等 ·社會學 ·22.3萬字
本書將定量研究的問卷調查法與質性研究的訪談法相結合,對“95后”大學生的勞動目的意義觀、勞動榮辱觀、勞動分工觀、創新勞動觀及對勞動相關社會問題的認識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結論顯示,“95后”大學生的勞動觀相對比較積極,但部分大學生的勞動觀還存在消極傾向,有些大學生對勞動相關認識還不夠清楚。大學生勞動觀的形成主要受個體特征、學校環境、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學校勞動觀教育、家庭勞動觀教育及社會勞動觀教育存在的問題也是影響“95后”大學生勞動觀形成的重要因素。本書從更新勞動觀教育的理念、確立勞動觀教育的新目標,遵循勞動觀教育基本原則、豐富勞動觀教育的內容、拓寬勞動觀教育的途徑、同時做好勞動觀教育保障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增強“95后”大學生勞動觀教育實效性的具體路徑。
鄭銀鳳 ·教育 ·22.5萬字
當前國土空間規劃與韌性城市都屬于城鄉規劃學科中的熱點議題,同時,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也是2019年最新提出來的規劃概念,與這些概念相關的城鄉規劃實踐也在不斷深入,基于這一研究背景,編寫小組擬將國土空間規劃與韌性城市兩大理論體系進行相耦合的系統性研究,并結合當前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及公眾參與相關技術方法,增強國土空間規劃與韌性城市規劃理論體系在實際規劃編制工作中的落地性。目前國內外同類圖書一般以圍繞一個主要關鍵詞展開,進行釋義、理論體系、相關實踐等方面的研究;本書嘗試圍繞多個主要關鍵詞,將國土空間規劃、韌性城市、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公眾參與四大議題相整合,從多個視角綜合分析當下城鄉規劃學科所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華晨等編著 ·社會學 ·29.6萬字
專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聽讀寫說行”實踐教學模式研究》即基于我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改革系統總結,從四個方面進行了系統闡發。具言之,第一編“永葆青春的馬克思主義”堅守理論陣地,著力思想引領,提高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第二編“前赴后繼托起今日輝煌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歷史進程,闡述了愛國主義的時代內涵,亦厘清了愛國主義教育的歷史與現實境遇。第三編“朗朗乾坤昭示盛世中華來臨”分析了中華優秀文化的文化價值、文化內涵與文化特質,即格調健康、情趣美好、振奮精神、發人深省、催人向上。第四篇“文以載道化新人”進一步探索了文化育人的特性、規律。本書以問題意識為導向,把思政教學轉化為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有效回應,讓學生在討論中增進價值認同,增強理論自信,從而提高思政教學的實效性和獲得感。另外,本書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思政教學,以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薪火相傳。最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聽讀寫說行”實踐教學模式具創新性,育人經驗具規律性,因此,本書育人模式值得進一步推廣。
程艷 丁祥艷 ·教育 ·29.1萬字
《21世紀大學教育與學生創新素養發展新思維》是在以大學教育對人的創新素養發展影響作為研究和考察的目的,以組織、學科、話語作為理論分析視角,考察大學生活以及大學生活中學生的創新素養發展問題,以內在邏輯關系的解讀、考量為研究重點,突出社會學研究的理路,旨在揭示在既有的大學育人機制和育人活動中,對人的創新素養發展產生影響的方面、影響結果及存在的現實性問題。該書的出版,對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素養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吳淑芳 ·教育 ·20.4萬字
本書是《發現西北聯大》叢書其中一本,書稿在史料挖掘整理、口述回憶等的基礎上記述了一代名師們的精神風采與學術引領和追求。作者選取的人物很具代表性,都是在各個研究領域有突出貢獻的著名學者,主要有李蒸、李書田、徐誦明、賴璉、胡庶華、黃文弼、齊國樑、楊鐘健、魏壽昆、羅章龍、許壽裳、黎錦熙、李儀祉、張伯聲、曾炯、汪堃仁等。他們為開發西北教育、發展中國高等教育做出了艱苦卓絕的貢獻,延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作者在大量史料挖掘整理的基礎上對每一位人物進行總結性概括,選取史料豐富,人物形象顯得豐滿,有些人物還通過故事引入來介紹,內容更豐富,更具可讀性。
梁嚴冰 ·教育 ·30萬字
本書所收錄的是廣西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優秀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收錄過程中,歷經修改和調整,集結成冊,內容涉及東南亞(以泰國本土為主)漢語國際教育的現狀、形勢及問題等,基于一線教學實踐,重在關注及探索漢語教學、課堂管理、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手段與方法。本書旨在投石問路,拋磚引玉,為業界研究者及一線漢語教師提供參考,促使大家更為關注面向東南亞的漢語國際教育現狀、教學策略及方法問題。
呂軍偉 潘立慧 ·語言文字 ·20.7萬字
本書關注婚姻的生活質量問題,這是研究婚姻史的一個新的視角和領域,也是當今社會對婚姻史研究的一個期待。以往很少從生活質量的維度來研究婚姻文化,那么本書算是一個有益的嘗試。把婚姻、婚姻倫理、婚姻生活質量這些以往只作為單獨研究的三者融為一體進行學理探索,這是從更為復雜的視閾討論問題,對民眾的日常生活有啟示作用。
梁景和 ·社科總論 ·21萬字
本書以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俄羅斯、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韓國、墨西哥、南非、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印度、印度尼西亞以及歐盟等G20成員的傳播環境為研究對象,梳理分析了各成員傳播環境諸要素的基本特點及其所構成的潛網對傳播行為的深度約束,旨在幫助我國對外傳播機構樹立社會系統傳播觀,關注對外傳播活動與傳播對象社會系統諸要素之間的復雜關系,最終實現對外精準傳播。
孫有中 章曉英 劉瀅主編 ·新聞傳播 ·20.9萬字
新時期,我國職業教育迎來了“加快發展”階段,培養面向未來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成為職業教育的主題。本書試圖用“鳥瞰”和“聚焦”兩種手法,展示當前我國職業教育改革與創新的畫卷。本書以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為主線,突出“改革”與“創新”特色,不僅客觀記錄了國家職業教育的頂層設計,更全面反映了地方層面的積極實踐,并結合各地的社會背景,對其改革與創新進行了分析與評述,總結其中的經驗和教訓,探索我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改革邏輯和發展路徑。
劉立新 周鳳華編著 ·教育 ·23.2萬字
本書著眼于我國特殊教育的研究與實踐需求,兼顧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查閱、整理和分析2013—2014兩年國內期刊發表的特殊教育研究成果,進行文獻元研究,圍繞視覺障礙、聽覺障礙、智力障礙、腦癱、自閉癥、多重殘疾、言語語言障礙、情緒與行為障礙、學習障礙、資優教育、政策法規、教師專業化、醫教結合、課程與教學、信息化、研究方法、隨班就讀、早期融合教育、職業教育、終身教育、高等教育、特殊兒童評估22個專題進行綜述。其內容主要包括2013—2014年期間國內有關特殊教育的文獻進展、理論進展、實踐進展以及進展趨勢,為我國特殊教育研究與實踐提供可供參考的綜合性文獻資料,是廣大特殊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幼教師學習參考的重要資料。
夏峰 ·教育 ·34.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