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從專家心理學研究出發,以新教師到專家教師這一成長過程為線索,剖析了教師在專業化發展中出現的主要問題與階段性特征,動態性是展現了教師成長的內在原因與實質,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促進新教師成為專家教師的系列化教學理念、觀點與方法,這有助于教育研究者與實踐工作者深入理解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律,有利于在觀念層面上樹立科學的教師人才觀,以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師培養方法與措施。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教育 ·16.9萬字
本書全面指導學校如何制定各項科學的管理規劃、如何明確學校長遠的內涵發展目標、如何制定合理的管理計劃和規范管理的每個細節、如何規范管理思想和提升管理理念、如何規范化管理的全過程等內容,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實用性、實踐性和指導性,是大中小學學校領導、教師,在校專業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有關人員進行學校管理和研究的最佳指導讀物,也是各級圖書館珍藏的最佳版本。
代旭編著 ·教育 ·15.6萬字
俗語有云:“攬住嚿磚頭至好”,堪稱幾代香港人的金科玉律。誰知今時今日,但求“有瓦遮頭”仍是奢求,住屋依然是近年港人最關心的課題。翻開這批上世紀五十至九十年代的售樓說明書藏品,有如揭開記錄香港社區發展的珍貴歷史檔案,皆是認識當年城市發展面貌的重要線索。本書分三部分,第一章以這批售樓書上的地圖(比通用地圖更舊)、預想圖則、社區環境圖所反映出的海岸線、街道和社區環境變遷,認識今昔城市面貌之變幻。第二章以售樓書上清晰刊載的基本資料作今昔比照,深入淺出探討樓書設計風格、標榜賣點、間隔特色和呎價面積等,一窺半世紀以來建筑師、發展商以及我們對“安樂窩”的詮釋有何不同。第三章則是“十大經典屋苑巡禮”,以香港人耳熟能詳的經典屋苑為例作出分析,當中更邀請到部分屋苑業主發表心聲。盼此書讓你賞藏品、嘆今昔之余,可從另一角度為大家安居樂業的期盼發出微聲。
張順光 謝冠東 ·社會學 ·2.5萬字
當下的時代,人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自由地創作、表達自己。但是,許多人常常抱怨自己“寫不出文章”。在這本《寫作高手速成手冊》中,資深圖書編輯竹村俊助告訴讀者,絕大多數人都是天生的寫作好手。作者對寫作方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給出了5大關鍵步驟、53種寫作方法、66個寫作案例,突破寫作的5大困境:無法動筆、難以傳達、鮮有讀者、枯燥無聊、疏于堅持,致力于幫助讀者提升寫作水平,更好地表達自己、完成變現,改變自己的人生。
(日)竹村俊助 ·語言文字 ·7.7萬字
本卷設“綜述”一篇,約3萬字,對該洲的民族情況和民族問題進行整體性論述。內容包括該洲一般情況、人文地理特點、民族-國家格局的形成、種族與民族結構、宗教信仰與語言分類等。在“綜述”之后,按照國家分別設置篇目。各國按基本統一的內容和結構撰寫,包括該國的形成歷史與獨立過程;主體民族與少數民族;民族文化特點;民族關系和民族問題現狀;政府民族政策等。
穆立立 趙常慶本卷主編 ·民族學 ·28.1萬字
現實增強技術是一種實時地計算攝影機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應圖像、視頻、3D模型的技術,這種技術的目標是在屏幕上把虛擬世界套在現實世界并進行互動。AR技術對網絡傳輸速度有較高要求,因此被認為是5G時代最先爆發的技術。本書內容走在技術的最新沿,全面剖析和解讀AR發展的未來及場景應用。
何海生 戴毅 ·社科總論 ·10.2萬字
本書一方面分別對相關語文基礎知識的趣味教學設計與創新進行了全面指導,另方面進行了舉例示范,目的是使廣大師生在理論指導下進行教學和運用,逐步提高語文知識素養。因此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實用性、實踐性和指導性,不僅是廣大師生教學指導的最佳讀物,也是各級圖書館珍藏的最佳版本。
潘玉峰 代旭編著 ·教育 ·12萬字
中國人重家、重家庭教育。《三字經》里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儒家“修齊治平”“家國天下”的終極理想,也彰顯家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形式的中堅地位。位列“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國藩不僅一生重視家庭教育,更善于智慧地開展這一教育。錢穆對他的評價是“算得上是一個標準的教育家”,《曾國藩家訓》也被譽為“千古家訓之首”。本書集作者酈波多載之思,從多個角度深入淺出地解析曾國藩的教子法,行文風趣儒雅,故事娓娓道來,閑趣之中有智趣。
酈波 ·教育 ·7.5萬字
李慕楠編著 ·教育 ·12.5萬字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教育 ·14萬字
本書涵蓋四級考試所有詞匯,詞匯按照在考試中出現的頻率由高到低排列,幫助考生抓住復習要點,合理安排復習進程。重點詞匯除了給出釋義外,還給出真題例句、用法講解、常見考點及派生詞,幫助考生全面掌握單詞。加上更活潑、時尚的講法和配圖,力爭打造出新一代的暢銷詞匯書,徹底解決年輕人的單詞困擾!
周思成主編 ·語言文字 ·18.7萬字
《千字文》由一千個不重復的漢字組成,四字一句,語言優美,辭藻華麗;它包含自然、歷史和社會常識,贊美了以“仁義禮智信”為準則的道德觀。它是中國古代兒童認識漢字、知曉事理的經典讀物。它與《三字經》《百家姓》一樣,是古代也是當今的孩子啟蒙必不可少之書。本書中的書法字采自清代著名書法家潘齡皋的《千字文》抄本;傳統畫則取自清代李漁的《芥子園圖譜》等作品。
馮少杰 繪 ·語言文字 ·1470字
本書的主要內容為四個模塊,十一章。第一部分是理論基礎篇,主要講述教育技術基本概念和教學設計等理論基礎知識;第二部分是媒體硬件使用篇,主要從傳統媒體、現代媒體、網絡多媒體等進行各式媒體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操作介紹;第三部分是制作實踐篇,主要從ppt、Authorware、FLASH課件制作進行相關教學軟件的學習和介紹;第四部分是實驗篇,主要是在教材中列出各種媒體使用、多媒體制作與素材采集、課件開發與網絡教學應用等項目的實驗。
胡水星主編 ·教育 ·23.9萬字
本書通過寫給媽媽的10堂自我管理課,不僅分享了“回歸生活、持續成長”的人生態度,也為她們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成長路徑——懂自己、愛自己、發展自己、成為自己。書中還提供了“幸福日志”“時間統計法”“布置餐桌”“引入減壓閥”“記紅賬”等便于操作的小練習、小工具,幫助媽媽們學習接納滋養生命的外在環境,持續踐行幸福生活的行動工具,重啟豐盛自我的內在能量!
鄒錦華 ·社會學 ·12.7萬字
該書按照“實踐教育是什么”、“為什么要研究實踐教育”、“怎么推動實踐教育”的研究思路來設計,通過理論邏輯分析、實證調查與國際比較相結合的方式展開論述,從歷史與現狀兩條線對我國實踐教育進行系統反思,尤其是對十六年來我國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現實狀況進行反思。這將為關注實踐教育理論與實施的人們帶來諸多啟發和參考。
曾素林 ·教育 ·16.3萬字
本書是《音視頻編輯與電視節目制作》一書的配套實訓指導書。本書根據音、視頻編輯制作的基本流程和工作特點,將音、視頻編輯與電視節目制作劃分為5個項目,16個實訓單元。這些項目都是從實際工作中提煉出來,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戰性。每個項目又按照音、視頻編輯制作的具體工序,以不同的工作環節作為重點,將一整套音、視頻編輯制作過程細分為若干制作環節。所有實訓單元都以實例的形式體現,每個實例都包含編輯制作中的重點和關鍵要素,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讓學習者對不同領域的音、視頻編輯技巧有一個系統的認識。
韓雪濤主編 ·新聞傳播 ·5.2萬字
現代以來,空間的變化和多樣性比時間更明顯,且教育實踐在空間中進行,在同一時期內,空間的不同也會構成教育活動的差異。相較于時間,面對藝術教育國際化這個現象,選擇空間角度的研究更有可能觀察到當下時代不同區域、空間特征對于教育活動的影響,也更能夠貼近空間中的人,從而對由人所實施的教育活動進行探討。本文從空間的角度對藝術院校的國際化進行了解構與重新結構,旨在發現高等藝術教育國際化的根本特征及個人在其中受到的影響,為現代高等藝術教育及其國際化發展提出建議。
蔡碧灣 ·教育 ·14.8萬字
本書的研究嘗試基于科學理論的基本原則,從整體概括性、邏輯一致性、簡單性和預測性的角度著眼,研究《史記》中的指稱事件時間連接成分的語篇功能。《史記》中的指稱事件時間連接成分不僅具有多種語篇銜接功能,而且在敘述者的語篇建構和接受者的語篇識解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本書解析了其在具體語境中體現出的語篇銜接功能,探討了這些指稱事件時間連接成分的語篇模式建構功能,并從數理分析的角度闡釋了由這些指稱事件時間連接成分引導的語篇結構關系,包括順承串聯關系、并列并聯關系和補充關系等。除此之外,本書從接受者的角度論證了接受者的語義識解和語篇識解過程。
吳術燕 ·語言文字 ·14.7萬字
這是一本以歷史、變化的眼光看語言的經典名著,主要講述了語言自身在歷史進程中的演變,分四個部分:一、語言學的發展,即截止至成書的20世紀初,三、語言在文化交流和社會關系中產生的變化;四、語言自身在歷史進程中的演變;在結尾處,作者綜合全書各章節中的信息,在語言起源這個引人遐想又充滿爭議的話題上,給出了自己充滿想象力又有理有據的假說。第一章19世紀之前第二章20世紀初第三章20世紀中葉第四章20世紀末。。。。。
(丹麥)奧托·葉斯柏森 ·語言文字 ·34.2萬字
上編主要對維吾爾諺語的結構、韻律、修辭和語義特征進行了分析闡述;下編主要對維吾爾諺語的游牧文化、漁獵文化、綠洲農耕文化、園林文化、手工業文化、商業文化和宗教文化進行了挖掘和透視。
華錦木 劉宏宇 ·語言文字 ·23.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