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怎樣思想,就有怎樣的生活。我們所需面對的最大問題,而且幾乎也是所需面對的唯一問題——就是選擇正確的思想。愛默生說:如果一個人渴望每件事都成功,他必須為之付出努力。進步乃今日之努力,明日之保證。雖然我們走遍世界去尋找美,但是美這東西要不是存在于我們內心,就無從尋找。這是一部愛默生經典隨筆。愛默生積極熱忱地思考著人生,平靜地敘述著他對于命運的看法,其中對于性格、讀書、健康、友誼等方面的文字警句迭出、韻味無窮。
(美)愛默生 金雨譯 ·外國隨筆 ·10萬字
《意大利的黃昏》是D.H.勞倫斯青年時期的游記作品,《不列顛百科全書》評論說:勞倫斯“的游記在描寫風土人情方面非常出色,令人難忘。”本書的特色在于,它具有“畫的描繪、詩的抒情、哲理的沉思。”記錄了勞倫斯1912-1916年間從奧地利、德國、瑞士到意大利徒步旅行時的所見所聞。
(英)D.H.勞倫斯 ·外國隨筆 ·10.9萬字
本套美文所選作品篇幅短小、內容精練,十分注重思想性和文學性,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藝術性和欣賞性。每冊作品都根據相應內容進行精心組織和歸類排列,并以專題形式分為若干章,結構嚴謹,形式新穎,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陳列。
(美)愛默生等著 方仕華編譯 ·外國隨筆 ·8.2萬字
1965年,為了尋找“讓-路易·勒布里·德·凱魯亞克”這個名字,凱魯亞克只身前往巴黎。在巴黎(還有布列塔尼)的10天當中,他像個孤獨旅者那樣,漫步在杜伊勒里花園筆直的林蔭道,跨越熱鬧非凡的塞納河上晃動的橋梁,聆聽圣日耳曼德普雷教堂的《安魂曲》,同時邂逅了各種各樣的人:藍黑頭發、綠眼睛的布列塔尼人,門牙有縫隙,正好嵌在可舔可吻的雙唇中;溫柔女郎酒吧的侍者,不停地跟他說著“巴黎腐爛了”;像拿破侖那樣帶著雙角帽的警衛,佩著刺刀,目不轉睛地盯著他點燃一個煙蒂……然后某個時刻,他獲得了某種啟示,某種改變了他、能讓他在接下去7年或更長時間里按那樣的模式生活的啟示,確切地說,是“悟”:即“突然開竅”“突然覺醒”,或者簡單點兒,就是“眼睛突然睜開”。正是懷著這樣的頓悟,凱魯亞克為我們娓娓道來這一場醉人的巴黎之旅。
杰克·凱魯亞克 ·外國隨筆 ·4.5萬字
中英雙語紀念版本,翻譯家梁永安先生的優質譯本!這是一部隨筆集。《自深深處》是英國作家、詩人、戲劇家、藝術家奧斯卡·王爾德的書信體隨筆作品。1897年,王爾德給友人寫下這封長信,信中集中闡述了他對文學的見解,對人生的思考,以及對藝術的見解等,全書文采飛揚,才氣四溢,情感充沛,堪稱王爾德——這位十九世紀知名偉大作家內心深處的真實寫照。創作這部作品時,王爾德正值盛年,年富力強,思維深刻,同時這部作品又非常坦率真誠,可以說,《自深深處》除了在文學藝術上具備極高價值,也是后世學者研究王爾德生平的重要資料。
(英)奧斯卡·王爾德 ·外國隨筆 ·13.9萬字
安妮·埃爾諾和她的愛人馬克·馬力,拍攝下14張兩人云雨過后的雜亂相片,然后分別用文字記錄下可見和不可見的東西。在拍攝這些相片的時間前后,埃爾諾罹患乳腺癌。生長腫瘤的乳房,大量脫落的頭發,抗癌藥物侵害的病體,這位用自身經歷書寫生活的作家將殘缺的身體轉移到相片之中。物質性的東西成為愛、死亡、欲望、缺失的唯一證據。
(法)安妮·埃爾諾 馬克·馬力 ·外國隨筆 ·4.1萬字
《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是法國大文豪讓·雅克·盧梭臨終遺作,是他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在“再沒有兄弟、鄰人、朋友,沒有任何人可以往來”的悲凄境況下,坦然展露的思想和感情。書中收錄了十篇漫步遐想,表達了盧梭推崇感情、贊揚自我、熱愛大自然的高尚情懷。
(法)盧梭 ·外國隨筆 ·8.2萬字
本書是英國哲學家和文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哲學思考所撰寫的《隨筆集》。共收文58篇,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和倫理等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談及的問題均有發人深省的獨到之見;而且語言簡潔、文筆優美、說理透徹、警句迭出,幾百年來深受各國讀者歡迎,無數青少年性格的形成都受到這本書的熏陶。
(英)培根 ·外國隨筆 ·11.6萬字
《奇妙旅程》是一本關于旅行的書,介紹了從洛杉磯到美洲南端的一段旅行。斯蒂文·赫利一邊旅行,一邊發現并收集身邊的各種各樣的故事,有的是關于冒險的、有的是關于歷史的、有的是奇聞異事,總之,這些故事不僅有趣,還具有啟發性。斯蒂文·赫利的計劃是發現中南美洲的那些不尋常的、精彩的、有趣的故事,尋找一些經歷豐富的、可愛的人。旅行筆記、歷史故事、充滿樂趣的回憶,這就是這本書那么有趣的原因。《奇妙旅程》會激發我們對生活的熱情,讓我們收獲豐富的知識,這本書能帶給讀者一次愉快的閱讀體驗。
(美)史蒂夫·海利 ·外國隨筆 ·19.7萬字
海倫·凱勒,一個在讀者心目中代表著樂觀積極、永不放棄形象的偉大的名字,她的人生經歷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她的自傳和散文在國內有諸多譯介,傳播廣泛,但相比之下對凱勒的信件翻譯較少。本書除了凱勒的自傳、散文之外,還保留了她寫給朋友、家人的信。本書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自傳《我生活的故事》,凱勒用細膩動人的文筆回顧了自己的生活,講述了她患病之后生活的巨大變化,以及克服生命中的種種困難并取得卓越成就的過程;第二部分是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凱勒想象自己擁有三天光明的日子,設想自己該如何利用這寶貴的三天;第三部分是凱勒在1887年至1907年之間寫給親友的百余封信件,她交友十分廣泛,信中記錄了不少與社會各界著名人士交往溝通的軼事,讓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興趣愛好廣泛、內心世界豐富、對很多事情有自己獨立見解與思考的凱勒,為讀者了解這位傳奇女性的一生做了真實而全面的補充。
海倫·凱勒 ·外國隨筆 ·13.4萬字
《中國游記》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到訪中國之后所寫的見聞記錄。1921年,當時29歲的芥川龍之介以記者的身份,來到中國訪問。回國后,他對當時中國的世風民情進行了記錄,此外還留下了他拜訪章炳麟、李人杰等歷史名人的談話記錄,是展現近代中國風貌和了解中日交流史的珍貴材料。
(日)芥川龍之介 ·外國隨筆 ·7.4萬字
摩西奶奶一生共創作1600余幅作品。《做你最喜歡的事,永遠都不晚》在每幅作品背后,都有一個生動感人的故事。《做你最喜歡的事,永遠都不晚》收錄了摩西奶奶最優秀的300余幅作品,配以摩西奶奶真實感人的勵志故事。《做你最喜歡的事,永遠都不晚》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向讀者展示摩西奶奶對生命的熱愛。
(美)摩西奶奶 ·外國隨筆 ·2.3萬字
本書為科幻批評論文集,包括科幻理論、中外經典與新銳科幻文本、科幻影視作品分析三大類。本書以西方馬克思主義科幻批評為主導,結合科學與文學關系、形象學、女性主義、后殖民主義、虛擬技術分析與敘事學等研究角度,對科幻進行歷史與文化維度的考察。
黎嬋 鐘帆 潘皙 陳銘 ·外國隨筆 ·17.1萬字
《我的造夢之路》是動畫教父今敏的執著夢想和坦誠生活。今敏,動畫界的造夢大師,與宮崎駿一樣神一般的動畫導演。他以非凡的才華掌控著夢境與現實,顛覆了既定的概念,他的作品影響過諸如沃卓斯基、諾蘭等好萊塢大導演,甚至推動了整個電影界的革新。本書是今敏僅有的自傳性隨筆,在日本出版后盛況空前——英年早逝的他仍然活在大家心中。為了能讓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他扔掉了世俗意義上的幸福,舍棄了安定的生活,一生沉浸于摯愛的動畫事業。即便是在彌留之際,他最難以割舍的還是自己未完成的造夢之旅。
(日)今敏 ·外國隨筆 ·13萬字
《長江三峽及重慶游記——晚清中國西部的貿易與旅行》一書主要記述了英國人立德樂于清末時期,經過艱苦努力、穿越長江三峽到達重慶的旅行過程,描寫了沿途的所見所聞。書中實際敘述了3次航行。第一次是1883年從上海至重慶的航行。第二次是同年從重慶順流而下返回漢口的航行。第三次是1898年作者率領輪船利川號逆流而上到重慶的航行,這是輪船首航到重慶。同時,也描寫了重慶當時的社會經濟情況。作者的目的是要讓輪船開行到重慶,開拓四川市場,擴充英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作者還討論了一些相關問題,如船民生計、宗教信仰和傳教、婦女纏足、風水迷信、種植和吸食鴉片、開礦和地方工商經濟等問題。作者對中國勞動人民[尤其是四川(重慶)人民]抱有普遍的好感,對當時的清朝統治者及其各級官吏的腐敗無能進行了一定揭露。
(英)阿奇博爾德·約翰·立德樂 ·外國隨筆 ·19萬字
巴西國寶作家保羅·柯艾略的人生之書。融合作者多年親身見聞、哲思、感悟,每一篇故事都如一顆寶石,極具寓言性和哲理性,幫助迷茫的人們找尋生活的意義。十五歲那年,我對母親說:“我要成為一名作家。”“但你在生活中見過作家嗎?你親眼看到過哪位作家嗎?”“并沒有,我只在照片里見過。”“如果你都不知道什么是作家,你又怎么可以真的想要成為一名作家呢?”為了回答母親的問題,我踏上了一條探索之路……
(巴西)保羅·柯艾略 ·外國隨筆 ·8.4萬字
本書為斯蒂芬·沃爾弗拉姆的隨筆集,匯集了其過去十余年不同場合的文章、講稿等,以計算思維范式為中心,講述了沃爾弗拉姆在科學、技術、藝術、哲學、商業等多個領域的思想探索與實踐。從為電影《降臨》提供科學咨詢、解決人工智能道德規范問題、尋找一個不尋常的多面體的來源、與外星人交流,到建立Mathematica和Wolfram|Alpha,再到尋找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探索π,本書捕捉到了計算世界偉大先驅之一的感染力和好奇心,向讀者展示了計算思維在當代科技發展中的無限可能。本書適合所有對科技史、科學哲學感興趣,對開闊視野、提升認知與思考能力有需求的讀者閱讀。
(美)斯蒂芬·沃爾弗拉姆 ·外國隨筆 ·19.6萬字
當一個藝術家談起另一個藝術家,他談的其實始終是自己。昆德拉私人美學清單,一張現代文學、音樂、繪畫版圖。《相遇》是米蘭·昆德拉繼《小說的藝術》、《被背叛的遺囑》和《帷幕》后推出的第四本隨筆集,共分為九個部分,涉及繪畫、文學、音樂等各項領域。昆德拉一如既往“出入于藝術之境”,在書中回憶了與弗朗西斯·培根、富恩特斯、勛伯格、阿納托爾·法朗士等人的“相遇”,既是美學的“相遇”,也是幾個時代的“相遇”、更是作者與其舊主題和舊愛的“相遇”。
米蘭·昆德拉 ·外國隨筆 ·7.2萬字
在屠格涅夫誕辰200周年之際,選擇屠格涅夫帶有自傳性質的短篇小說《初戀》。這部自傳體小說中,不僅情節引人入勝,而且展示了屠格涅夫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的高超技巧。此外,這部小說既有助于讀者了解屠格涅夫心理成長背景和歷程,也有助于讀者更深刻地理解作家其他作品中對女性的態度。
屠格涅夫 ·外國隨筆 ·5.2萬字
《禮物》開始于一本“奇跡筆記本”。作者斯特凡諾斯·克塞納基斯曾經是雅典大學經濟學的高材生,取得英國曼徹斯特商學院MBA后,投身利潤豐厚的媒體和廣告業。十年前,公司破產,家庭變故,生活給了他重重一擊。為了不陷入悲傷,他開始嘗試每天記錄一件值得感謝的人或事。年復一年,這些由無數“感恩清單”累積而成的筆記本使他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本書選取的98個真實故事全部來自這些筆記本,其中有作者對人的觀察、有與家人相處時的頓悟,以及對陌生人的隨意善舉等。在這些睿智、溫暖的日常敘述中,作者傳達了一個積極的人生信念:快樂可以在最簡單和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只要我們準備好做一個毫無保留的善人,就能成為偉大的人。他也展示了偏見和先入為主的想法如何在與他人接觸時掩蓋了本質,提出了尋找生活目的和意義的變革性觀點。
(希臘)斯特凡諾斯·克塞納基斯 ·外國隨筆 ·8.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