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國曲學研究》是由河北大學和北方昆曲劇院合辦,河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曲學研究中心承辦的學術輯刊,劉崇德教授主編。重點刊發傳統詞曲學研究的相關論文。主要欄目有:詞曲音樂研究,詞學研究,宋元明清散曲、戲曲研究,昆曲研究,地方戲曲研究,近現代曲家研究,戲曲非遺保護與研究,名家曲論、訪談等。這些研究成果對促進中國曲學的學科建設和創作方法,充分利用曲學這一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發揮積極的作用。
《中國曲學研究》編輯委員會編 ·戲劇 ·20.1萬字
本書對元明清及近現代時期元雜劇校勘歷史進行了系統梳理,以明、清、近現代校勘成果為研究個案,并對其中成果豐富者如《西廂記》《元刊雜劇三十種》及關漢卿雜劇進行比較研究。全書以歷史發展為經,以元雜劇校勘成果為緯,全面展現了元雜劇校勘的總體風貌。
竇開虎 ·戲劇 ·36.5萬字
《古今名劇合選》是在明末復古主義創作思潮背景下出現的,繼《古名家雜劇》《息機子元人雜劇選》《古雜劇》及《元曲選》之后又一版本的雜劇選集,集自序、選本、評點三者于一體,既體現出編選者孟稱舜獨特的戲曲編選理念和曲學觀,又具有非常珍貴的文獻價值,對元明雜劇版本整理和校勘意義重大。本書首次把《古今名劇合選》作為一個整體加以研究,通過勾勒編選者孟稱舜的生平、交游、創作進而闡釋其曲學思想;結合晚明社會的政治文化背景,深入系統地析論《古今名劇合選》的編選動機與選劇標準;對所選56種劇作進行詳細敘錄;對其中保留的孟稱舜評點進行分類研究;重點通過與元明雜劇選集的比較研究,彰顯《古今名劇合選》所具有的獨特價值。
金艷霞 ·戲劇 ·26.7萬字
《莎士比亞悲劇集》收錄了莎士比亞五部悲劇代表作,包括《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和《麥克白》,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以愛情為題材的悲劇,有以復仇為線索的悲劇,還有直接揭露罪惡的悲劇。這些悲劇作品代表了莎士比亞杰出的成就,深刻地刻畫了人性的悲劇和人類的命運,是世界文學中偉大的作品。《羅密歐與朱麗葉》中,一系列偶然性的情節,使家族的世仇與真摯的愛情構成了矛盾,并不斷地激化著矛盾,使矛盾的解決無法采取圓滿的方式,只能選擇了最后的毀滅。《哈姆雷特》是借丹麥8世紀的歷史反映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的英國社會現實。《奧賽羅》描寫的是涉世不深的威尼斯女貴族與出身非洲摩爾部落首領之子之間的奇異愛情故事。《李爾王》的故事來源于英國的古代傳說,以此為題材的詩歌和散文甚多,莎士比亞在故事藍本的基礎上加入了悲劇結局、李爾王的發瘋等原創內容。《麥克白》具有命運悲劇與性格悲劇的雙重審美特質,與當時的時代精神是一致的。
(英)莎士比亞 ·戲劇 ·26.2萬字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戲劇家和詩人,他在歐洲文學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被喻為“人類文學奧林匹克”。這本書選收莎士比亞最具有代表性和普及性的五部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萊特》《奧瑟羅》《李爾王》《麥克白》,濃縮了他的人生智慧和藝術精華。
(英)莎士比亞 ·戲劇 ·26.7萬字
該書從宮廷演劇、民間演劇與戲曲的“環境”三個方面討論了晚清戲曲的變革,主要內容包括清代皇家劇團和宮廷演劇的變革、徽班進京對晚清北京戲曲的影響、明清演劇史上男旦的興衰、晚清戲曲與北京南城的“堂子”、晚清關公戲演出與伶人的關羽崇拜、晚清優伶社會地位的變化、晚清的觀劇指南與戲曲廣告等。
么書儀 ·戲劇 ·29.2萬字
《蕭伯納戲劇三種》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愛爾蘭杰出的現實主義劇作家蕭伯納的劇作集,精選《華倫夫人的職業》《英國佬的另一個島》《芭巴拉少校》三個劇目,分別選用潘家洵、朱光潛、英若誠三位翻譯家的譯稿,由王佐良先生作序。蕭伯納運用深刻的現實主義手法;善于通過人物對話和思想感情交鋒來表現性格沖突和主題思想,提高了戲劇藝術,做了大膽創新;其語言尖銳潑辣,充滿機智,妙語警句脫口而出,使一整個世紀的英國戲劇不振之局為之改觀。本書三個劇本為蕭伯納代表作,可一展他的戲劇成就。
(愛爾蘭)蕭伯納 ·戲劇 ·20.3萬字
本書收錄莎士比亞五部喜劇代表作《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無事生非》《皆大歡喜》《第十二夜》。莎翁以輕靈的幻想、精巧的多線敘事、詼諧的對白,織造了一出出輕松愉悅的人生趣劇,發出超越時代的個性解放的呼聲。
(英)威廉·莎士比亞著 H.C.塞盧斯繪 ·戲劇 ·21萬字
本書研究對象是當今在我國西南地區廣泛唱演的陽戲。主要厘清了陽戲的下列幾個問題:“酬神娛人”的演出本質、祀“三圣”的類型標志、“喜慶悅人”的表象特征、“儀——儀戲——戲”的形態演進歷程、“折扇平展形”的區域分布特點和東“陽”西漸的傳播路徑。基于文本,解讀分析了西南地區陽戲所呈現出的民間信仰、思想內容、演出形態、劇目類型及其文體的體裁、語體和語言特點。本書內容豐富、梳理系統、論述深刻,為陽戲研究領域的一項重要成果。
吳電雷 ·戲劇 ·25.4萬字
本書全面考釋了中國古代南戲的各種傳播手段和接受情形,并進而歸納出受眾的審美趣向才是南戲作品流行和湮沒的主要原因等觀點。此外,拙著還較詳細地描述了南戲接受的衍變和發展軌跡,南戲的舞臺和案頭接受情形以及南戲評點與舞臺接受之間的因果關系等。最后,拙著又以《琵琶記》、“四大南戲”和《五倫全備記》《香囊記》等經典或爭議性較大的作品為個案,進一步證明了前述觀點的正確合理,并在文體上平衡了宏觀述論和微觀分析的內容構成。
王良成 ·戲劇 ·25.6萬字
本書注重述評、史論結合,從歷時和共時維度對英語世界的元雜劇研究進行全面系統的梳理和闡釋,突顯了英語世界元雜劇研究在內容和方法上的鮮明特質。主體內容包括“元雜劇在英語世界的傳播”“英語世界的元雜劇研究”“英語世界元雜劇研究的總體特征與價值”三部分。
李安光 ·戲劇 ·24.8萬字
本書為第一冊,本套書共分為六冊。悲劇三冊和喜劇三冊,收錄了《哈姆雷特》、《奧瑟羅》、《李爾王》、《麥克白》等11部悲劇和《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皆大歡喜》、《第十二夜》、《溫莎的風流娘兒們》等12部喜劇,均按照莎士比亞寫作時間的先后依次排序。這套書采用朱生豪先生的譯本,久經考驗,值得廣大讀者閱讀收藏!
(英)莎士比亞 ·戲劇 ·20.2萬字
元代王實甫創作的《西廂記》雜劇,是中國戲曲史上的重要作品,歷來受到文學愛好者關注。該劇共五本,分別為《張君瑞鬧道場雜劇》《崔鶯鶯夜聽琴雜劇》《張君瑞害相思雜劇》《草橋店夢鶯鶯雜劇》《張君瑞清團圞雜劇》。每本四折一楔子,顯示出較為典型的元雜劇的結構特征。書中講述了張生與崔鶯鶯,在侍女紅娘的幫助下,沖破各種封建禮教的束縛和現實生活中艱難險阻,終成眷屬的故事。同時,顯示出很高的藝術成就。其文辭之華麗、故事之曲折、情緒是跌宕、文筆之細膩、人物之傳神,都堪稱絕唱。其出神入化的心理刻畫和峰回路轉的結構安排也是古代以愛情為主題的文藝作品中的佼佼者。
(元)王實甫著 張燕瑾校注 ·戲劇 ·25.7萬字
朱生豪(1912年2月2日-1944年12月26日),中國浙江省嘉興人,是中國翻譯莎士比亞作品較早和最多的一人,譯文質量和風格卓具特色,為國內外莎士比亞研究者所公認。朱生豪具有很高的文學素養、英語水平和翻譯能力,1936年春著手翻譯《莎士比亞戲劇全集》,共譯喜劇、悲劇、史劇、雜劇等31種,譯筆流暢,文辭華麗,是莎士比亞作品在我國最經典傳神的譯本。
(英)莎士比亞 ·戲劇 ·46.2萬字
本書精選在中國讀者中享有聲譽的幾種亞·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戲劇。《大雷雨》通過一個家庭生活的悲劇,揭露了封建農奴制度和宗法家長制的黑暗。卡杰林娜是19世紀俄國戲劇中最美麗動人的悲劇女性形象。19世紀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評論家杜勃羅留波夫曾高度評價卡杰林娜這一形象的思想藝術價值,稱她是“黑暗王國里的一線光明”。《沒有陪嫁的姑娘》的內容是一個少女勉強答應嫁給她并不喜愛的人,后來舊日情人巴拉托夫突然回來,純真的少女一時看不透巴拉托夫是個忘恩負義的薄情人,表示希望和他恢復舊情。玩世不恭的巴拉托夫逢場作戲。另有兩個企業家也打算占有這個沒有陪嫁的姑娘。最終少女意識到,他們都沒有平等地把她當人看待,最后她死在未婚夫的槍下。
(俄)亞·奧斯特洛夫斯基 ·戲劇 ·28.1萬字
本書收錄莎士比亞五部悲劇代表作《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奧瑟羅》《李爾王》《麥克白》。劇作以狂放的想象、富有張力的語言和嚴密的結構承載激烈的戲劇沖突,著重刻畫人物矛盾復雜的內心世界,暗含對人性的關注和探究。
(英)威廉·莎士比亞著 H.C.塞盧斯繪 ·戲劇 ·25.7萬字
南戲是中國最早成熟的戲曲形式,在中國戲曲史與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也吸引了域外學者的關注,南戲也因此得以在域外傳播。本書即以南戲域外傳播為對象,集中探究海外學者對南戲的研究、譯介、改編等*新成果,為國內的相關研究提供了獨特價值的方法和視角。
(加)石峻山等 ·戲劇 ·20.3萬字
《仲夏夜之夢》是莎翁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這是一部浪漫喜劇,描繪了以雅典大公爵婚禮為中心的一系列故事。淘氣的小精靈迫克錯點愛情花汁,引發了一場愛情鬧劇,森林里的仙王仙后、四名雅典戀人和六個業余演員先后卷入其中。原本相愛的戀人轉瞬間違背誓言,愛上旁人,而尊貴的仙后居然愛上了帶著驢頭頭套的凡人。好在最后,有情人各自終成眷屬。本書導讀及注釋由國際莎士比亞協會會長彼得·霍蘭德教授編撰,從夢的理論、女性角色對男權原則的反抗等角度全方位解讀了該劇的戲劇內涵,深度解剖了這個老少皆宜的夢幻故事。
(英)莎士比亞 ·戲劇 ·21萬字
蒙太古的兒子羅密歐和凱普萊特的女兒朱麗葉一見鐘情,他們在新穎纏綿的對話中體認對方,由此發現自我,產生了熾熱的愛情,卻因家族世仇無法終成眷屬。《羅密歐與朱麗葉》作為文學史上著名的愛情悲劇,展現了極致的愛與痛,探討了愛情與夫權、個人與社會結構之間的對立,彰顯出濃厚的人文主義色彩,其熱情奔放的語言與瑰麗的想象更深化了審美意蘊,使該劇在百年之后依然煥發著經久不衰的浪漫生機。本書導讀及注釋由國際莎士比亞協會榮譽副主席吉爾·利文森教授編撰,從故事神話來源、父權制社會的暴力、文字游戲和修辭手法的運用、劇本演出史等多角度切入分析這部莎翁經典愛情悲劇。
(英)莎士比亞 ·戲劇 ·25.5萬字
本書是被稱作“戲劇之鄉不老松”的我省著名劇作家劉安幾十年來原創成果的一次薈萃展示。全書分上、下兩冊。上冊是“大劇本”,包括十幾個大型戲曲劇本,有劉安先生的成名作、獲譽無數的《屠夫狀元》,有大型歷史劇《玄奘》《李自成屯兵》《商君商於行》,有根據賈平凹小說改編的《月亮河》《浮躁》,有現代大戲《山客》《故鄉月》《山鄉逸事》等等,主題鮮明深刻,內容宏大厚重,唱詞蕩氣回腸。下冊是“小戲小品”,包括《蕎面饸饹》《喜臨門》《相親》《三秦情》等31余部飽含濃郁商洛風情和生活氣息的小型戲曲劇本。劉安先生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全部劇作均立足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中華文化立場,高揚時代精神,突出表現真善美的藝術追求。
劉安 ·戲劇 ·2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