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森林報》是蘇聯著名科普作家維塔利·瓦連季諾維奇·比安基的代表作。這部書1927年出版,著者以其擅長描寫動植物生活的藝術才能,用輕快的筆調、采用報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個月,有層次、有類別地報道森林中的新聞,森林中愉快的節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強盜,將動植物的生活表現得栩栩如生,引人入勝。著者還告訴了孩子們應如何去觀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蘇)比安基 ·外國隨筆 ·18.7萬字
本書是法國女作家馬塞爾·索瓦熱的隨筆集。30歲她因患肺結核住進療養院,但是男友卻要和她分手另娶他人。萬念俱灰之下,她寫下這封信,冷靜剖析這段感情,決定重新獨自一人。
(法)馬塞爾·索瓦熱 ·外國隨筆 ·2.3萬字
德國軍醫阿思密1900年首次隨德國遠征軍到北京履行軍醫職責,1903年任務結束,經河南、湖北、四川、西藏、云南、緬甸返回德國。1906年,他受德國外交部委派再次到中國,在重慶開設醫院行醫,直到1935年去世。阿思密在重慶主持的德國普西醫院一度是重慶四家外國醫院中就診人數最高的,德國政府由于一戰失敗停止對醫院的資助,醫院被中國紅十字會接管,成為重慶首家紅十字會醫院,阿思密也成了重慶首位紅十字會醫院院長。他對重慶的醫學發展和改善重慶人的健康狀況作出了貢獻。該書共分五章:阿思密生平、北京時期、漫長的返程、逆行楊子江、行醫重慶。其中絕大部分是阿思密留下的日記、文字報告和照片,小部份是他后人根據相關資料整理而成。作者拍攝了大量的歷史照片和文字記錄,保留下一百年前中國一些地區的風土民情、地質水文等方面的資料。
(德)保羅·阿思密 克麗斯蒂娜·阿思密 ·外國隨筆 ·8.7萬字
本書是一部打破常規的回憶錄,它講述的是當我們至親至愛之人死亡,離我們而去之后,作為剩下的人,我們該怎樣處理我們的哀傷,怎樣哀悼并接受我們的失去,怎樣繼續生活。作者艾米·林以第一視角記錄了在丈夫意外去世后一年里的時光。當丈夫柯蒂斯在一場半程馬拉松中猝然離世時,她只有31歲,兩人還沉浸在新婚后準備共度未來的喜悅中,一切卻突然四分五裂。通過一個個與柯蒂斯相遇相愛和失去他的片段,我們看到兩人一起生活時濃厚的愛意,感受到當靈魂伴侶逝去,隨之而來的沉重與痛苦。當下與回憶之間的交錯既描繪了無比真實的愛與失去,又展現了人性的脆弱,以至于讀完最后一頁的時候,那份令人心碎的情感力量還是會在心頭回蕩。
(加)艾米·林 ·外國隨筆 ·5.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