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枕草子》開日本隨筆文學之先河,約成書于1001年,是日本平安時期女作家清少納言的代表作,《源氏物語》齊名,被譽為日本平安時代文學中的雙璧。也與后來出現的《方丈記》《徒然草》二書,并稱日本文學三大隨筆。全書分20卷,共305段,分類聚、日記和隨想三大內容,多是她在宮廷任職期間的所見所聞,感情細膩,文筆清淡,其真實性和隨意性處處可見。所謂“風從哪頁吹起,便從哪頁讀起”,便是本書的魅力所在。
(日)清少納言 ·外國隨筆 ·20.5萬字
歌德的《浮士德》《浮士德》則是他傾注畢生心血寫成的、從頭到尾共計一萬二千一百一十行的一部鴻篇巨著。根據德國一個煉金術士向魔鬼出賣靈魂以換取知識和青春的古老傳說,反其意而用之,演示了廣闊、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內容,為人類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響徹人寰的凱歌。
(德)歌德 ·外國隨筆 ·25.9萬字
《成為一顆星:宇航學員日記》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宇航員薩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在2018年出版的隨筆作品。作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薩曼莎如何從一名戰斗機飛行員,一路過關斬將,通過歐洲航天局的層層選拔,成為一名宇航學員。借助詳實的情節,刻畫出一名宇航員在真正飛往太空之前需要經受的嚴峻考驗與磨練,也展現了他們超乎常人的智力、耐力以及敬業精神。當中不乏對于宇宙飛船以及相關設備的細節與使用技巧的描述,從技術層面上提升了作品的層次,同時加入一個親歷者的各種體會和心理活動,使作品更加接近一部文學作品,而非一般的科普類讀物。第二部分記錄了從2014年11月23日“聯盟TMA-15M”號宇宙飛船發射升空到2015年6月11日飛船返航期間,薩曼莎在國際空間站200天的太空生活。薩曼莎用細膩的筆觸為我們展開了一幅太空之旅的畫卷:坐著飛船被火箭送上太空,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失重初體驗,在太空上的吃喝拉撒、體育鍛煉、科學實驗等等,這些令人好奇又十分有趣的事情,以及在一天的16次日出日落之間,穹頂艙外銀河系變幻的壯美奇跡,在薩曼莎的筆下娓娓道來。
(意)薩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 ·外國隨筆 ·24.2萬字
1986年,保羅·索魯在時隔六年后,再一次來到中國。他既到了北京、上海等繁華都市,也抵達了黑龍江朗鄉、新疆吐魯番等疆界邊陲。他走到中國大地上,與各種各樣的人聊天,在上海人民公園英語角里練習口語的年輕人、想去做進出口生意的學生、剛剛經歷過浩劫的知識分子……他用犀利幽默的口吻,一路吐槽不斷,但也用冷靜、理智的眼光,剖析中國人的性格,發現時代變遷下中國人的生活日常與思想變化。從80年代走來,一路滄桑巨變,但我們當下的搖擺與困境也都似曾相識。
(美)保羅·索魯 ·外國隨筆 ·31.9萬字
日本人敬畏西域,即使在今天,西域也依然擁有巨大的魅力。自從我開始寫小說——當然也多虧了學生時代所受過的西域的洗禮,我便以西域史為題材,寫了幾部以西域為舞臺的小說。諸如《敦煌》《樓蘭》《洪水》《昆侖之玉》《異域之人》等。自從屢屢受邀訪問中國之后,我便越發感受到一種誘惑。真想去自己寫的小說所涉及的舞臺看一看。如今,我終于來到了這里——讓我魂牽夢繞四十余年的地方。這便是西域,這便是絲綢之路。
(日)井上靖 ·外國隨筆 ·23.3萬字
本書是俄蘇文學的經典之作和契訶夫極為重要的作品。1890年,契訶夫從莫斯科啟程來到薩哈林島,目的是了解當地的生活和當地人的命運。他在薩哈林島做了詳細的人口調查,了解了當地居民的家庭、勞動、思想等等情況。歸來后,他寫出了《薩哈林旅行記》,于1895年出版。這本書融匯了描寫、議論、抒情多種筆法,包羅了豐富的一手和二手材料,并塑造了許多生動豐滿的人物形象,表達了作家對當地普通民眾艱辛生活的深切同情。不僅如此,薩哈林島的經歷,也治愈著契訶夫精神上的危機,為他和更多的俄國知識分子帶來了新的對于社會和生命的看法。這次旅行后,契訶夫決定“生活在人民中間”。
(俄)契訶夫 ·外國隨筆 ·26.1萬字
《獵人筆記》以一個獵人的狩獵活動為線索,記述了19世紀中葉俄羅斯的農村生活。在屠格涅夫的筆下,地主、管家、磨房主婦、城鎮醫生、貴族知識分子、農奴、農家孩子等眾多的人物形象都被刻畫地栩栩如生,真實展現了各階層人民的生活風貌,為讀者打開了遼闊的視野。在美麗的大自然景色中,發生的卻是種種悲劇,體現了作者對農奴制度的無言控訴,也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屠格涅夫 ·外國隨筆 ·25.5萬字
戰后初期的日本,一批新作家在文壇崛起,在日本形成一股巨大的創作潮流——戰后文學。日本戰后派文學中的戰爭小說是其中最重要的力量。本書結合作品誕生的歷史文化語境,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對日本戰后派戰爭小說進行研究。首先對戰后派作家野間宏、梅崎春生、武田泰淳、大岡升平和堀田善衛等的代表作進行解讀,以揭示戰后派作家戰爭小說的個性特征。在此基礎上,對戰后派戰爭小說的主題思想、創作手法、人物形象、戰爭觀等進行綜合性的探討,歸納總結出戰后派戰爭小說的一些共性特征,揭示其鮮明的戰后特色。
何建軍等 ·外國隨筆 ·25.6萬字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有超過一百萬女性參戰。她們是15-30歲的年輕女孩,卻擔任起被視為“男人的崗位”的職責,她們是醫生、狙擊手、坦克手步兵、沖鋒槍手……本書是一本二戰時蘇聯女兵和女性醫護人員等的回憶錄。她們眼里的戰爭,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角,也是從未有過的沖擊和震撼。阿列克謝耶維奇歷經幾十年,輾轉在前蘇聯的遼闊大地上,親訪上千事件一線經歷者,查閱各方文件資料,耗費心血整理而成的蘇聯口述史系列——這是普通人的生活史詩。
(白俄羅斯)S.A.阿列克謝耶維奇 ·外國隨筆 ·22.6萬字
《獵人筆記》是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通過獵人的狩獵活動,記述19世紀中葉俄羅斯農村生活的隨筆集。作品采用見聞錄的形式,真實、具體、生動、形象,體裁風格多樣,語言簡練優美,可謂散文化小說、詩化小說的范例。《獵人筆記》是作者成名之作,對俄羅斯文學產生了很大影響。
屠格涅夫 ·外國隨筆 ·25.8萬字
《獵人筆記》是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通過獵人的狩獵活動,記述19世紀中葉俄羅斯農村生活的隨筆集。作品采用見聞錄的形式,真實、具體、生動、形象,體裁風格多樣,語言簡練優美,可謂散文化小說、詩化小說的范例。《獵人筆記》是作者成名之作,對俄羅斯文學產生了很大影響。《獵人筆記》以一個獵人的行獵蹤跡為線索,以俄國美麗的自然景色為背景,串起二十五篇故事。全書刻畫了貴族地主、貧苦農民、農家孩子、農婦、知識分子等眾多的人物形象,展現了俄國獨特而敦厚的世事民風,再現了農奴制下俄國鄉鎮各階層人民的生活風貌。
本書以一個貴族獵手馳騁鄉間的行獵之旅為線索,描繪了美麗的俄國景色和鄉間習俗,刻畫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婦、城鎮醫生、貴族知識分子、農奴、農家孩子等各階層人民的形象,文筆細膩,富有詩意,是一部色彩斑斕、動人心魄的交響詩,被譽為俄國文學史上“一部點燃火種的書”。作者: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俄文名:ИванСергеевичТургенев,1818年11月9日~1883年9月3日),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處女地》,中篇小說《阿霞》《初戀》等。
屠格涅夫 ·外國隨筆 ·24.5萬字
這本書的思想是崇尚簡樸生活,熱愛大自然的風光,內容豐厚,意義深遠,語言生動,意境深邃,就像是個智慧的老人,閃現哲理靈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樣的境界。書中記錄了作者隱居瓦爾登湖畔,與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園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異歷程。讀本書,能引領人進入一個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
(美)亨利·梭羅 ·外國隨筆 ·21.1萬字
菲利普·拉金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英語詩人之一,開創了一代詩風,《應邀之作:拉金隨筆》濃縮了拉金一生的主要審美理想和藝術觀點。德里克·沃爾科特、謝默思·希尼、克萊夫·詹姆斯盛贊,文筆凝練,亦莊亦諧,充滿妙趣與機鋒。菲利普·拉金是蜚聲國際的英國詩人,其作品影響大、流傳廣,為一眾知名作家如德里克·沃爾科特、謝默思·希尼、克萊夫·詹姆斯等所稱道,許多詩人更是將其作品視為寫作靈感的來源。《應邀之作:拉金隨筆》收錄拉金1955年至1982年間應報刊、雜志等媒體約稿發表的五十余篇隨筆、雜文、書評和樂評等,在其創作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說濃縮了拉金一生的主要審美理想和藝術觀點。拉金文筆凝練,亦莊亦諧,許多文章雖篇幅不長,卻字字珠璣,向為歐美讀書界所推重。
(英)菲利普·拉金 ·外國隨筆 ·24.6萬字
“英國青年一代作家代表”扎迪·史密斯十年隨筆集結,直面時代的蕪雜與荒誕,2019年全美書評人協會獎評論獎得主,《紐約時報》年度推薦作品。不只是天才的小說家,更是善于思辨的評論者。本書收錄了扎迪·史密斯過去十年間的非虛構創作,從時政、藝術、哲學、文學、生活與個人經驗,全方位地展現了她在這一領域的獨創性。其中既有對眼下這個時代的深入體察,也延續了作家一貫對流行文化的關注和反思,體現了她多元的文化洞見。扎迪·史密斯敏銳的觀察力如同她鐘愛的舞蹈,肆意自由地在不同的領域內穿行。她用這種方式梳理歸攏自己看似蕪雜的思緒,又始終保持著開放的好奇心;不同于時下流行的學院派寫作,她的口吻親密卻不過度私人化,視野寬廣而不受限,往往能同時看到事物的兩面;比起說服讀者認同某種觀點,她更傾向于塑造一種思維的方式。本書可以視作扎迪·史密斯對過去十年間自我寫作生涯的一次全方位的總結,也證實了她不僅是一個天才的小說家,更是一位善于思辨的評論者。
扎迪·史密斯 ·外國隨筆 ·26.8萬字
2013年6月,《衛報》和《華盛頓郵報》先后爆出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自2007年起直接從谷歌、臉書、雅虎、微軟等9家互聯網巨頭的數據庫中搜集海量用戶數據,引發國際輿論一片嘩然,這便是轟動世界的“棱鏡門”事件。作者巴頓·格爾曼作為最初直接與斯諾登對話的三名記者之一,從斯諾登那里收到上萬份保密文件。自此,格爾曼便踏上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調查性報道之旅。他循著斯諾登提供的線索,抽絲剝繭,克服技術迷障,層層深入那個保密世界,追蹤“棱鏡”“星風”“上游”等一系列政府監控項目的起源和運作機制,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龐大的國家監控機器的全貌。其間,他被迫與未知的對手展開一場不斷升級的“間諜戰”。他被政府高層視為叛國者的“同謀”或“代理人”,隨時可能遭到突襲;他眼見自己手中的電子設備遭遇黑客攻擊,時不時還要應對試圖套取信息的狡猾騙子,收到惡意軟件、釣魚郵件等更是家常便飯。在這些扣人心弦的細節描寫背后,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嚴謹的新聞工作者對政府權力進行問責、維護公眾權益的強烈責任心。他不憚于揭露美國政府在國家安全工作中存在的權力濫用問題和道德爭議,就政府權力行使的界限和原則引發公眾深思。
(美)巴頓·格爾曼 ·外國隨筆 ·26.2萬字
要實現文學思想研究的真正創新與突破,尚待更多的文學史、文學批評史,特別是20世紀以來哲學、人類學、歷史學、詩學資源的積累與反思,需要建立在跨學科意義上的原創性理論的建構。《文學思想研究》即是從這個角度人手,試圖進行跨學科的文學思想研究,這種“跨學科”更多的是期望從不同的學科出發,“思想”文學并使之問題化。無論是戲劇研究、當代散文研究,還是古典詩學研究、德語思想研究,都試圖從不同的面向出發,把“文學思想”變成“思想文學”的永遠在途的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學思想研究”應該是通過文學而思想,就像通過精神分析而思想一樣。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廣州大學文學思想研究中心編 沙紅兵主編 ·外國隨筆 ·21.7萬字
本書導論介紹了反烏托邦文學的思想史屬性、烏托邦與反烏托邦的關系、反烏托邦題材的前世今生以及俄羅斯方烏托邦文學的三個源流。第一至四章,分四個時間段介紹了俄羅斯反烏托邦文學的發展歷程,以及各個時段的特點和代表作品。第五至十二章,分八個主題分別介紹了俄羅斯的反烏托邦文學,每個主題下都深入剖析了一部作品。
鄭永旺 ·外國隨筆 ·28萬字
本書以虹影的十部長篇小說為研究對象,從身體、歷史和審美三個角度探討創傷女性的“空間危機”。作為中國當代新移民作家,虹影以自身大空間、跨文化的歷難體悟為中心,從女性創傷入手解讀時代的巨大變革,叩問女性何以在每次爭取空間解放的同時又背負了更為沉重的歷史枷鎖,并借此探索女性從空間危機中自我救贖的途徑。她簡潔而略帶剛硬的筆觸下,是一段女性跨越創傷、自我懺悔、包容“他者”和審“美”重建的艱難歷程,是一種刺痛,也是一種復蘇。
唐湘 ·外國隨筆 ·20.7萬字
本書是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第十三屆年會的論文集。這些論文的作者來自全國的社科院系統和高等院校,既有資深學者,又有學術新銳。這些論文堅持中國學者的正確立場,圍繞文學的國家認同、外國文學研究的理論創新、外國文學經典作品的研究、中國外國研究者對國外漢學的介紹研究等方面,展開深入的學術探討,反映了我國外國文學研究的水平。論文集還包括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第十三屆年會的開幕式致辭等內容。
劉亞丁 李志強主編 ·外國隨筆 ·2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